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的稅務稽查經歷,楊惠身邊的搭檔換了一茬又一茬,她的細緻、她的熱情、她的執著,始終不變。
頭圖:楊惠(右)與搭檔在工作
還有不到半年,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第五稽查局檢查七科幹部楊惠就要退休了。
2001年,楊惠告別從事十餘年的稅源管理員崗位,開始稅務稽查的新征程。二十多年的稅務稽查經歷,楊惠身邊的搭檔換了一茬又一茬,她的細緻、她的熱情、她的執著,始終不變。
捕捉聊天“細節”,
揭開老洋房租賃“面紗”
“稅務稽查,要眼見為實。”如今,依靠大數據分析和智慧稽查系統,稽查幹部不用像以往花很多時間在企業開展實地檢查。但在楊惠看來,現場的調查仍然重要,往往“聊天”中也能挖掘到重要線索。
2021年年底,楊惠所在的檢查組接到任務,對一家房地産租賃企業開展檢查。接到任務後,楊惠和當時的搭檔姜峰第一時間描繪企業基本畫像,除了傳統的房地産租賃業務,在大眾點評、微信公眾號上,他們發現該企業還有很多與老洋房相關的高端業務。
敏銳的楊惠認為,該企業的多樣性業務隱藏的涉稅風險可能較大,通過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申報資訊的對比,更加證實了她的判斷,因此,她和姜峰決定到府一探究竟。在交流過程中,楊惠發現企業的經營涵蓋一個地下停車庫,但她想起企業的登記資訊中並無車庫資訊。她通過稅收政策宣傳,督促企業自查,幫助企業補登記了該項資訊。
“走進企業的聊天,不是聽一個大概,而是要能捕捉到我們需要的線索。”楊惠的這份職業敏感,來源於工作經驗,也來源於生活。“比如這家企業,將停車費和物業費混在一起,但有生活經驗的應該知道,在小區裏臨時停車收的是停車費,不是物業費,兩類收入的稅率是不一樣的,不能混淆。”
最終,楊惠和搭檔的説理式執法也打動了企業,企業完善了相關稅收申報資訊並補繳了稅款。
這些年,楊慧的崗位經過多次轉變,走訪的企業也越來越多。在她看來,這是她工作的動力所在,“稽查工作特別有意思,能學習、了解不同的行業。”這樣的心態,幫助她完成了轉型,也給了她面對新領域的信心。在接觸新興行業、新領域企業時,她不斷學習新知識,輔導企業依法規範納稅,也提升了自身的業務知識。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為這些行業依法規範納稅貢獻一份力量。
好搭檔也是好師傅
與徒弟一起成長
作為科室裏的“老法師”,楊惠特別喜歡和科室裏的年輕人聊案子。一次,圍繞一個案子中企業是否能享受免稅優惠政策,辦公室裏産生分歧,幾方各抒己見,最終請示上級後,得到了明確答覆。經過這場辦公室的“交鋒”,年輕人們獲益良多。
在上海跨區域稽查局的檢查工作中,多以兩人一組的形式共同查案,從業二十多年,楊惠有過很多搭檔,從起初的同齡人變成了之後剛畢業的小徒弟,她的心態始終年輕。
“以前只管查案,兩人一分工,一個案子結束了就馬上開始做下一個案子。帶徒弟後,就覺得自己要有做師傅的樣子。”每逢案子結束,她帶著徒弟一起總結,從個案舉一反三歸納整個行業的特點,“以前有個徒弟,和我一樣倔,凡事都要問到底,我們就一起研究,把稅收政策都吃透。也有的徒弟比較獨立,那我就放手鍛鍊,讓他早點上手。”
所以,很多徒弟從楊惠這“畢業”後獨當一面,甚至帶起了自己的徒弟。
楊惠的現搭檔,也是她的徒弟邵瑩坦言,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能在溝通中得到師傅的幫助。“楊老師心態很年輕,每週健身的次數比我還多,和我們也有很多共同話題。”
近年來,第五稽查局通過師徒帶教的模式,量身定制青年幹部職業計劃,通過推先、推優、推崗,培養梯隊人才,推動青年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