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實施辦法》,2024年12月1日起全面實施水資源費改稅試點。1月是水資源稅首個徵期,記者從市稅務局獲悉,上海共有421戶企業申報水資源稅約2500萬元。
“平穩轉換”是此次改革的一大特點,通過統籌現有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制度和水資源費徵收制度,在保持稅制要素和基本框架穩定的前提下,實現水資源費制度向水資源稅制度的平穩轉換。
“我們對水資源費改稅後的申報和繳納流程存在一定擔憂,尤其是政策實施初期,擔心可能出現操作問題或申報錯誤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産經營。”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龔波表示,稅務部門服務很及時,此次水資源費改稅讓企業無感轉換。
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公司地處長江口,有2台100萬千瓦超超臨界國産引進型燃煤發電機組,年發電量約100多億千瓦時,是上海市民生保電的重要力量。燃煤火力發電廠作為水資源消耗的“大戶”,上海市稅務部門第一時間組織業務骨幹對發電廠開展政策講解和申報培訓,助力企業平穩銜接水資源費改稅。
龔波表示,在首個徵期,企業已經通過新電子稅務局財産行為稅合併申報模組,實現水資源稅和其他財産行為稅的一次性申報,申報完成即可線上繳稅並收到繳款成功通知,整個過程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人力和時間成本。
按照《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實施辦法》要求,水資源稅一般實行從量計徵。本市試點文件根據稅費平移、平穩銜接、分類調控的基本原則,將本市現行水資源費的徵收分類、徵收標準、減免規定等進行整體平移。同時,充分考慮國家政策目標導向,設定了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和差別化稅額標準,更好發揮稅收調控作用。
“在國家 ‘雙碳’ 戰略目標的指引下,外三發電將以此次水資源稅改革為契機,更加關注水資源管理,加強節水技術研發和應用,通過降低水資源消耗從而降低水資源稅支出,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保護雙贏,推動企業高品質發展。”龔波説道。
據了解,為確保水資源稅首個徵期的平穩落地,上海市稅務部門與水務等部門建立溝通協調和涉稅資訊共用機制,定期交換取用水單位的有關數據,建立健全水資源稅稅源數據庫,探索利用大數據平臺共用相關涉稅資訊,將為廣大納稅人提供更加便捷、精準的稅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