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強。
信用建設是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重要環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三次提及“信用”一詞。
對於“信用”的重要性,全國政協委員、來伊份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鬱瑞芬感觸頗深:“我們公司連續8年獲得A級納稅信用等級,為我們帶來了諸多便利。”比如,發票領用額度提升至最高等級,減少了頻繁申領發票的時間成本;涉稅審批流程簡化,審批時間大幅縮短,節省了辦稅時間和成本。此外,在上海市商務委、經信委的項目申報中,A級納稅信用等級是重要評審因素,幫助企業在“高鐵特通渠道”“總工會職工福利供應商名錄”等項目招標中提升了中標概率。
從上海街頭的一家零食小店成長為上市公司,來伊份始終將合規作為立身之本。鬱瑞芬説,公司建立了規範的財務核算流程和內部管理制度,在採購、銷售等關鍵業務中,嚴格嵌入稅務合規要求,定期開展內部稅務稽查,及時發現並整改潛在風險,定期開展稅務合規培訓和宣傳,提升全體員工的合規意識。同時,管理層以身作則,&&遵守稅法,從頂層設計到基層執行,全鏈條將合規融入企業文化。
在鬱瑞芬看來,依法納稅與合規經營是企業跨越發展門檻的“通行證”,更是構建資本市場信任的“基石”。完善的財務制度和清晰的財務狀況是上市審計、評估的基礎,能夠增強投資者和監管機構對企業盈利能力和發展潛力的信心,這是上市審核的重要考量。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出臺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政策,構建統一的信用修複製度。鬱瑞芬建議,建立稅收優惠與企業社會責任掛鉤機制,對保障民生、支援“三農”的企業給予政策傾斜。同時,政府應強化數字徵管能力,精準落實政策紅利,通過過渡期補貼幫助中小企業轉型,推動形成“依法納稅、服務社會”的良性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