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熱詞:
上海城市精神: 海納百川 追求卓越 開明睿智 大氣謙和

中國稅務報:在哈啰,有個崗位叫“稅務BP”

發佈時間:2025-05-14 14:02
字號:[ ] [ ] [ ]
列印本頁

  “在哈啰財稅管理團隊,有一個崗位叫稅務BP,他們在新業務萌芽初期就參與業務研究,考慮業務的稅務處理問題——這在傳統行業企業中較為少見。目前,哈啰單車的每一條業務線都配備了至少一名稅務BP。”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我國“四新”(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經濟民營企業共2267.8萬戶,新質生産力成為民營企業發展新亮點。位於上海市閔行區的上海哈啰普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啰),就是其中一家。新經濟企業的一大特點就是商業模式新,有時甚至跑在監管規則之前。面對複雜的新經濟業態,企業要如何保障稅務合規?哈啰首席財務官陳曉冬告訴記者,他們的做法是讓稅務BP(Business Partner,即業務夥伴)成為新業務的“聯合設計師”。

  經過近9年發展,累計註冊用戶超7.5億

  在全國很多城市的街頭、校園、地鐵站口、公交站點等地方,都能看到一排排共用單車,它們與其他公共交通方式産生協同效應,解決了城市居民出行的“最後一公里”問題。北京市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4年年末,北京共有共用單車94.7萬輛,比上年末增加3.1萬輛。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發展研究院發佈的2024年度上海綜合交通發展分析報告顯示,上海共用單車全年日均騎行量達278.4萬車次,同比增長22.3%。

  陳曉冬介紹,哈啰就是從共用單車起步,自2016年9月成立以來,投放的單車覆蓋全國500多個城市,日訂單峰值超過1300萬單,騎行總里程約450億公里,碳排放減少量達200萬噸。經過近9年的發展,哈啰的業務板塊已經從最初的哈啰單車拓展至哈啰助力車、哈啰順風車、哈啰打車、哈啰租車、小哈換電,成為一個致力於提供本地出行及生活服務的平臺,累計註冊用戶超7.5億。

  提及新經濟企業與傳統企業的差異,陳曉冬分析,從稅務管理角度看,傳統企業像精密的齒輪組,企業“原料—生産—銷售”的線性鏈條對應著相對明確的增值稅抵扣、成本歸集路徑。而共用經濟、平臺經濟等新經濟企業,連接著眾多用戶和服務提供者,收入確認存在多主體、多環節、多場景的特徵,涉及多個稅務處理維度。“對於新經濟企業來説,稅務合規管理要把握動態平衡——既要守住合規底線,又不能失去創新銳度。”陳曉冬説。

  設置稅務BP,深入研究新業務稅務處理

  記者採訪發現,哈啰財稅管理團隊有一個崗位叫稅務BP,這在傳統行業企業中較為少見。

  陳曉冬解釋,新經濟企業遇到的涉稅問題往往難以找到標準答案,而是要結合業務實質和政策精神進行專業判斷,這就需要企業的稅務人員對業務模式有著詳細了解和深入理解。“為此,我們設置了稅務BP崗,在新業務萌芽初期就參與業務研究,考慮業務的稅務處理問題。”陳曉冬説。

  據介紹,哈啰單車的每一條業務線都配備了至少一名稅務BP。作為稅務與業務之間的橋梁紐帶,稅務BP承擔著融合各部門的重要角色,通過推動稅務與業務的全面協同,提高企業內部溝通的效率和組織運作的敏捷性,實現企業內部資訊的互通與增值。

  稅務BP需要全程參與業務經營活動,深入了解公司業務模式,通過發揮財稅專業優勢為業務提供可落地的稅務問題解決方案、識別業務操作中的稅務風險,並從稅務合規角度提供優化建議。在此基礎上,稅務BP還要掌握與業務相關的稅務政策變化及趨勢,有能力向業務提供前瞻性的稅務指引,實現財稅管理活動前端化、定制化,為管理層的決策提供更精準的資訊,為業務創造長期可持續的價值。

  陳曉冬舉例説,今年2月份,國家稅務總局網站發佈了關於充換電業務增值稅政策執行口徑,明確充換電相關業務的實質是以銷售電力為主體的混合銷售行為,根據《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第四十條規定,應以取得的全部銷售額按照銷售電力産品適用13%增值稅稅率。這一政策執行口徑明確後,哈啰換電業務的稅務BP一方面要及時學習掌握政策規定,根據政策進一步規範企業稅務處理;另一方面要測算政策對業務的影響,並考慮是否需要對業務線作出適當調整。

  稅務合規,從來不是束縛創新的枷鎖

  在哈啰的展廳,有一面電子專利墻,滾動展示哈啰已獲得的950多項各類專利授權。陳曉冬指著展廳內懸挂的經典款藍色哈啰單車向記者介紹:“這一輛共用單車雖然看起來普通,但是科技含量很高,從車把、車筐到車座、車鎖,再到車輪、車架,每一處都是有專利的。”

  據介紹,為了讓用戶有更好的出行體驗,哈啰不斷加大創新研發力度,優化車輛配置,哈啰兩輪業務累計投入研發費用超33億元。免維護髮泡實心胎,為用戶提供可比充氣胎的騎行體驗;智慧語音鎖能夠定制人性化語音,優化了定位精度、智慧自診功能;真空一體發泡坐墊,彈性提升20%,提升舒適度;全鋁合金車架,輕便、防腐,便於維護;太陽能電池板供電,延長使用壽命,綠色環保……

  天下之事,非新無以為進。在陳曉冬看來,隨著我國“四新”經濟的快速發展,新經濟企業要把專注力放在技術創新、服務創新、模式創新等方面,通過加快佈局戰略性新興産業,讓“新芽長成大樹”。

  在新經濟與舊規則的碰撞中,企業可能會面臨一些“成長的煩惱”。但陳曉冬認為,稅務合規從來不是束縛企業創新的枷鎖。當新經濟企業堅持長期主義,不斷建立完善具有前瞻性的稅務管理體系時,合規本身就會成為企業最可持續的競爭力。“我們的創新不會止步,我們的稅務管理也將一直線上、持續進化。”陳曉冬説。

  

【返回頂部】【列印本頁】【關閉本頁】

主辦單位: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

地址:上海市肇嘉浜路800號 電話:021-12366

網站標識碼:bm29090019 滬ICP備19025643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558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