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熱詞:
上海城市精神: 海納百川 追求卓越 開明睿智 大氣謙和

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

發佈時間:2025-03-27 13:54
字號:[ ] [ ] [ ]
列印本頁
【顯示更多屬性】
索引號:SY00242785X0202501024
主題分類:

名稱: 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

  2024年,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圍繞稅務總局和市委、市政府關於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部署,堅持黨對法治工作的統一領導,紮實推進全面依法治稅,著力提升稅務執法品質,高標準打造效能稅務,為高品質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上海稅務實踐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始終把學深悟透習近平法治思想擺在重要位置,通過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黨委會議“第一議題”等多種形式組織專題學習,邀請上海市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實踐宣講團成員做法治專題講座,樹牢法治信仰,增強法治思維。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主題徵文和成果徵集工作,擇優向市委依法治市辦選送38篇主題徵文,6篇研究闡釋成果。將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列入本市稅務系統領導幹部培訓、“學習興稅”平臺等必修課程,引導稅務幹部深刻領悟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切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深化稅收法治建設的具體舉措,推動各項稅收工作不斷提質增效。

  二、健全政府機構職能體系,依法全面履行稅收工作職能

  (一)依法履行組織收入職責。堅持依法依規組織稅費收入,守牢不收“過頭稅費”的底線,努力築牢財力基礎。2024年,組織稅收收入完成15216.1億元,同比減收578.2億元;徵收非稅收入3716.5億元,同比減收264.4億元;徵收社保費收入6203.4億元,同比減收70.1億元。

  (二)服務保障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全力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圍繞落實新一輪積體電路等三大産業“上海方案”,推動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費優惠政策“乘數”效應不斷擴大。會同三省一市稅務部門研究出臺稅收支援和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10條措施,以更高標準推進制度改革創新和區域協同共治。紮實推進浦東引領區建設,在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先行先試離岸貿易印花稅優惠政策。

  (三)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立足上海作為代表中國參與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成熟度評估的唯一專家調查樣本城市,發揮先行先試優勢,在省級稅務機關中率先主動公開發佈《上海市稅務局稅收事先裁定工作管理辦法(試行)》,向社會主動公開稅收事先裁定首批案例3個,提升納稅人稅法適用的確定性,降低企業經營決策涉稅風險。發佈《2023上海稅收營商環境白皮書》,公開滿意度調查結果、稅務幹部和納稅人性別數據,進一步推進透明度建設。

  三、健全依法行政制度體系,不斷提高稅收制度建設品質

  (一)強化稅費政策有效供給。圍繞更大力度支援科創中心建設研提稅收政策建議,助力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針對經營主體痛點難點,研提3項稅費政策納入本市減輕企業負擔支援中小企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支援穩預期穩增長。參與制訂新“滬九條”等房地産市場調控政策,助力本市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健全政策落實閉環管理機制,通過“周調度、月清單”形成常態化落實合力,確保稅費優惠政策精準落實。

  (二)提高稅費制度建設品質。協調推動《上海市稅費徵收服務和保障辦法》升級為政府規章,並於2024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為本市稅費徵收提供堅實制度保障。根據《稅務規範性文件制定管理辦法》規定,組織開展全市稅務規範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制發《關於公佈稅務規範性文件清理結果的公告》,其中全文有效的稅務規範性文件共96件,全文廢止或失效的稅務規範性文件共24件,部分條款廢止或失效的稅務規範性文件共43件,把牢執法源頭關口。

  四、健全行政決策制度體系,持續推進依法科學民主決策

  (一)健全民主決策機制。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研究“三重一大”議題,傳達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重要決定、重要會議精神,不折不扣落實稅務總局和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部署和有關稅收工作的決策部署,研究部署本市稅務工作中的重大、重要事項。

  (二)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制度。遵循“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原則,推動稅務機關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在上海稅務網站“重大行政決策專欄”集中公開2024年重大行政決策目錄、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等內容,《關於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試點離岸貿易印花稅優惠政策有關事項的公告》《關於發佈<華東區域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的公告》納入2024年重大行政決策目錄,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機制,不斷提升決策公開的透明度。主動向社會公開年度法治建設情況報告。

  五、健全行政執法工作體系,堅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

  (一)推動深化稅收徵管改革。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深化稅收徵管改革的意見》,健全改革任務滾動升級機制,應于年內完成任務均按期推進完成。在2024年度全國階段性評估工作中,上海稅務改革成效在全國稅務系統綜合排名前列。進一步加快數電發票推廣,覆蓋全市99.3%的增值稅用票企業,數電發票“樂企”直連擴圍穩步推進,“樂企”直連戶數居全國之首。積極推動新電子稅局與“一網通辦”平臺業務貫通,為納稅人繳費人辦理稅費業務提供有力支撐。

  (二)深入推進稅務精確執法。貫徹落實《提升行政執法品質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制發本市稅務系統實施方案,對標對表推動各項任務舉措有序落實。圍繞依法科學設定稅務罰款、嚴格規範罰款實施、強化罰款監督等方面任務,提升稅務行政處罰效能,狠抓稅務執法專項整治成效。持續落實落細“首違不罰”清單制度,抓好輕微稅收違法行為不予處罰的探索實踐,堅持包容審慎執法方式。在稅務總局駐上海特派辦的&&下,會同華東區域九省市稅務局制定《華東區域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進一步提升區域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的統一性、規範性。

  (三)持續提升稅費服務水準。深化徵納互動,為納稅人繳費人提供“辦問協同”高效服務,開展跨區域通辦,跨省通辦業務量居全國前列。加強稅企交流,聯合多部門開展稅費輔導,依託傳統媒體、網上直播、線上訪談等形式,提升稅費政策宣傳影響力。優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發揮“好差評”以評促改作用。推進不動産登記辦稅便利化改革,實現登記、交易、稅務全流程數字化,試點成功個人存量住房轉移登記“全程網辦”和企業間産權轉移登記“全程網辦”。

  (四)嚴厲打擊涉稅違法犯罪。依託本市“8+1”打擊涉稅違法犯罪聯絡機制,聯合開展涉稅違法新趨勢新手法研判,在高風險領域多波次開展“疾風”“迅雷”等打擊行動,彰顯多部門聯合執法、聯合打擊的威力,以公正監管促公平競爭。按照“信用+風險”監管理念,統籌全年稅務稽查任務,制定2024年“雙隨機、一公開”工作計劃,有序組織開展隨機抽查工作。

  (五)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堅持稅務執法與稅收普法工作有機融合,圍繞“稅助發展 向新而進”主題,開展第33個全國稅收宣傳月上海主題活動,舉行“科創稅立方”宣傳服務品牌發佈。積極參與“大市場 稅活力”“稅護河山青綠”“便民辦稅體驗行”等跨省聯動稅宣項目。與市委網信辦共同主辦“萬千氣象看上海 尋找中國經濟新動能”主題網宣活動。立足上海實際開展“稅路通”“開業稅務第一課”“稅法六進送政策”“媒體記者請進來”“江河湖海話稅收”等特色項目,持續推動稅費政策應知盡知、應享盡享。

  六、健全突發事件應對體系,依法預防處置重大突發事件

  落實常態化保密學習、培訓要求,抓牢保密宣傳教育,狠抓內外網電腦保密管理,嚴抓稅收網路和數據安全,嚴格涉密文件、光碟等涉密載體管理。落實機關安全工作責任制,深入開展辦公、辦稅場所等基礎設施隱患排查整治。嚴格執行領導帶班、重大事項報告等制度,針對重大活動和重要時點、節點,及時下發值班工作提示,有力有效強化統籌部署。積極開展應急預案演練和相關培訓教育,做好各類突發事件應急準備,確保遇有突發事件迅速響應、高效有序處置。

  七、健全社會矛盾糾紛行政預防調處化解體系,完善權利救濟和糾紛化解機制

  (一)落實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貫徹落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積極做好復議範圍、前置範圍擴大等應對準備,抓好全面貫徹實施工作,規範行政復議文書模板。全市稅務系統全年共收到行政復議申請311件,比2023年增加140件,增幅為81.8%,切實發揮行政復議解決行政爭議的主渠道作用。

  (二)深化良性互動提升應訴質效。為完善稅務行政爭議解決機制,推動設立全國首個專門的稅務審判庭。積極打造良性府院聯動機制,開展與兩級稅務審判庭常態化會商聯絡,組織行政訴訟出庭、旁聽、講評“三合一”活動。加強稅務案件集中管轄後行政應訴工作,發佈常用行政訴訟文書樣式,提升應訴工作規範性和協同性。全市稅務系統應對行政訴訟一審案件91件,二審案件30件,分別較2023年增長78.4%和20.0%。

  (三)推動復議應訴辦案成果轉化。開展常態化復議應訴典型案例編撰和發佈工作,定期發佈典型復議應訴案例,積極發揮規範執法的指引作用。加強對執法風險點的梳理和研判,通過復議應訴情況通報等,及時提示辦案中發現的執法薄弱環節。開展行政復議應訴視角下稅務執法風險應對與防範相關工作課題研究,獲評上海市依法治市課題成果優秀獎。

  八、健全行政權利制約和監督體系,全面推進政務公開

  (一)著力強化權力監督制約。深化督審監督,運用資訊化手段,通過指標掃描、疑點篩選、推送核查等方式,強化內部風險防控,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聚焦“兩權”運作,統籌開展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加強對“關鍵少數”的監督。建立“上對下”系統性、常態化層級督審,聚焦“絕大多數”,促進各級稅務機關規範執法、強化管理。

  (二)全面主動落實政務公開。嚴格落實主動公開制度,依法依規辦理政府資訊公開申請,著力提高政務公開能力和水準。持續開展稅費優惠政策精準推送,通過“一網通辦”平臺推送新能源車購稅、離岸貿易印花稅、3歲以下嬰幼兒個稅專項扣除等優惠政策共76萬戶次。加強政務公開與政務服務的聯動,針對66個“一網通辦”平臺稅務高頻事項,梳理相關政策文件,完成高頻事項的閱辦聯動,實現“看了就能用、閱完即可辦”。積極開展政府開放月活動,組織線上線下活動共40場3000余人參與,“科創稅立方”系列開放活動被評為2024年上海市優秀政府開放活動。

  (三)不斷提升政策解讀品質。圍繞稅費優惠政策落實、營商環境優化、新電子稅局上線、所得稅匯算清繳等工作,聚焦納稅人繳費人關心關注的稅法知識和高頻問題,創新製作電子書、講解視頻、操作指南等,多形式為納稅人繳費人提供業務操作輔導。其中,上海稅務局報送的《禾禾兌兌探稅記》,獲評第五屆全國“稅官講稅法”青少年普法視頻徵集展播活動一等獎;《離岸貿易印花稅優惠政策多元化解讀》被上海市政府辦公廳評為上海市政策解讀優秀案例。

  九、健全法治政府建設科技保障體系,推進智慧稅務創新落實

  (一)推進完善稅收大數據體系。完善對外提供稅費數據工作流程,進一步規範、高效供數,拓展數據獲取渠道;建立數據資産定期更新機制,加強數據管控。

  (二)加快推動智慧稅務建設。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域推廣社保繳費、醫保繳費及不動産登記三大辦稅場景區塊鏈應用。在全國率先推行納稅繳費服務熱線全線前置智慧語音,實現跨境稅費諮詢“全語種全時段”服務。創新跨區遷移場景化辦理方式,率先試點推行跨區遷移事前提示提醒、事中分類快辦、事後跟進服務。

  十、加強黨的領導,健全依法行政領導體制機制

  (一)加強黨對法治建設的領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部署,堅持黨對依法治稅的領導。依託黨委領導下的全面依法行政領導小組工作機制,強化對重大法治建設任務的統籌部署、協調推進,召開全面依法行政領導小組會議,聽取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審議行政復議簡易程式辦理規定等。落實履行推動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要求,開展市、區兩級稅務機關主要負責人專題述法,實現現場述法全覆蓋。

  (二)加強依法行政體制機制建設。著力發揮全面依法行政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能,協調落實稅務總局和市委依法治市委員會年度重點法治工作任務,築牢法治基礎性工作。堅持抓住“關鍵少數”,加強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法規的學習,開展領導幹部“會前學法”,學習兩高涉稅司法解釋、新公司法、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等,營造尊法守法、學法用法濃厚氛圍,提升各級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稅收工作的本領。

  (三)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修訂本市稅務系統公職律師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公職律師進出機制、任職條件、日常管理等。開展第四批次稅務公職律師選拔工作,充實稅收法治工作隊伍。擦亮公職律師“你呼我應”品牌建設,開展長三角一體化公職律師交流研討,推動區域執法協同和資源共用。舉辦領導幹部法治專題培訓班、行政執法人員能力提升班,不斷提升幹部隊伍依法履職能力。

  上海市稅務局的法治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法治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但與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稅務實踐的目標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一是針對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稅收政策研究還有待進一步加強;二是稅費徵管還存在薄弱環節,基礎工作不夠紮實,執法方式還有待進一步優化;三是稅務執法隊伍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加強。下一步,上海市稅務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及十二屆市委五次、六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條件下的稅費徵管“強基工程”,進一步強化政治引領,扛牢主責主業,在推進依法行政、規範稅務執法、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提質增效,為高品質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稅務實踐貢獻法治力量。

【返回頂部】【列印本頁】【關閉本頁】

主辦單位: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

地址:上海市肇嘉浜路800號 電話:021-12366

網站標識碼:bm29090019 滬ICP備19025643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558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