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實施更加有為的宏觀政策,推動新質生産力培育壯大。國家稅務總局發佈的最新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企業創新投入持續加大,戰略性新興産業不斷發展壯大,反映出我國新質生産力發展步伐加快,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結構性減稅降費等政策助力企業創新投入持續加大。稅務部門認真落實好支援科技創新的減稅降費政策,著力推動政策紅利精準快速直達經營主體,助力新質生産力加快培育。1—8月份,現行支援科技創新的主要政策減稅降費及退稅達13336億元,有力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培育發展新動能。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企業購進研發和技術服務金額同比增長6.1%,研發投入力度持續加大。
——科技資源要素流動更加活躍。科技資源要素配置優化、流動加快,有助於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推動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作為科技要素整合和價值轉化重要陣地的科研技術服務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2.3%,延續快速增長勢頭。科技含量較高的智慧財産權密集型産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5%。
——戰略性新興産業茁壯成長。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高技術産業、裝備製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5.2%和9%,其中,電腦通信設備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太等運輸設備製造業、儀器儀錶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同比分別增長13.5%、10.5%、9.9%和9.1%。特別是伴隨著我國加快實施“人工智慧+”行動,前三季度,積體電路製造、機器人製造、無人機製造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7%、21.7%和69.8%,新興産業持續發展壯大。
——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深入推進。數字經濟時代,新質生産力以數據為生産要素,借助數字技術變革推進生産力發展。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數字經濟核心産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0.6%,其中數字産品製造業、數字技術應用業同比分別增長11%和14.5%,反映數字産業化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全國企業採購數字技術金額同比增長10.6%,反映産業數字化提檔升級。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向好。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不僅是我國中小企業的“領頭羊”,也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生力軍。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8.2%,增速較2024年加快4.1個百分點,特別是其中的高技術製造業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8%。
“發展新質生産力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黨委書記張斌認為,企業購進研發和技術服務金額、全國技術合同交易金額、數字經濟核心産業銷售收入等多項數據保持較快增長,充分説明我國新質生産力正在加快培育。“特別是科技資源要素加快流動,顯示出各類先進生産要素正在向發展新質生産力集聚轉化,將有力支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品質穩步提升。”張斌説。
國家稅務總局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稅務部門將充分依託稅收大數據,深化“政策找人”,持續落實好各項支援新質生産力發展的稅費優惠政策,不斷提升稅費服務質效,更好服務高品質發展。



搜索
搜索
導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