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發佈《上海市扶持個體工商戶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出臺34條個體工商戶紓困措施,其中涉及稅務部門的達12條。組合式、立體式的稅費支援政策,基本上可以覆蓋到全市所有個體工商戶。
上海市閔行區翠連食品經營部主營食品供應,主要為虹橋機場內部食堂提供冷凍肉製品。受市場激烈競爭和疫情的疊加影響,作為個體戶小本經營的翠連食品經營部面臨著很大的資金週轉壓力。
“接到稅務部門的政策輔導電話後,我及時提請了納稅信用補評,符合了增值稅留抵退稅申請條件,並成功退到了1.54萬元。”翠連食品經營部的負責人楊翠連説。
稅務部門的全程貼心服務讓翠連食品經營部備受鼓舞,楊翠連表示,從政策輔導到流程操作,稅務部門進行了逐步輔導,雖然退的金額不多,但對個體戶來説卻意義重大。“只要資金鏈不斷,總還有迴旋的餘地。”
據了解,為確保留抵退稅紅利願享盡享、不漏一戶,上海主管稅務機關在2021年度納稅信用評價期間利用大數據比對,對滿足增值稅留抵退稅基本條件的12戶個體戶一一開展詳細排摸,加速推進“政策找人”,對可能滿足申請條件的個體戶第一時間跟進輔導,讓政策禮包精準速遞,直達最需要的小微主體,將“稅惠活水”注入小店經濟。
個體工商戶作為市場經濟肌體的“毛細血管”,在繁榮市場、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一直髮揮著重要作用。近日,《上海市扶持個體工商戶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發佈,出臺34條個體工商戶紓困措施,其中涉及稅務部門的達12條。組合式、立體式的稅費支援政策,基本上可以覆蓋到全市所有個體工商戶。
今年以來,圍繞落實落細組合式稅費支援政策,稅務部門加快政策輔導,為個體工商戶“輸血”“活血”,渡過難關。
年過五旬的張世明經營的是一家五金、汽配銷售的個體工商企業,今年因為疫情原因,上半年門店營業收入大幅減少。“我們是小本經營,已經經營有二、三十年了,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是最嚴重的。”
復工復産後,張世明第一時間到稅務部門補交一二季度的稅款,沒想到稅務部門對個體戶的稅收優惠政策為其減免了不少金額。“第一季度增值稅3%稅率減按1%,為我們減免稅額3.4萬元,減半徵收的六稅兩費2000多元,加上第二季度原3%徵收率的應稅收入全免增值稅和附加的優惠政策,讓這筆錢真正握在我們小商戶手裏,疫情期間守住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也保住了店內員工們的‘生活飯碗’。”
上海市黃浦區菲賣品飲品店的法人許文龍談起自家小店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經營至今的經歷表示:“可以説,什麼風雨都見過,這兩年的疫情算是挺大的難關,但好在我們挺過來了。”
許文龍回憶,近30年來,老店一路見證了稅務部門不斷推陳出新,為個體工商戶提供各類優惠扶持政策。長久以來,稅務部門一直為個體工商戶提供政策上的支援,不論是增值稅還是個人所得稅都有相應的優惠減免,他真切感受到了稅負的逐步下降。
虹口區街邊美食館子裏飄出的陣陣香氣撩撥著食客們的味蕾。“萬壽齋”靠著師傅手中捏成一道道小籠褶子的精細活和70多年傳承下來的美味,打出了一張地標性美食名片。
為滿足食客的需求,“老字號”向“新”而生,在四川北路的商場裏開張了新店,環境變好了,房租和用工成本開支也變大了。疫情停業幾個月帶來的損失,讓新店負責人心急如焚。
今年5月,上海市餐飲等五類特困行業企業可按規定申請階段性緩繳企業職工社保費。擴圍政策出臺後,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可緩繳時間又從4到6月延長至2022年年底。
“社保費緩繳政策太及時了,四川北路新店僅4~6月就可以緩繳社保費6萬餘元,讓我們大大緩了口氣,員工積極性也被調動了起來。”該新店負責人胡偉立説。現在,“萬壽齋”新店漸漸恢復了以往的熱鬧。
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稅務部門將堅持以更實舉措、更優服務、更高效率,落實落細支援個體工商戶有關稅費優惠政策,為個體工商戶持續“輸血造血”,充分培育和激發小微市場主體活力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