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稅務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持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稅務總局和市委、市政府年度重點工作部署,在迎難而上中彰顯責任擔當,在強基固本中提升治理效能,為服務區域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譜寫中國式現代化上海新篇章作出積極貢獻。
一、扛牢主責主業,有力促進經濟發展
1.依法依規組織收入
面對複雜嚴峻的組織收入形勢,本市稅務部門全年組織稅收收入15216.1億元,其中,地方級完成7011.5億元,圓滿完成組織收入目標任務;全年徵收社保費收入6203.4億元、非稅收入3716.5億元,為高品質發展和民生保障奠定堅實財力基礎。
上海市2024年度稅收收入情況具體如下表所示。
2024年上海市稅收收入情況表
單位:億元
項 目 |
收 入 |
比上年增加 |
增長(%) |
稅收總收入 |
18547.8 |
-729.5 |
-3.8 |
海關代徵進口稅收 |
3331.7 |
-151.3 |
-4.3 |
稅務部門徵收的稅收收入 |
15216.1 |
-578.2 |
-3.7 |
2.高效落實稅費政策
著力促進各類經營主體高品質發展,現行支援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的主要政策全年減稅降費及退稅1830.6億元,同時,研提3項稅費政策納入本市減輕企業負擔支援中小企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有力支援穩預期穩增長;積極參與制定新“滬七條”“滬九條”房地産市場調控政策,有效助力本市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
二、發揮稅務職能,積極服務重大戰略
1.積極服務區域發展
圍繞助力“五個中心”功能融合升級,深度參與航運貿易數字化建設,會同市商務委推廣應用“海外倉綜合服務平臺”,進一步提升出口退稅辦理質效;加快離境退稅商店擴圍和“即買即退”集中退付模式推廣,新增退稅商店和集中退付點120個,同比增長26.3%,業務辦理量始終居全國首位,持續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在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先行先試離岸貿易印花稅優惠政策,累計減免印花稅9607.7萬元,促進新型貿易更快發展。會同三省一市稅務部門推出支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10條措施,以更高標準推進長三角區域協同共治。
2. 穩步推進涉稅改革
圍繞三中全會確定的涉稅改革部署,在配合稅務總局做好增值稅立法調研、稅收徵管法修訂等工作的基礎上,圍繞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等改革事項開展調研、建言獻策。會同市財政、水務等部門順利實施水資源稅改革試點,積極促進全面綠色轉型。
三、提升服務水準,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1.接續推出首創舉措
率先在省級稅務機關層面發佈稅收事先裁定工作管理辦法,向社會主動公開稅收事先裁定首批案例3個,為企業提供稅收政策適用確定性;推動設立全國首家稅務審判庭,實現區域內涉稅司法案件“一部門審理、一把尺衡量、一盤棋統籌”;制發全國稅務系統首個行政復議簡易程式辦法,探索稅務行政復議線上辦理,努力打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稅收營商環境。
2.持續優化辦稅體驗
大力推動辦稅服務廳轉型,積極深化“辦問協同”,推進稅費事項跨區域辦理,跨省通辦業務量居全國前列;深化不動産登記辦稅便利化改革,實現登記、交易、稅務全流程數字化,本市首例個人存量住房轉移登記“全程網辦”在浦東新區試點成功;優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政務服務“好評率”超99.99%,其中“‘納稅繳費一件事’實現智慧預填”案例獲評2024年全市政務服務“好差評”以評促優十佳案例。積極打響“一路滬航”“12366稅路北斗”等“稅路通”跨境服務子品牌,創新推出多語種多渠道稅費諮詢服務體系。
四、夯實徵管基礎,持續推進系統施治
1.以數治稅不斷深入
有序推進稅收徵管改革,上線並全面擴圍全國統一規範電子稅務局,累計辦理業務4278.5萬筆,涉及涉稅事項127個,為納稅人繳費人更加便捷高效辦理稅費業務提供有力支撐。持續加強數電發票推廣應用,全市開票試點納稅人207.2萬戶,覆蓋率達99.3%,“樂企”直連戶數居全國第一。積極推進數據共用共治,全國率先實現全域推廣社保繳費、醫保繳費以及不動産登記三大辦稅場景區塊鏈應用,區塊鏈應用場景總數量達到5個,居全國首位;積極對接“一網通辦”平臺,累計上線稅務事項345項,全年辦件量超過2500萬件,法人辦件量、事項網辦率和全程網辦率位居全市前三。
2.監管質效不斷提升
持續提高依法治稅水準,積極推動出臺《上海市稅費徵收服務和保障辦法》,為全市稅務領域精誠共治提供堅實制度保障;在稅務總局駐上海特派辦的組織協調下,上海等華東區域十省市稅務部門制定《華東區域稅務處罰裁量基準》,進一步提升區域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統一性、規範性。聚焦重點領域風險強化精準監管,常態化打擊虛開騙稅,依託本市“8+1”打擊涉稅違法犯罪聯絡機制,在高風險領域多波次開展“疾風”“迅雷”打擊行動,搗毀犯罪團夥43個,抓獲嫌疑人319人,曝光網路主播偷稅等典型案例4起,對涉稅違法犯罪形成強力震懾,進一步規範稅收秩序、凈化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