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黃浦區稅務局第一稅務所的基層幹部們總是記得這個場景——一次又一次,下班經過405辦公室的時候,燈亮著。四樓的大廳空曠曠的,納稅人走了,保潔阿姨回家了。休息室只剩下沙發和椅子安靜地待著,大家早已換了便裝各回各家。405辦公室的燈還亮著,經常這樣亮著,透過門的縫隙可以看到一個在辦公桌前忙碌的身影。加班忙碌的這個人,正是黃浦區稅務局第一稅務所所長、黨支部書記陳燕婷。她總是很晚才下班。
第一稅務所分管整個辦稅服務廳的業務,事情瑣碎而龐雜。儘管是所長,陳燕婷卻經常要直接在一線值班,處理協調各類情況。最近恰逢個稅改革,相應的諮詢和業務辦理量激增,通過與各分局一同積極在一線收集各類問題上報市局後,《個稅200問200答》出爐。而陳燕婷本人早已倒背如流,是位“問不倒”的專家。
不僅如此,陳燕婷積極參與推動的上海首創電子稅務服務區,這時候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裡就像一個“蘋果體驗店”,有多种先進設備供納稅人使用。從中央諮詢臺向兩側發散,西側自助辦稅區,集中擺放11台自助辦稅終端和9台增值稅發票認證終端;東側網上辦稅服務區,提供26台外網機供納稅人網上辦稅和列印材料,納稅申報、增票認證、自助取票統統一區實現。除了先進整齊的電子設備,這裡還配備隨行的“電子稅務指導員”,自助辦稅和網上辦稅區全天候配備輔導人員,並就近安排維護商工作區,全方位響應納稅人自助辦稅時的“求助”。ARM機上側條理清晰的操作指南,與納稅人僅“一抬頭”的距離,即學即用。4台觸摸屏,設置友好的人機互動目錄,納稅人僅需“動動手指”,即可按需點播區局最新錄製的網上辦稅指南短視頻,一分多鐘讓納稅人直觀掌握常用辦稅事項流程。
這裡還提供二維碼墻和二維碼牌,納稅人“掃一掃”輕鬆獲取近期最熱政策和最熱問答。東西兩側的宣傳大屏,隨時滾動播放納稅人學堂課件、近期通知提醒和稅收宣傳片。西側的宣傳大屏前,可隨時變身“閃訓”培訓區,講師和納稅人配備高品質耳麥,既能收聽,又能講話,納稅人可隨時提問,講師隨時解答,同時降低噪聲,不會對其他納稅人造成太大影響。現場,很多企業和個人自助操作納稅,十分方便。“除了服務區內企業,其他區的很多企業因為辦公在市中心,也會到這裡來辦理。”陳燕婷説。
不過,儘管是“自助”式辦理,但企業的各類問題還是不會少。黃浦區稅務局第一稅務所的所領導和骨幹齊上陣,&&組建現場諮詢團隊,黨員幹部示範引領,充實諮詢臺力量,力爭“最多問一次”。由最先接受諮詢的工作人員解答到底,對複雜問題進行內部流轉,及時告知納稅人答案,告別“部門一張嘴、群眾磨破嘴、辦事跑斷腿”。
黃浦區的外資企業也很多,對在個稅APP上無法成功進行人臉識別,前來領取註冊碼的外國人絡繹不絕。陳燕婷總是不厭其煩地幫助對接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快速解決。陳燕婷説:“服務企業就要學會換位思考。試想一下,如果是你自己,是否希望最多跑一次?這樣就什麼都想通了。即便確有不便,在溝通的時候也要注意自己的態度、語氣和説話方式。”
上海剛實施營改增時,也是一線稅務部門壓力最大的時候。辦稅服務廳作為前沿陣地,常被納稅人圍得水泄不通,走了一波又來一波,甚至於燈火闌珊的時候,還有人過來辦稅。不論加班到幾點,陳燕婷總是帶領所長室成員堅持在第一線,第一時間為納稅人答疑解惑,直到對方滿意為止。當時,即使是領先餐飲和港麗這樣的連鎖企業對營改增政策也心存疑慮。陳燕婷拿出計算器,一筆筆計算,一點點解釋“營改增”試點工作是國家結構性減稅的重大舉措,切實為納稅人帶來的益處。
去年是陳燕婷的兒子高考復習的緊張階段,作為母親,她無法陪伴身側,不能溫暖呵護,連説些鼓勵的話都沒時間。她精神飽滿地接待納稅人的時候,剛做完免疫系統一個手術,才出院沒幾天。
黃浦區稅務局每年的新進公務員,開始都要到第一稅務所輪崗。她的以身作則和悉心教導,則為新進公務員做出了極好的榜樣,爭當服務企業的金牌“店小二”,已經成為大家樂此不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