本站熱詞:
上海城市精神: 海納百川 追求卓越 開明睿智 大氣謙和

上海納稅百強41家為金融機構 房地産依賴度再降

發佈時間:2013-02-05 10:04
字號:[ ] [ ] [ ]
列印本頁

  日前,新公佈的“2012上海稅收收入百強榜”透露出重要資訊:納稅前百強中,41家為金融機構。可見金融業正成為上海經濟的重要支撐,並起到引領第三産業的作用。榜單在不經意中,展示了上海經濟轉型的路徑。

  房地産依賴度再降,稅收收入超一成來自金融業——

  高度契合經濟結構轉型目標

  上海市稅務局公告顯示,2012年,上海稅收總額為7366億元(不含海關代徵稅收和證券交易印花稅),而納稅百強的納稅總額佔稅收總額的30.9%,對上海的貢獻舉足輕重。

  百強榜中,工業經濟依然保持良好態勢,納稅總額佔百強榜納稅總額的54.6%,大眾、通用及電力、石化等均列榜單前十。商業、金融、房地産、資訊等服務業稅收佔比約45%。上海統計局此前公佈的數據顯示,上海第三産業佔GDP比重超過60%,百強榜數據則再次證明,第三産業不僅大了,而且強了。

  百強榜中,曾經為頂梁柱的房地産業佔比僅2.4%,稅收對房地産的依賴進一步下降。2012年1—11月,上海金融業納稅額已達838.6億元(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在全市稅收總額中佔比約12%。換言之,上海目前稅收1/10以上來自金融業。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金融機構快速進入百強,其中不僅有銀行,還有資本市場三大交易所,以及證券、保險業公司,以及投資公司、財務公司。

  在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肖林看來,“稅收,是企業及行業的晴雨錶”,上海稅收百強榜中呈現的結構,正是上海經濟結構轉型的方向與目標。

  2012年,上海GDP已過2萬億元。“在這樣的規模總量前提下,關鍵要提高上海的綜合服務功能,尤其是金融服務功能。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設,正是未來經濟成長重要的支撐。它不僅對上海有益,更對中國有益。”上海市金融辦主任方星海説。

  納稅百強榜呈現先進製造業與服務業的比翼雙飛,與上海加快先進製造業、國際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建設以及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戰略目標高度契合。

  避免同質化必須不斷差異化——

  成長是在市場中拼搶出來的

  下午5點,所有銀行關門了,上海農商銀行100家金融便利店燈光依舊,每個店有2名員工陪客戶一直到晚上8點。“你下班,我上班”,成為金融便利店的宗旨。“銀行業競爭日益激烈,我們的目標是:服務平民,成為真正的平民銀行。”上海農商銀行董事長胡平西説。

  銀行業競爭加劇,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加速市場建設與金融機構集聚有關。

  北外灘,有著160年的港口歷史,目前集聚著3500家航運企業。如今,這個港口區多了一個使命——金融承載區。3.05平方公里內,僅去年就集聚了185家金融機構,虹口區區長吳清坦言,這些新入駐的金融機構已有1/3産生了效益。北外灘,成為繼陸家嘴、外灘之外又一金融機構集聚地,成為財富管理的新地標。

  目前,上海金融機構已近1100家,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機構集聚戰略顯出成效。截至去年11月末,僅在滬的銀行類功能性總部持牌專營機構就總計7大類12家,非持牌專營機構達到34家;證券類功能總部58家,保險類功能總部14家。全球主要銀行幾乎都來到了上海。

  “金融機構越集聚,競爭就越激烈。要避免同質化,就必須不斷差異化。上海金融業的成長是在市場中拼搶出來的。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金融業正進入充分競爭時代,這種競爭超出人們的預期。”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朱寧分析。

  競爭中,有的金融機構以戰略取勝。倚黃浦江而立的交通銀行與太平洋保險公司是雙子座樓,都進入了納稅榜前20強,交通銀行首次進入前三名。這個唯一總部在滬的國有控股銀行,2009年起實行“國際化、綜合化”戰略,綜合競爭力明顯提升。2012年,交行西藏銀行、台北分行先後開業,全行經營網路已遍及全國,同時,全球代理行總數也達到1535家,覆蓋147個國家和地區。太平洋保險去年實現保費收入逾1600億元,總資産突破6500億元,列納稅百強的第十五位,這是上海保險業最好名次。

  更多金融機構通過差異化獲得市場空間。上海銀行服務中小企業,並成為面向市民的財富管理和養老金融服務專家。“養老金服務只有微利,我們同樣全力以赴,普通居民就是我們的服務目標。”上海銀行乳山路網點業務員説。

  服務城市普通居民,讓上海銀行與上海農商行一道,在納稅榜上進入前15強。

  創新服務平臺和服務方式——

  強力支援實體經濟發展

  淩凱禮最近有些興奮。近一年,他獲得了2000多萬元的股權融資和1000多萬元的流動資金貸款。他領導的中加飛機有限公司從事高端飛機電子導航設備維修,資産雖有6000萬元,成立前5年,卻只獲得過貸款200萬元。2012年2月,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成立,中加飛機成為第一批掛牌企業,獲得了股權融資。因為對掛牌企業有嚴格的審查與披露制度,上海銀行快速介入中加飛機的貸款事宜,並順利發放了貸款。

  面對日益豐富多元的經濟形態,創新服務平臺和服務方式,成為上海金融機構的共同特點。圍繞中小企業融資需求,2012年,浦發銀行在全國大力推廣中小企業“吉祥三寶”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即針對園區的“銀元寶”、針對蔬菜等批發交易市場的“銀通寶”、針對供應鏈上下游的“銀鏈寶”模式,全國有4000戶中小企業獲得融資支援。浦發“吉祥三寶”項下貸款額已超200億元。2012年,浦發銀行還與美國矽谷銀行共同成立了浦發矽谷銀行,專注服務科技型中小企業。

  上交所的股市行情表上,除了A股B股等,如今又多了一個私募債的行情數據。作為藍籌股資本市場,上交所原來只為大企業服務,為了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和門檻,上交所推出中小企業私募債,無需審批,只需備案。短短7個多月,已接受全國17個省市92家企業的申請,總融資額達197億元,最大需求為5億元,最小的2000萬元。目前,上交所已發行私募債52隻,其中41隻已掛牌上市。2012年1—11月,上海金融市場交易總額477.8萬億元,同比增長26.8%。金融市場直接融資額達3.5萬億元,同比增長31.3%。

  上海金融業的崛起,正強力助推實體經濟。

  來源:人民日報

【返回頂部】【列印本頁】【關閉本頁】

主辦單位: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

地址:上海市肇嘉浜路800號 電話:021-12366

網站標識碼:bm29090019 滬ICP備19025643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558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