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幾個重大關係》。
文章強調,隨著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的深入推進,我們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不斷深化。總結新時代10年的實踐經驗,分析當前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正確處理幾個重大關係。
文章指出,一是正確處理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保護的關係。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保護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高水準保護是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支撐,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品質發展只有依靠高水準保護才能實現。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過程中,我們都要把握好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保護的辯證統一關係。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把資源環境承載力作為前提和基礎,自覺把經濟活動、人的行為限制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通過高水準保護,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著力構建綠色低碳迴圈經濟體系,有效降低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持續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後勁。
文章指出,二是正確處理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係。生態環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統籌考慮環境要素的複雜性、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單元的連續性、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要堅持系統觀念,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對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採取有力措施,同時強化目標協同、多污染物控制協同、部門協同、區域協同、政策協同,不斷增強各項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當前,必須保持戰略定力,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文章指出,三是正確處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係。首先要充分尊重和順應自然,給大自然休養生息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依靠自然的力量恢復生態系統平衡。同時,自然恢復的局限和極限,對人工修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留下了積極作為的廣闊天地。要把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有機統一起來,因地因時制宜、分區分類施策,努力找到生態保護修復的最佳解決方案。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綜合運用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兩種手段,持之以恒推進生態建設。
文章指出,四是正確處理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係。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只有人人動手、人人盡責,激發起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才能讓中華大地藍天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必須始終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保持常態化外部壓力。
文章指出,五是正確處理“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係。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我們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也是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形成綠色低碳産業競爭優勢,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我們承諾的“雙碳”目標是確定不移的,但達到這一目標的路徑和方式、節奏和力度則應該而且必須由我們自己作主,決不受他人左右。要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確保能源安全。優化調整産業結構,使發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資源、嚴格保護生態環境、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基礎上。對於傳統行業,要推動工藝、技術、裝備升級,實現綠色低碳轉型。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形成更加主動有利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