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底,上海市製造業中小微企業迎來階段性緩稅紅利,按規定可延緩繳納2021年第四季度部分稅費。截至目前,上海市全市共有4.2萬戶企業享受到優惠政策,累計緩繳稅費36億元。
根據規定,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下的製造業小微企業的第四季度部分稅費可全部緩繳;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至4億元的製造業中型企業按50%緩繳。政策實施以來,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通過主動服務、線上辦理等舉措,幫助企業快速享受優惠政策,積極為企業紓困解難添動力。
“僅僅這一項政策,就相當於政府給了公司一筆3個月的免息貸款!”希屋集裝箱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劉妍介紹,前不久在主管稅務機關的輔導下,企業享受到製造業中型企業應納稅費50%延期3個月繳納的政策,緩繳稅款近80萬元。
為了方便納稅人,上海稅務部門積極優化電子稅務局操作流程,對於符合緩繳稅費條件的納稅人,在電子稅務局申報後,會自動彈出緩繳提示界面,納稅人只需勾選就能享受緩繳,無須申請審批,也不需提供相關資料。
“以前稅收政策一變化,我都要做好多功課,深怕漏了不能享受。現在政策享受的方式越來越便捷,電子稅務局裏動動手指點擊‘確認’就可以了。”上海仁朋實業有限公司財務陳軍梅笑著説道。這家企業是一家石墨雙極板生産商,主要服務於半導體製造、燃料電池等行業,已享受了近15萬元的稅費緩繳。
“今年我們已經將業務拓展到了南韓、馬來西亞等地,利用這些資金我們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具性價比的産品和服務,相信隨著新能源行業持續向好,我們也能乘勢而上,進一步做大做強。”陳軍梅説道。
針對企業行業為非製造業,但實際經營行業屬於製造業的情況,上海稅務部門充分發揮大數據在分類、篩選、應用方面的優勢,“精準導航”智慧分析企業製造業銷售額佔比,及時排摸相關企業,確保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及時享受政策紅利。
“原本以為會和此次緩繳‘失之交臂’,沒想到稅務部門定位到我們,輔導公司更正了行業資訊,這次可延緩繳納稅費35萬多元。”上海知楚儀器有限公司財務李益琴在電子稅務局辦理完申報後高興地説。
知楚儀器實際是一家從事振蕩培養箱生産的中型製造企業,但在初始資訊採集時,誤把國民經濟行業登記為技術服務業。“馬上要年末了,公司各種費用結算需要大筆資金,這筆緩繳的稅費能更好地減輕年底貨款交付、原材料採購帶來的資金壓力,提升生産活力,促進良性迴圈。”李益琴表示。
“四季度預計可以緩繳稅款75萬元,相當於為我們公司提供了一筆短期的無息貸款。”樂歲上海(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未來點讚此輪緩稅。這家生産經營食品包裝容器的中型製造業企業,經過8年多的發展,已從小企業成長為全國果蔬、生鮮包裝行業領軍企業,擁有自主設計研發生産能力,取得了多項專利産品,發展勢頭強勁。
“目前我們正著手新項目的研發,可以解決烘焙産品在運輸週轉、陳列展示與保鮮等問題,此次緩稅政策的及時落地正好填補了資金缺口。”楊未來介紹。
據了解,作為一家正處於成長期的高新技術企業,樂歲近年在研發資金上的投入只增不減。“自2019年起,公司在研發費用上累計投入近2000萬元。”楊未來介紹,10月份納稅申報時樂歲就提前享受了472萬元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此前,樂歲已將這部分節省下來的資金直接投入到原材料採購中,讓工廠的生産線“轉動無憂”。此次緩繳稅費帶來的資金流助力則又是一劑強有力的定心針。
“今年,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讓我們體會到了國家對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支援,更激發了我們投入研發升級的熱情。後續我們將加大技術研發的投入,不斷在專業化、精細化的道路上實現更大突破。”楊未來介紹,樂歲今年營收規模較去年同期增長259%,預計全年將實現營收3.9億元。
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階段,上海稅務部門將持續做好中小微製造業企業跟蹤服務,全面提升優惠政策落實精準度,及時回應涉稅需求,不斷優化辦稅繳費服務,以緩稅時間換取企業發展空間,助力製造業企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