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稅務局最新公佈的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本市科技創新、産業升級、核心製造等核心要素持續發力,新質生産力相關産業動能充沛。
科研技術創新轉化勢頭強勁
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本市作為科技要素整合和價值轉化重要陣地的科研技術服務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7.3%,延續快速增長勢頭。科技含量較高的智慧財産權密集型産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6%。
瞄準國家半導體材料領域“卡脖子”難題,同創普潤(上海)機電高科技有限公司堅持全鏈條自主創新,在超高純金屬靶材賽道闖出了一條品質頂尖、自主可控的破局之路。
“如今我們生産的超高純鋁、鉭、銅、錳及合金,佔據了全球超高純金屬靶材40%的出貨量,在國産先端晶片製程中更是拿下主要份額。”同創普潤人事行政總監張國榮介紹。
談及企業能在核心技術賽道持續領跑的底氣,他直言離不開産業政策的精準賦能:“對於新材料産業而言,研發週期長、資金投入大是行業共性,這方面的政策助力很實在,今年以來集團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就超過1億元,這也讓我們能夠安心把真金白銀持續投入到核心技術攻關中。”
新興産業規模能級持續躍升
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本市高技術産業、裝備製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0%和9.6%,其中,電腦通信設備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太等運輸設備製造業、儀器儀錶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同比分別增長29.3%、12.7%、6.2%和5.6%。特別是伴隨著我國加快實施“人工智慧+”行動,前三季度,本市積體電路製造、機器人製造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8.4%、4.0%,新興産業持續發展壯大。
在積體電路這一核心前沿領域,浦東新區的産業集聚效應與創新活力尤為突出,目前已集聚積體電路企業超800家、産業人才近20萬。
産業集群的強大勢能,孕育出一批産業鏈關鍵企業。上海新微半導體有限公司正是其中的典型,其專注于先進化合物半導體晶圓代工,産品廣泛應用於通信、新能源、消費電子、汽車、工業和醫療等終端應用領域。
“得益於下游高需求與産能爬坡,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銷售收入約1.2億元,同比增長116%。” 新微半導體副總裁邢曉淩表示,借力産業培育與政策支援,公司核心業務加速拓展。加之稅務部門精準輔導,企業順利享受積體電路行業政策支援,穩定了現金流儲備,得以更專注技術研發與産能提升。
數字經濟革新賦能態勢向好
新興産業的集群突破與穩健增長,搭建起産業升級的核心框架,而數字經濟的強勢崛起,又為這一框架填充了新動能。
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本市數字經濟核心産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9.6%,其中數字産品製造業、數字技術應用業同比分別增長24.3% 和15.2%,反映數字産業化快速發展。與此同時,企業採購數字技術金額同比增長12.8%,反映産業數字化提檔升級。
立足數字技術應用前沿的上海腦虎科技有限公司,以數字經濟為核心驅動力,研發設計了一款無線全植入式柔性腦機介面系統。這款設備宛如大腦的“智慧轉机站”,可精準捕捉大腦信號並轉化為外部設備能識別的指令,輔助患者恢復運動、説話能力。隨著與人工智慧技術深度融合,它還將解鎖更多應用場景。
腦虎科技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陶虎介紹,眾多突破性進展受益於上海的創新生態和政府的多元投入與支援。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企業科研領域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75%。
專精特新集群韌性顯著增強
在龍頭企業領跑創新賽道、激活産業全局的同時,“專精特新”企業的群體力量同樣不容忽視。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本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9.5%,增速較2024年加快12.6個百分點,其中的高技術製造業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4.8%。
前不久順利通過2025年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復核的上海禾賽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專用晶片研發並歷經多年技術攻堅,成功實現晶片及鐳射雷達全系列規模化量産,今年推出的系列重磅新品助力其車載主鐳射雷達裝機量穩居行業第一,以領先産品競爭力搶佔市場高地。
針對企業研發投入大、國際化程度高的特點,當地稅務部門建立個性化服務台賬,通過線上實時答疑、線下到府走訪、跨部門協同聯動等多元方式,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
政策賦能下,禾賽科技發展勢頭強勁,年度交付量連續4年保持翻倍增長,2025年前三季度累計斬獲24家主機廠超120個車型的量産訂單,已成為全球首個年産量突破百萬台的鐳射雷達企業。
上海市稅務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稅務部門將緊扣上海科創中心建設與新質生産力發展核心目標,深化稅收徵管數字化轉型,持續推進稅收服務精準高效、政策滴灌靶向發力,為上海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引領新質生産力發展提供堅實支撐,在服務國家高品質發展大局中展現更大作為。



搜索
搜索
導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