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召開前夕,上海企業界的代表委員們聚焦“政策賦能”與“合規護航”,圍繞航空事業發展提速、核電國産化攻堅、到商業生態綠色重塑等領域,為高品質發展建言獻策。代表委員們的履職實踐,勾勒出産業鏈與消費端協同發力的立體圖景,也成為觀察政策落地成效與企業創新活力的重要窗口。
合規築基構築發展護城河
作為中國首批民營航空公司之一,春秋航空以“航空+旅遊,比翼齊飛”的春秋模式,市場規模和航線網路得到快速拓展。開航至今累計運輸超過2億人次,覆蓋230+條航線。日前,春秋航空獲評企業主體信用等級AAA評級,這是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民營航空公司。
全國政協委員、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煜説,“今年春節期間春秋航空旅客運輸量超75萬人次,其中國際航班執飛數量和旅客人次同比增長均超過75%,迎來旅遊市場開門紅。
“稅務合規一直為我們企業長期穩健運作保駕護航,不僅幫助我們規避了經營風險,更提升了企業的整體管理水準,為企業的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援。全國政協委員、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煜説,“今年春節期間春秋航空旅客運輸量超75萬人次,其中國際航班執飛數量和旅客人次同比增長均超過75%,迎來旅遊市場開門紅。這就是很好的證明。”
據介紹,春秋航空創新建立“全流程財稅風險防控機制”,通過規範操作流程,對業務、財務全流程進行稅務風險防控,從合同簽訂階段的稅務審核,到事後分稅種自查、定期召開財稅風險會,形成風險防控閉環,確保日常稅務工作有章可循。
“稅務合規不僅是安全線,更是企業生命線。”王煜委員表示,春秋航空已經連續八年獲評納稅信用A級,良好的稅務信譽也為企業贏得良好的社會聲譽,增強了客戶和合作夥伴的信任,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加正面的投資參考依據。
創新驅動釋放産業新動能
年初,上海加力擴圍推進“兩新”工作實施方案落地,4方面21條具體措施為進一步有效擴大內需加碼助力。其中,針對設備更新推出擴大重點領域設備更新項目支援範疇等有力舉措,為實體經濟尤其是工業領域注入強勁動能。
“‘兩新’行動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我國高品質發展大局作出的重大部署,給企業加速設備更新增添了信心和底氣,對國家新質生産力的培育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明彈説。
“2024年,上海核工院設備採購資金支出規模同比增加41.7%,主要用於核電工程項目的設備採購。”王明彈委員表示,“其中,‘國和一號’産業鏈聯盟的組建和有效運轉為核電設備國産化能力提供了強大支撐。稅收優惠政策也為我們堅持自主創新、攻克技術難題提供了有效助力。2024年度公司預計申報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4.8億元,減免企業所得稅7000余萬元。”
據了解,作為技術&&單位,上海核工院依託産業鏈聯盟平臺,積極引導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參與科技攻關,在實現關鍵設備國産化的同時,有力推動民營企業高端裝備製造能力的大幅提升,已累計完成470余項關鍵零部件國産化。
綠色轉型激活消費新勢能
“兩新”發展勢頭良好,位於上海市普陀區的月星集團也緊跟國家政策採取一系列措施。據介紹,月星集團對全國各商場中央空調、電梯等設備進行智慧化改造,與頭部企業共建“綠色供應鏈聯盟”,推動供應鏈綠色化發展進程。
全國政協委員、月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總裁丁佐宏介紹,例如,商場空調系統改造原需5年回本,借助稅收抵免和補貼,週期可縮短至3年。
“大規模更新政策是企業智慧化轉型升級的加速器,直接降低設備更新成本。”全國政協委員、月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總裁丁佐宏介紹,例如,商場空調系統改造原需5年回本,借助稅收抵免和補貼,週期可縮短至3年。與此同時,設備智慧化使得運營效率提升20%,消費者體驗顯著改善。
“‘以舊換新’則有效激活存量市場,帶動綠色迴圈經濟體系構建。過去消費者對舊家電處理存在痛點,現在通過政策補貼和回收網路,既拉動銷售,又減少資源浪費。2024年‘以舊換新’訂單中,40%客戶選擇了更高能效的綠色産品,可見政策與市場形成共振,加速釋放綠色消費強勁動能。”丁佐宏委員表示,“兩新”政策推行過程中,稅費服務的精準滴灌為企業創新發展消解後顧之憂。“稅務部門針對設備更新推出‘綠色通道’,留抵退稅到賬時間快。這些資金迅速投入設備更新置換,推動更快完成年度減排目標。”
上海市稅務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稅務部門高度重視代表委員的意見建議,將持續深化“政策賦能”與“服務提質”雙輪驅動,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推動“兩新”政策落地見效,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為企業高品質發展貢獻稅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