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樹蔭濃盛夏時,又是一年豐收至。時至仲夏,市民的“果盤”和“飯碗”迎來“上新”,滬上田園一派忙碌景象。上海稅務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持續打出政策服務“組合拳”,讓稅收優惠落袋果園田間,為炎炎夏季送去一絲果香稻香。
上海金貴棗油桃種植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金貴合作社)的大棚內,工作人員熟練地將一個個紅彤彤的棗油桃裝袋入盒打包;大棚外,負責人左金蓮忙著裝車,送走一輛又一輛滿載的運輸車輛。
“我們是小微企業,今年享受了城鎮土地使用稅的減免,一共省了17.6萬元,我們用這筆錢投到了基地大棚等基礎設施建設裏,還搭建了直播間,現線上上線下一起開賣,銷量好得不得了!”左金蓮驕傲地説。
左金蓮介紹,早年間在山東嘗到棗味和桃味混合的特殊果香,而後成功將棗油桃帶進上海金山本土。位於金山區的金貴合作社作為上海唯一規模種植棗油桃的基地,也得到了綠色産品認證。
“我們今年棗油桃種植面積70畝,每畝産量達到4000斤。因為桃子是喜幹怕澇的農産品,持續乾旱讓今年的品質比往年都好,棗油桃正常糖分在16度以上,今年會達到18度以上。再加上稅收優惠的政策支援,我們今年一定有好收成!”金貴合作社另一位負責人錢貴平説。
隨著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援政策落地,一批像上海金貴棗油桃種植專業合作社這樣的瓜果企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小雪”蜜瓜是嘉定區力推的新一代本土哈密瓜品種,上海球明果蔬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球明合作社)作為推廣種植試點中的主要企業之一,在疫情期間承受了銷售、成本和資金的多重壓力,60畝“小雪”蜜瓜的種植推廣陷入了困境。
“真的非常感謝稅務部門的幫助,在上海疫情最吃緊的時候,他們遠端指導我們享受了農産品增值稅免稅、農林牧漁免征企業所得稅、社保緩繳和滯納金減免等一系列政策紅利。”企業法定代表人薛毅介紹,球明合作社種植的“小雪”銷售收入預計100萬元左右,可減免稅金約13萬元。不僅如此,稅務機關還輔導企業如何在當地農委的“西甜瓜生態迴圈”技術研發項目中歸集建賬,為企業申請專項技術扶持。
“我們‘小雪’密瓜喜獲豐收的背後,有稅務機關出的‘大力氣’!”薛毅邊説邊豎起了大拇指。
酷暑夏日,崇明區的東禾九谷開心農場裏生機盎然的景象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作為崇明區委、區政府重點扶持打造的現代化農業生産和農、工、文休閒旅遊相結合的新型業態項目,上海東禾九谷開心農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禾九谷)立足現代農業生産,基於大米産業升級發展需要,逐步形成了特有的稻米全産業鏈生産作業模式。
“680多萬的留抵退稅款快速到賬,極大緩解了我們的資金壓力,我心裏一下踏實了,酒店運營、職工薪酬、水稻種植生産的費用都有著落了。”東禾九谷法定代表人杜軍旗説。
疫情期間,企業的大米種植成本增加,但為保證農業生産不停步、鄉村酒店不停轉,100多名員工三個月以來在農場封閉管理,員工工資和日常開銷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這讓杜軍旗犯了難。
“留抵退稅款正好用來解決這些難題!生産步伐跟上了,保證了大米的産量和市場供應。感謝國家給力的政策,留抵退稅政策讓企業和稅務部門的關係也更加緊密了。”杜軍旗高興地説道。
同樣享受到政策紅利的還有上海舜地食品有限公司,這是一家集農産品種植、收購、加工和銷售于一體的農業産業化企業,年加工利用果蔬等農産品原料達萬噸以上。疫情期間,公司領導層快速作出決策,大力發展線上食品的冷鏈配送業務,將冷凍速食品保證在最短時間內配送至線上總倉,陸續登錄了幾乎所有線上主流食品平臺,為全力保障居民“舌尖”供應。
“從去年四季度開始,我們公司已經累計享受延緩繳納稅款125萬餘元,這相當於國家給了我們一筆百萬元級的無息貸款,讓我們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仍能按時發放工資福利,只有穩住了員工的心才能更加集中精力滿足市民多樣化需求。”公司負責人蔣永明説。
稅收政策的紅利大大減輕了負擔,盤活了資金,激勵企業不斷加大研發力度,拓展新産品開發。目前,舜地食品投資1800余萬元的冷鏈配送項目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建成後可以滿足年1000萬人次的飲食需求問題。
“稅務部門一直在給我們公司量身定制‘稅惠’方案,不光幫助我們了解、享受政策,更給了我們進一步擴大生産的信心,爭取將更多的金山優勢特色農産品推向市民餐桌。”蔣永明説。
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稅務部門將持續優化稅費服務,全面落實好稅費優惠政策,支援涉農企業做大做強,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提振發展信心提供稅務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