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熱詞:
上海城市精神: 海納百川 追求卓越 開明睿智 大氣謙和

市政府新聞發佈會問答實錄(2021年7月27日)

發佈時間:2021-07-28 16:15
字號: [ ] [ ] [ ]
列印本頁

  上海電視臺:今年7月1日施行的《關於進一步促進和保障“一網通辦”改革的決定》立法出發點是什麼?有哪些亮點?相對哪些重要改革舉措起到保障作用?

  馬春雷:“一網通辦”改革已經實施3年了,這個過程中確實有一些成功經驗需要總結,同時也有一些制度性障礙需要破除。這就是現在立法非常重要的出發點,我們要通過立法把“一網通辦”改革經驗和發展思路固化下來,從而在更高起點上推動“一網通辦”改革向縱深發展。

  《決定》大概有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明確了“一網通辦”由政府主導變為全社會的共同參與。這是《決定》的一大亮點。以往,我們圍繞推進“一網通辦”改革,從政府層面出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但這些制度規定,更多的是對各級政府開展“一網通辦”提出了具體要求,對政府以外的其他部門沒有更多的約束,這次《決定》的出臺,從地方性法規層面,明確了“一網通辦”除政府主導外,希望整合調動全社會共同參與。

  二是《決定》固化了“一網通辦”改革的成功經驗。《決定》不長,一共只有16條,2000多字,但它立足解決“一網通辦”改革實際問題,既明確改革的主要目標和工作機制,也對重要任務、創新工作和保障機制等作了具體規定。特別是把我們的改革亮點作為制度性安排,通過法律法規形式加以固化。比如“一網通辦”“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要求:線上上,推行“全程網辦”“不見面辦理”;線上下,各級政務服務中心推行綜合窗口服務,從“進一門”到“進一窗”。

  還有,我們立足服務模式和服務方式重塑,推行“高效辦成一件事”,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和老百姓非常有獲得感的就是“兩個免於提交”(凡是本市政府部門核發的材料,原則上一律免於提交;凡是能夠提供電子證照的,原則上一律免於提交實體證照),每個人在辦事過程中都會有很好的體驗。

  三是拓展“一網通辦”改革領域。推進“一網通辦”服務過程中,圍繞個人事項和企業經營全週期的服務,提出了18大領域、97個應用場景,構建起了“一網通辦”全方位服務體系。明確“隨申碼”作為本市個人以及企業等市場主體的數字身份識別碼,推廣“隨申碼”的社會化應用,實現一碼通辦、一碼通行。依託市民主頁和企業專屬網頁,提供個性、精準、主動、智慧服務。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進《決定》中“一網通辦”改革各項工作落實。

 

  解放日報:現在大家越來越多在手機上使用應用,請問“一網通辦”在移動端應用的情況怎麼樣?“隨申碼”是大家出入很多場合都會用得到的場景,“隨申碼”目前應用場景有哪些?之後會不會有進一步的拓展?

  朱宗堯:“隨申辦”是上海“一網通辦”移動端的平臺,現在“隨申辦”有APP、微信小程式、支付寶小程式。目前“隨申辦”上能辦的事項每週都在變化,都在增加。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企業和市民到政府辦事,移動端應該是一個很重要的渠道。

  關於“隨申碼”,這次《市人大常委會關於進一步促進和保障“一網通辦”改革的決定》當中明確要求,本市推廣“隨申碼”社會化應用。“隨申碼”作為個人和企業等市場主體的數字身份識別碼,我的理解就是“數字名片”。“隨申碼”雖然産生於疫情防控的需要,但是在支撐疫情有效防控的同時,應用領域也不斷在拓展。“隨申碼”具有“線上、實時”等特點,可以隨時、隨地展碼應用。“隨申碼”作為本市個人和企業可信身份憑證及數字名片已經成為助力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工具。

  “隨申碼”累計使用超過37億次,用碼人數超過5400萬人。從“隨申碼”名稱看出來,我們最早沒有叫健康碼,我們認為健康碼只是它的功能之一,還有很多方面的功能。“隨申碼”在疫情防控需要“通行”功能以外,已經應用到了以下場景:

  在健康醫療領域可以替代社保卡。在市衛健委、市醫保局大力推進下,掃“隨申碼”即可看病就醫,全市400多家公立醫院上線應用,累計服務超過1800萬人次。今年上線了掃“隨申碼”可以在藥店醫保購藥結算,已覆蓋全市1442家醫保藥店。在藥店購買“退燒止咳藥”和特殊管理藥品時,可使用“隨申碼”掃碼進行實名登記。

  在交通出行領域,可以替代交通卡。在市交通委推動下,“隨申碼”已整合公交、地鐵展碼功能,“隨申辦”APP成為唯一一個整合公交、地鐵出行碼的移動應用,公交場景累計使用463萬次,地鐵場景累計使用633萬次。

  在文化旅遊領域,可以替代讀者證、身份證等。上海圖書館實現了進口閘機直接掃“隨申碼”入館,信用免押金辦理讀者證等。本市五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已實現 “隨申碼”預約入館。花博會期間,實現“花博會”掃“隨申碼”入園。

  下一步,我們將發揮“隨申碼”在身份認證、資格核驗方面功能和便捷使用的優勢。一是推進“隨申碼”與多卡、多證的融合應用,在更多的領域,推進“隨申碼”可替代實體卡、實體證的應用。二是持續拓展和深化各類“隨申碼”場景應用。推廣“隨申碼”在醫院內全場景、全渠道的應用,實現預約、掛號、付費全流程數字化,助力市民便捷就醫。推進“隨申碼”和公交、地鐵碼“三碼融合”,加快實現“隨申碼”在地鐵、公交、輪渡、市域鐵路等“一碼通行”。拓展本市酒店“掃碼”快捷入住應用場景。打造學生校園生活的“一碼服務”場景等。

 

  新民晚報:市民在辦理一些政務服務特別是證件業務時,經常要用到個人的頭像照片。市公安局正在推進證件照片“一次採集、多次復用”的實事項目,能否介紹一下項目進展情況,為市民群眾帶來哪些便利?

  范宏飛:證件照片“一次採集、多次復用”(也就是“統一照片庫”),是今年市政府的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市公安局高度重視,強力推進,目前已初見成效。之所以要建設這個項目,主要是為了解決市民群眾在辦理不同證件業務時,需要重復拍照這樣一個堵點問題。大家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碰到過,我們在辦理證件業務時,往往需要專門到現場拍攝頭像照片。以前,由於各類證件照的尺寸規格、拍攝標準、採集方式存在差異,導致市民每辦一次證件就要重復拍照一次,照片無法進行復用。

  現在,我們通過搭建統一照片庫,可以自動歸集市民在辦理身份證、駕駛證、護照等證件業務時拍攝的頭像照片,而且自動裁剪生成不同規格證件照片予以保存,方便市民後續在辦理其他證件業務時可以隨時調用,或者自行下載使用,實現“一次採集,多次復用”。

  在具體應用場景上:一是線上下應用方面,市民到公安窗口辦理身份證、駕駛證、護照等證件業務時,可以通過“隨申辦”移動端掃描窗口張貼的統一照片庫的二維碼查看照片,如果有照片你自己也感覺滿意的,選擇調用並且通過審核,就不需要再重復拍照了,可以直接到窗口辦理證件業務;

  二是線上上應用方面,市民在“一網通辦”PC端、“隨申辦”移動端上辦理出入境證件時,可以直接選擇調用照片,不需要再到窗口重復拍照。另外,市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用到照片時,也可以打開“隨申辦”在“我的照片”專欄中查看、下載、列印本人的照片,非常方便。

  今年1月開始試點以來,統一照片庫已經累計歸集照片8000多萬張,調用28萬餘次,應該説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下一步,我們還將不斷優化、拓展和完善統一照片庫,在應用場景上,我們選取了部分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和區行政服務中心,來試點其他政府部門調用統一照片庫的業務場景(如“醫師證”“護士證”“就業失業登記證”等)。在應用渠道上,我們在派出所的綜合自助機上開發統一照片庫的調用功能,方便老年人等不習慣操作智慧手機的群體使用。在應用範圍上,我們正在推動長三角區域公安統一照片庫的建設和一體化應用,讓長三角地區的居民在辦理證件業務時,都可以享受到“一次拍照、多次復用”。

  總之,統一照片庫這個項目能給市民群眾辦事帶來很多便利,我們也會持續把這個實事項目做實、做優、做細。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交通行業從業人數比較多,流動數量比較大,市交通委在優化政務服務方面有沒有提出哪些舉措更加方便優化企業和市民服務?

  劉斌:近年來,市交通委大力推進“一網通辦”和“放管服”改革,積極推動政務服務從“能辦”向“好辦”和“快辦”轉變。一是推進全程網辦和自動辦理,提升企業群眾辦事便利度。交通行業流動性強,駕駛員們一直在路上跑運輸,為方便他們辦事,我們大力推進全程網辦。目前,全委89%的審批業務情形實現了全程網辦。今年上半年,全程網辦辦件數31.2萬件,佔總辦件數81%。

  我們還相繼推出了13個自動辦理和自動預審事項,為申請人提供“隨時隨地可辦且即刻辦成”的7×24小時全天政務服務。如危貨從業人員變更服務單位事項,申請人只要網上提交申請,系統核驗後會自動完成審批,辦理時間從原來的半天甚至一天縮短至幾分鐘。該事項自去年7月份上線以來,已辦件1.8萬餘件。

  二是精簡辦事材料,減輕企業群眾辦事負擔。根據“兩個免交”工作要求,我們按照電子證照、數據核驗等減材料方式抓緊落地。目前,市區兩級交通部門共實現2050份政府部門核發的材料免於提交。

  同時,我們還根據交通行業事項辦理特點,進一步拓展減材料的方式。如在辦理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等30余種補證業務時,為節省申請人前期到報社刊登證件遺失公告的時間和費用,我們將證件遺失聲明嵌入申請表,通過門戶網站集中發佈證件遺失公告。該措施實施以來,共發佈各類證件遺失公告6754件,累計為申請人節省登報費用84萬餘元。

  三是聚焦業務流程再造和“好辦”“快辦”服務,提升企業群眾辦事體驗度。去年,我委推出“出租汽車駕駛員一件事”,將公安部門的背景核查與我委的考試、發證等業務流程進行整體再造,實現全程網辦,零材料提交,申請人還可從全市“統一照片庫”獲取電子照片,節省了拍照費用。該“一件事”自去年10月份上線以來,已辦件3.7萬餘件。

  今年,我委會同相關部門推出“一般項目挖掘道路施工一件事”和“船舶開航一件事”,預計于9月份上線。我們還選取“道路貨物運輸(除危險貨物運輸)道路運輸證新增、變更”等9個事項、“租賃汽車車輛營運證核發”等8個事項分別作為“好辦”“快辦”事項。這17個事項年辦件量約36.6萬件,擬通過改革讓申請人少提交材料73%,少填寫申請表格字段74%,進一步提高申請人網上申報的一次成功率。相關改革舉措預計于10月份上線。

 

  新華社:前不久中央專門提到“一業一證”,請介紹一下“一業一證”帶動政府內部流程審批改革的情況?

  馬春雷:“一業一證”改革的核心是把企業準營所需要辦理的多張許可證整合成一張行業綜合許可證。這個過程意味著,政府管理要從原來的政府部門供給為中心,向市場主體需求為中心進行轉變。這種轉變對於政府部門職能整合將是革命性的變化。

  這種轉變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推動部門職能整合。圍繞國務院批復的首批31個改革試點行業,積極爭取國務院有關部門將25項國家級事權委託給浦東新區進行辦理。同時,推動市相關部門29項市級事權下放到浦東新區。事權管理的審批是分層級的,有的在區裏批,有的在市裏批,也有國家層面上的。可以實現國家、市、區三級事權整合在一個區域中,在浦東新區實現跨層級整合,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

  第二,推動業務流程重塑。“一網通辦”總門戶上已經開通了“一業一證”服務專欄,各個區行政服務中心也開設了“一業一證”專窗,實現“一口受理”行業綜合許可證的申請。內部通過數據整合共用、業務協同辦理等優化審批流程,從而實現企業經營手續辦理過程中,基本實現“只跑一次,一次辦成”。

  第三,推動機制體制的優化改革。我們建立了由一個部門&&、多個部門協同配合的審批管理服務機制。主要是為了破解部門職能交叉、資訊不通、協作不暢等以往的“老大難”問題。每個行業&&部門都制定“一業一證”改革細則,統籌推進行業綜合監管執法和監管場景建設,從而真正實現“一件事”所有解決。

  

  澎湃新聞:最近幾年,稅務部門在大力推進網上辦稅為企業帶來很大便利,請問目前這些改革具體成效如何,改革重點在哪?

  李俊珅:自2018年本市部署推動“一網通辦”以來,市稅務局始終緊扣“一網通辦”工作要點和重點,聚焦市委、市政府“不見面辦理”和國家稅務總局“‘非接觸式’辦稅要添力”的工作要求,堅持以服務納稅人繳費人為中心,大力推進辦稅便利化改革,更加突出運用科技和數據賦能,取得一定成效。

  截至目前,本市共上線“一網通辦”稅務事項309項(含子項),其中“不見面辦理”289項,佔比93.5%;“零材料提交”202項,“無人工干預”178項。今年上半年,“一網通辦”稅務事項共辦理701萬筆,同比增加71%;稅務事項全程網辦率為97.8%,納稅申報網辦率超過99%,全市超過85%的發票通過專業配送免費直達企業,可以説,“非接觸式”辦稅、“不見面辦理”在上海已經成為常態。

  市稅務局推進辦稅繳費便利度改革,重點做好了以下三方面:一是推進業務流程革命性再造。稅務部門市級許可事項,辦理時限較原承諾時限減少63%、區級事項減少73%。推行涵蓋11個稅種的綜合申報,實現“一張報表、一次申報、一次繳款、一張憑證”。從今年8月1日起,我們將推出增值稅、消費稅分別與附加稅費申報表整合,進一步減輕納稅人填表負擔。

  二是提升辦稅繳費智慧化水準。建立動態信用評價和動態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對納稅人繳費人實施分類服務和差異化管理。積極探索“AI+一網通辦”項目,推行“好辦”“快辦”服務。運用電子證照庫,將59個事項、106份資料納入“兩個免於提交”,納稅人出示電子證照後即可辦稅。

  三是加強數據整合共用。全面接入市政府“好差評”,實現政務服務事項、評價對象、服務渠道三個全覆蓋、全流程閉環管理。通過數據共用,支援“普惠金融”等重點項目,為本市公共服務數據共用提供了稅務支援。

  中辦、國辦今年3月24號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深化稅收徵管改革的意見》,為現代化稅務建設提供了實踐指導。市稅務局將以“建設具有高整合功能、高安全性能、高應用效能的智慧稅務”為總體目標,深入推進精確執法、精細服務、精準監管、精誠共治,加快推進稅收現代化建設,切實提升辦稅繳費體驗度和滿意度。

 

  文匯報:各個區都在推進“一業一證”改革,長寧區有哪些特色做法和亮點?

  楊元飛: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長寧區在市政府辦公廳指導和關心下,也在全力推進“一業一證”改革。截至7月20日,已頒出行業綜合許可證109張,範圍涵蓋餐飲、藥店等11個行業,數量在全區中屬於前列,我們工作中不僅追求“量”的增長,還要追求“質”的提升。

  一是強化改革試點制度保障。在全市率先出臺區級《深化“一業一證”改革試點的實施辦法》(明確“七個一”改革任務,即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口受理、一同核查、一網辦理、一證準營、一體管理)。同步推行“一業一證”改革行業清單管理制度,動態調整相關行業清單。目前第一階段11個行業、46項事項,逐行業制定《綜合許可要素流程指引》以及《辦事指南》。創新推出“送證到府+整合式開業服務指導”的頒證模式。

  二是推進審批流程優化再造。率先探索審批監管制度標準。一方面依託“一網通辦”平臺實現智慧填表,另一方面涉及行業綜合許可相關部門要開展並聯審批。主要目的是降低相關辦理時間。通過改革試點,藥店、飯店、便利店等行業較改革前辦理時限壓縮81%、62%、58%。申請材料精簡76%、27%、43%。

  三是加強服務監管系統整合。我們既向前端拓展,實現“一同核查”到府服務;也向後端延伸,將日常監管納入“一網統管”,發證完成即派單生成,各個街鎮在得到派單之後2個工作日就到府提供服務。聚焦隨機抽查、專項檢查和個案處理三個維度,積極探索與“一業一證”改革相匹配的事中事後監管治理,推進11個行業全量證照資訊的到期前“雙向提示”功能,既向市場主體進行提示,也向監管部門推送提示資訊,到期前進行友情提示並同步發送至街鎮,可以到府提供便利服務。深化與企業高頻證照變更聯辦項目等“一件事”無縫銜接。

  下一步,長寧區將根據市政府要求,進一步聚焦改革創新立足長寧發展定位及産業優勢,在“網際網路+生活性服務業”“時尚創意産業”等業態中進一步探索“一業一證”“25+X”的改革。我們將在推動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過程當中,進一步推動行業綜合監管跨省通辦和跨區域許可等相關便利制度的落地,進一步形成新一批長寧“一業一證”新經驗和新案例。

 

  文匯報:推進“一網通辦”改革從物理變化向化學反應的轉變,請問這是一種怎樣的變化,這種變化會帶來什麼?

  馬春雷:關於怎麼使得“一網通辦”從物理變化向化學變化的轉變,這個問題我們還在探索制度性安排和工作推進過程中。我認為應該是兩個“整”:第一個是整體政府,第二個是數據整合,這兩個方面是實現物理變化向化學變化最重要需要做的工作。

  從整體政府角度來説,政府分工很細,部門有分工、職能有差別,但是在“一件事”上,企業、老百姓只知道找政府,你要分那麼多部門、跑那麼多機構,他搞不清楚。在這方面要實現政府部門之間、不同層級部門之間可以跨層級的整合,把職能、許可權集中到一塊實現協同,從而在跨層級、跨部門的辦事過程中、審批過程中給企業老百姓更多便利。

  從數據整合角度來説,現在數據煙囪要打破,數據孤島要打通。大量數據特別是公共數據分散在很多部門當中,怎麼能夠讓數據真正整合起來、整合起來?這是“一網通辦”正在做,還有很多做得不到位,這是當前非常重要的重點工作,幾乎每個星期都在研究這個問題,採取了不少措施,但是確實還有很多難題需要突破。真正讓公共數據通過系統的整合和整合,讓辦事的公眾、讓企事業單位真正共用共用這些數據。這可能是現在實現轉化過程當中需要突破的兩項工作。

 

  人民網:去年長三角地區率先開展政務服務一體化工作,請問這項工作目前進展如何?長三角“一網通辦”提供哪些同城服務?

  朱宗堯:長三角地域相鄰、人緣相親,經濟社會交往頻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將長三角“一網通辦”作為今年16項民心工程實事加以推進。在推進機制上,國務院辦公廳連續三年發佈長三角“一網通辦”年度工作任務,三省一市組建工作專班,聯合攻關,合力推進。

  長三角高頻事項實現“一網通辦”。推進跨省線上開具證明。圍繞四地開具頻率最高的“有無(違法)犯罪記錄證明”和“戶籍事項證明”,統一證明式樣和開具流程,引入電子印章技術,方便群眾“零跑動”線上開具,無需再回戶籍地公安派出所辦理。

  自2020年10月份上線以來,已累計跨省線上辦理30余萬件,減少群眾近60萬次跑動。推行“多地聯辦”服務,避免群眾跨省市來回奔波。推出“大中專學生畢業戶口遷移”“夫妻投靠”“父母投靠子女”“引進人才申請落戶”等落戶人員跨省戶口網上遷移服務,推動戶口《準遷證》、《遷移證》等紙質材料電子化,實現相關數據材料網上流轉和互信共認,申請人只需在遷入地派出所申請辦理,無需群眾在遷入地和遷出地之間來回跑。自2020年底上線以來,已有2.2萬名群眾享受到這項改革便利。推進醫保關係轉移接續,上海市、浙江省全域、江蘇7市、安徽省本級四地實現雙向醫保關係轉移接續,平均辦結時限4.9個工作日,單筆最短辦結時間僅為3分鐘。推進長三角異地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三省一市統一公積金購房提取業務標準,實現居民異地購房公積金提取零材料、網上秒辦,自今年5月上線以來,8個試點城市辦理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人數1567人,提取金額超4000萬元。

  三省一市聯合推進長三角區域電子證照互認應用。四地政務服務APP亮證掃碼,實現電子身份證入住賓館,電子駕駛證、行駛證、交通運輸證等路面掃碼核驗。電子駕駛證、行駛證在執法管理場景實現互認應用。滬蘇浙皖公安機關簽署電子駕駛證、行駛證互認協議,四地駕駛員只要能夠通過四地政務服務APP出示本地區電子駕駛證、行駛證,免於提交實體證件,已累計亮證應用約450萬次。

  電子身份證在社會化場景實現互認應用。推進四地電子身份證在長三角區域賓旅館住宿登記場景互認應用,長三角居民只要能夠通過四地政務服務APP出示電子身份證,無需提交實體身份證,就可以在長三角區域賓旅館快捷辦理入住登記,已累計應用50余萬次。

 

  下一步,我們將推出更多高頻服務上線,讓長三角區域企業群眾享受更多“同城服務”。

【返回頂部】【列印本頁】【關閉本頁】

主辦單位: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

地址:上海市肇嘉浜路800號 電話:021-12366

網站標識碼:bm29090019 滬ICP備19025643號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558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