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第五稽查局與公安經偵部門聯合查辦一起利用網路充值平臺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以高某為首的涉案團夥自2021年1月起至今,控制上海、廣州、山東等跨區域公司,利用上游網路充值平臺的富餘票獲取進項稅額,在沒有實際業務往來的情況下,虛構業務合同,大肆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1700余張,發票價稅合計逾9億元人民幣。
遊戲玩家窺到虛開“商機”
該涉案團夥實控人高某原為資深遊戲玩家,為在遊戲的虛擬世界裏過關斬將、登頂榮耀,不斷充值購買各類裝備道具。在充值過程中發現通過第三方平臺代充,往往能夠獲得更低的折扣,超低的折扣誘惑引起其對此商機的窺探。在不斷運作試探後,其發現不但可從遊戲公司獲得更低的折扣,更為關鍵的是可從平臺公司獲取到富餘的進項發票。“差額充值”與“富餘進項”的雙重“商機”,讓其走上危險的追求暴富之路。
真假博弈躲避稅務監管
該涉案團夥控制的開票企業原本有真實的經營事項,主要從事遊戲開發、網路推廣等業務,但由於經營不善而長期虧損。涉案團夥在嘗到虛開發票的“甜頭”後,便一發不可收拾,更加無心經營正常業務。但為了更好地掩蓋其違法事實,在其虛開過程中,涉案企業仍然通過欠發工資等低成本方式維持著常規經營所需的員工和經營場所,營造其正常經營的假像,以少量真實業務作為障眼法,混淆監管部門的視聽。但其鉅額開票與其公司經營規模嚴重不匹配,最終仍然難逃法網。
上下串聯擾亂稅收秩序
該涉案團夥企業的下游受票企業,不乏行業重點企業,其主動通過網路渠道購買虛開發票,具有偷逃稅款的主觀故意。涉案企業與下游企業虛假簽訂合同、虛假交付資訊技術服務,上下串聯,利用成本價值難以衡量的“資訊技術服務”,將傳統的無貨交易包裝成虛擬技術服務。同時,通過企業公賬與個人私賬兩條資金線實現資金隱蔽回流:公賬與遊戲充值提供方、下游服務接受方(實為買票方)進行明面結算;私賬與實際充值需求方、下游買票方企業的相關個人賬戶進行暗箱操作。
此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網路平臺經濟急速發展,但行業經營缺乏規範,稅收風險大,為虛開發票提供了一定土壤。下一步,稅務部門將充分發揮常態化協作機製作用,與經偵部門加快案件查辦,全力挽回國家稅款損失,曝光典型案例,遏制重點行業領域虛開騙稅猖獗勢頭,切實維護經濟稅收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