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熱詞:
上海城市精神: 海納百川 追求卓越 開明睿智 大氣謙和

穩大盤 促發展 系列稅費支援政策成效凸顯

發佈時間:2023-02-10 13:07
字號:[ ] [ ] [ ]
列印本頁

  生産車間內機器轟鳴不停,材料貨款即將到期,重慶森邁汽車配件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祝玉梅很難忘記去年10月公司發生資金週轉危機的那段日子。“幸虧國家實施新的留抵退稅政策幫助我們渡過難關。”祝玉梅介紹,2022年公司收到留抵退稅款380余萬元,其中,10月份到賬的110萬元留抵退稅款讓公司及時支付了材料貨款,保障了訂單的如期交付。

  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是2022年系列稅費支援政策的措施之一。2022年我國的系列稅費支援政策,既有增值稅留抵退稅,又有支援科技創新、扶持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還有降費緩繳措施,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的特點。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馬海濤表示,去年的稅費支援政策聚焦支援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增強小微企業發展創新,精準扶持困難行業企業,在保證為國家籌集足夠稅收收入的基本前提下,充分考慮不同市場主體的實際困難,對不同行業針對性地運用稅費支援政策,促進上中下游行業通力合作。

  稅務總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4.2萬億元,其中,累計完成增值稅留抵退稅款2.46萬億元,新增減稅降費超1萬億元,緩稅緩費超7500億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馮俏彬認為,從企業的反饋和相關數據來看,2022年的系列稅費支援政策在支援企業紓難解困、提振市場信心、穩定經濟大盤、促進高品質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政策加大了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支援力度,通過減稅降費退稅緩稅緩費等組合式措施進一步減輕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稅費負擔,助力他們重煥活力。

  放水養魚 留抵退稅政策為企業“輸血”“活血”

  作為助企紓困最有力的政策工具之一,增值稅留抵退稅是2022年一系列稅費支援政策的“重頭戲”。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優先安排小微企業,對小微企業的存量留抵稅額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還,增量留抵稅額足額退還。重點支援製造業,全面解決製造業、科研和技術服務、生態環保、電力燃氣、交通運輸等行業留抵退稅問題。增值稅留抵退稅力度顯著加大,以有力提振市場信心。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其中留抵退稅約1.5萬億元,退稅資金全部直達企業。”3月下旬,財政部、稅務總局發佈公告,明確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款的時間表。4月,兩部門再發公告,要求留抵退稅辦理進度提速。6月,一次性退還存量和按月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的政策範圍被進一步擴大至“批發和零售業”“農、林、牧、漁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和“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企業。

  為了確保政策落實落好落快,財政部、稅務總局、人民銀行等多部門建立了會商機制並多次召開會議,協調解決庫款調度、政策口徑、大額退稅等難題,保障退稅資金及時到位。其間,稅務部門還為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建立了清冊,提前摸清退稅底數,逐戶幫助納稅人算清退稅金額,通過電子稅務局自動預填85%以上申請數據,及時完成退稅審核辦理退付,使企業退稅資金從申請到入賬平均用時同比壓縮40%,其中製造業增量留抵退稅平均用時壓縮至2個工作日以內。8月,大規模留抵退稅存量留抵稅額集中退還任務圓滿完成。

  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朱青表示,與此前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相比,2022年政策的規模更大、適用範圍更寬、辦理更加便捷。該政策能有效增加企業的當期現金流,因此,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來説,可謂“久旱恰逢及時雨”。同時,從經濟學角度看,企業儘早獲得留抵稅款還可以獲得更多的貨幣時間價值收益。

  “光伏電站前期投資大,資金佔用時間久、投資回收期長,加上疫情反覆的影響,企業面臨著資金週轉問題。”河南省襄城縣樂昌光伏能源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表示,“去年300多萬元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款快速到賬,讓我們公司的資金週轉更有保障,也堅定了我們綠色能源企業發展的信心。”

  同樣受益於政策扶持,四川省樂山市的中油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用111萬元的留抵退稅款結算工程尾款,資金週轉壓力得到緩解;沐川禾豐紙業有限責任公司將1400余萬元的留抵退稅款投入到原材料採購、造紙設備研發中,生活用紙升級改造項目也如期推進;四川岷江港航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犍為分公司將5400多萬元的留抵退稅款用於設備維護和更新,公司的水能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四川省樂山市稅費服務體驗師喬進雙梅表示:“留抵退稅政策猶如一場及時雨,澆灌企業茁壯成長,也激活了高品質發展的一池春水。”

  退的是“真金白銀”,增的是發展動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新疆中泰新鑫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秀玲告訴記者:“留抵退稅款的到賬為我們開展技術研發和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更加充裕的資金,進一步提高了我們的自主創新能力。”

  楊秀玲介紹,公司計劃將2022年收到的7800多萬元的留抵退稅款,投入到與高校院所的産學研深度合作中去,以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核心技術和産品,促進企業高品質發展。

  最新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製造業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1%,比全部企業高1.9個百分點。其中,享受留抵退稅政策的製造業企業購進金額同比增長8.2%,比沒有享受留抵退稅政策的製造業企業高4.5個百分點。2022年,全國高技術産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9.9%,其中,享受留抵退稅的高技術産業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5%,比沒有享受留抵退稅的高技術産業企業高2.1個百分點。

  馮俏彬表示,2022年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的實施為未來繼續深化增值稅改革打下基礎,從當前的增值稅法草案來看,增值稅留抵退稅將形成常態化、固定化的政策被持續實施。

  雪中送炭 組合式稅費支援政策助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重煥生機

  在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和多重超預期因素衝擊下,抗風險能力較弱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面臨更大經營壓力。因此,2022年系列稅費支援政策依然聚焦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為使小微企業應享盡享,稅務部門及時明確執行口徑,加大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稅費優惠政策的精準推送和輔導力度,並聯合全國工商聯開展“春雨潤苗”專項行動,推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小巨人”企業“一戶一檔”服務措施落實。

  馬海濤表示,在稅率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前扣除、稅費減徵抵免等政策基礎上,組合式稅費支援政策聚焦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有利於減少對企業資金的佔用,增加企業可支配現金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使企業有更多資金投入擴大再生産,有助於投資乘數效應的發揮,形成良性迴圈,持續激發企業生産和發展活力。同時,通過産業結構升級、創新驅動發展提高企業效益,有利於推動企業內在激勵、自主創新,促進企業將稅費紅利轉化為企業資源投入,助力走“專精特新”的發展道路。

  青島偉隆流體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産排水閥門産品的企業,受疫情因素影響,企業經營資金出現短缺。公司財務負責人遲娜娜介紹,“公司緩繳稅款12余萬元,極大地緩解了我們的資金壓力。”

  吸納了企業周邊村社100余名老人、婦女等弱勞動力參與生産,有效帶動本地農戶增收致富的溫州麥豐食品有限公司也享受到了稅費緩繳政策。“40余萬元稅費的緩繳,為減輕企業資金壓力、推動企業發展添了一把力。”麥豐食品負責人李建文説。

  疫情對旅遊、服務業影響最大,稅費支援政策的作用也最明顯。“在疫情期間,賓館生意非常冷清。”浙江省溫州市龍灣東甌賓館老闆陳思鑫告訴記者,“但是,去年增值稅起徵點提高後,我們一年省下了2萬多元的稅款,渡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如今,隨著經濟的逐漸恢復,我這個小店的‘煙火氣’又回來了。”

  59歲的胡孝金是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非物質文化遺産“胡氏滷水豆腐傳統製作技藝”的傳承人,他經營的升金源食品店依靠著獨特的技藝制法吸引了大批食客,但是受疫情影響,這種利潤薄、競爭壓力大的小店面臨很大的生存壓力。“好在國家的優惠政策對個體工商戶幫助很大,各種優惠政策疊加下來,像我們這樣的小店根本不需要繳納多少稅。”胡孝金笑著説,“在這麼大的優惠政策支援下,我有信心把老味道傳承下去,讓更多人嘗到傳統、正宗的非遺美食。”

  稅務總局數據顯示,2022年,新增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1.7萬億元,佔總規模的比重約四成;近八成的個體工商戶在2022年無需繳納稅款。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稅費負擔下降明顯。

  提質增效 系列稅費支援政策推動企業創新發展

  創新是第一動力,2022年的系列稅費支援政策著力推動科技創新。2022年3月,100%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適用範圍從高新技術企業擴展到科技型中小企業;為適應下半年的經濟形勢變化,2022年9月,進一步允許所有適用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75%的企業可以在第四季度享受100%加計扣除政策。

  海克斯康製造智慧技術(青島)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雷梅青告訴記者:“國家的好政策給足了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的動力。根據初步統計,2022年我們的研發費用支出為6500萬元,按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00%政策計算,可以為企業減免稅額近1000萬元。”

  如今,該公司已經實現了所有車間全鏈條智慧化、數字化生産運營管控,一排排“黑燈工廠”也見證了科技創新帶給製造業的巨大變革。

  除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新的固定資産一次性扣除政策、緩稅緩費等稅費優惠政策也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更多活力。

  在2022年卡達世界盃中,重慶迪馬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産的通信基站車成為了世界各地第一時間收到賽場高清畫面的硬體基礎。公司財務總監胡昌軍介紹,為適應卡達的高溫天氣,通信基站車特別增配了散熱風扇,同時採用了可自動切換的主備供電系統,確保設備可以長時間運作。然而在該項目的研發和生産的關鍵時期,因疫情反覆,公司回款速度變慢,曾一度出現資金鏈緊張的情況。

  “幸虧公司享受到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和軟體産品增值稅即徵即退的優惠政策。1000多萬元的退稅款讓我們更有能力做好世界盃賽事通信保障工作,另一項機器人研發項目也取得新進展。”胡昌軍説。

  精於研發的精誠三和定時器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池漢軍表示,2022年,企業的房産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免了18萬元,新購入的2條高精度生産線款項也進行了一次性稅前扣除。公司將這些省下來的“真金白銀”用於研發工作,極大地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並且推動了企業在核心技術上的階段性突破。

  “2022年的系列稅費支援政策是我國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減輕市場主體負擔、穩定市場預期的重要政策手段,為推動高品質發展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撐,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深遠意義。”馬海濤表示,未來,要繼續注重通過政策優化實現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均衡,將短期性稅費緩繳和長期性減稅降費有機結合,強化逆週期與跨週期宏觀調控作用,熨平經濟波動,保持市場預期基本穩定,實現穩增長與防風險長期均衡。

【返回頂部】【列印本頁】【關閉本頁】

主辦單位: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

地址:上海市肇嘉浜路800號 電話:021-12366

網站標識碼:bm29090019 滬ICP備19025643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558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