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熱詞:
上海城市精神: 海納百川 追求卓越 開明睿智 大氣謙和

中國青年報:“跟著文物學稅法”,上海推出青少年稅收普法新形式

發佈時間:2024-04-22 13:35
字號:[ ] [ ] [ ]
列印本頁

  4月19日,“跟著文物學稅法”青少年稅收普法專題活動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舉行。上海稅務部門與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合作,邀請中學生走進博物館探文物、學稅法。

  活動現場。受訪者供圖

  “如果稅收文物會説話,那麼它會告訴你,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稅務機構誕生於何時……”活動中,長寧區稅務局的稅務幹部結合館藏稅收文物,開展“如果稅收文物會説話”稅宣小課堂,從發票的前世今生、印花稅等稅種的變遷為學生們普及稅法知識。

  課程結束後,中學生們走進博物館展廳,開啟稅收文物的探尋之旅,通過線索卡提示,找尋館內有代表性的稅收文物。

  “這是易知由單”,面對館內參觀市民的詢問,找到稅收文物的上海市婁山中學學生李博聞開始講解:“‘易’是容易的意思,‘知’是知道,“由”是事由,‘單’就是單據,合起來‘易知由單’就是容易知道事由的單據。它是一個納稅通知書,是古代官府用來徵收田賦的通知單。”

  “這是江海北關界石,也是稅收文物,它既見證了鴉片戰爭的歷史,也反映了關稅的前世今生。”另一名學生楊佳樂指著旁邊一塊界石説,“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不同時代的稅收文物,記載了稅制的變化,見證了時代的變遷。”

  活動現場,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黨委委員、總會計師余靜與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黨總支書記、館長周群華共同揭牌“‘跟著文物學稅法’普法實踐基地”。

  周群華表示,此次歷史博物館與稅務部門聯合打造普法實踐基地,將文物普及與稅法宣傳相結合,是一次很有意義的“跨界合作”,既可以幫助社會公眾了解稅收知識、增強稅收法治意識,也可以讓更多人走近文物、了解上海歷史。

  此外,為推動青少年稅收普法常態化,長寧區稅務局聘請了婁山中學學生代表為“跟著文物學稅法”青少年志願者,通過中學生講解,在課外時間幫助前來參觀的社會公眾了解稅收文物背後的故事。

  余靜表示,下階段,稅務部門將持續深化與歷史博物館的稅收普法共建,積極拓展稅收普法陣地,創新打造精品稅收普法項目,建立青少年稅收法治宣傳教育長效機制。

【返回頂部】【列印本頁】【關閉本頁】

主辦單位: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

地址:上海市肇嘉浜路800號 電話:021-12366

網站標識碼:bm29090019 滬ICP備19025643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558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