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上海交易團“6天+365天”交易服務平臺——震坤行工業超市與陶氏公司、施耐德電氣在工業智慧裝備館(4.1館)達成1億美元採購意向訂單。據上海交易團的工作人員介紹,這是該團在第二屆進博會上達成的首個採購意向訂單。
震坤行工業超市是一家註冊在青浦的企業,主要為製造業提供一站式工業用品服務平臺,經營百萬餘種工廠使用的輔料和易耗品(MRO),運用“網際網路+智慧倉儲”的方式,為客戶提供工業用品一站式採購和服務。
今年10月22日,震坤行工業超市被認定為“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海交易團‘6天+365天’交易服務平臺”,成為進博會展品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對接渠道之一,也成為承接放大進博會溢出帶動效應的重要載體。
稅收政策優惠為企業轉型注入“強心針”
震坤行工業超市創立於1995年,最初從事的是膠黏劑和潤滑劑等化學産品的代理銷售。由於MRO採購成本過高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企業,在2011年決心向電子商務平臺轉型。從傳統的代理銷售商,成長為工業品電商平臺的“領頭馬”,震坤行背後一直有著稅收的陪伴和支援,而減稅降費,更是為其添足了“馬力”。
“剛轉型時,我們公司一直致力在技術研發上,但是作為一家中小型創業公司,一直頂著資金緊張、融資困難的巨大壓力。多虧了稅務人員及時的政策推送和精細的操作指導,使我們充分享受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優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困難時期的資金壓力,這也為公司轉型發展提供了底氣。”震坤行財務負責人陳雙翼介紹。
2014年底,“震坤行一站式MRO工業用品採購平臺”1.0版正式誕生,並在此後不斷更疊系統、完善功能,加強線下的技術支援服務。陳雙翼介紹,2015-2017年,公司持續投入6700萬元用於平臺升級和新技術開發,佔全部銷售收入的3.2%,共抵減應納稅所得額2300萬元,這段時間也是公司成長的黃金期。
減稅降費為企業發展按下“快進鍵”
近兩年,震坤行工業超市業務增長勢頭強勁,2018年銷售額超過18億元,與其達成長期合作意向的先進製造業客戶超過10000家。市場份額不斷提高的背後,除了震坤行工業超市理念超前、技術過硬外,良好的稅收營商環境和新一輪減稅降費也為企業發展按下了“快進鍵”。
“青浦區稅務局多次到府宣傳各項優惠政策,全程服務幫助我們分析生産經營模式,跟蹤解決了發票用量等涉稅難題。”震坤行公共事務總監仲燕對稅收服務的“一路相伴”讚不絕口,“經稅務部門輔導我們及時得知,2018年研發加計扣除比例上升到了75%。震坤行去年享受加計扣除金額達2208萬元,進一步充實了研發經費,提升了核心競爭力。”
據悉,震坤行開發的“智慧小倉庫”現正被大量推廣于工廠生産現場,生産人員可以像在“自動售貨機”上那樣通過刷卡領料,有效解決了高頻使用産品的倉儲問題。
據了解,隨著今年增值稅稅率由16%降至13%、國內旅客運輸服務納入抵扣範圍等政策的實施,震坤行工業超市已減稅150萬元,預計全年可減少增值稅1000萬元。按照個人所得稅新政,企業預計2019年全年將少交個人所得稅1300萬元。
“減稅降費政策如此給力,我們也做了‘讓利減價’的方案,現已對部分潤滑油、勞保用品進行了價格下調,回饋新老客戶。”震坤行財務負責人陳雙翼表示,“我們還將把省下來的錢繼續投入到研發中,希望通過創新升級,以更豐富的供應鏈能力與更優質的客戶服務體驗,幫助製造企業進一步降本增效,共用稅改紅利!”
為了做到供應鏈的敏捷高效,震坤行工業超市在全國佈局了9大聯合總倉,設有區域服務中心50多個,目前已完成長三角供應鏈體系(總倉+服務中心)的搭建,未來將進一步加強區域行業合作、深化區域行業融合、共同推進行業發展。
稅務保障為簽約大單服下“定心丸”
進博會開展前不久,青浦區稅務局收到來自震坤行工業超市的感謝信,信中對大調研活動中稅務部門的幫助表達了感謝。
震坤行財務負責人陳雙翼介紹,震坤行工業超市(母公司)因戰略發展需要,進行了業務模式拆分,授權全資子公司震坤行網路技術負責全國分銷業務。青浦區稅務局在走訪調研中了解到企業的發展現狀,知悉MRO行業爆發時增長的開票需求後,及時成立專項小組,聯合多個部門進行研討,幫助企業解決了開票難題。
“這次成功簽約大單,背後也少不了稅務部門的全力支援。在進博會舉辦之前,青浦區稅務局就多次主動聯繫我們,了解我們的開票需求,保障了發票供應,解決了我們簽約大單的後顧之憂。”震坤行公共事務總監仲燕表示。
進博會所在地青浦區稅務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稅務部門在總結首屆進博會服務經驗的基礎上,建立起一套相對完善的進博會服務企業機制,從各部門抽調組建了一批專業保障團隊,從前期走訪調研問需到稅企直連模式建立,從政策推送解讀到稅收情況分析,從發票升版快速審批流程到超限量審批綠色通道,再到進博會舉辦期間稅務幹部在館內提供駐場稅收服務,方便展商和採購方諮詢,這些積極實踐的背後,無不折射出稅務部門在服務國家戰略中的行動力和堅定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