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熱詞:
上海城市精神: 海納百川 追求卓越 開明睿智 大氣謙和

上海虹口:“四方會診”化解稅費爭議

發佈時間:2025-10-29 13:40
字號:[ ] [ ] [ ]
列印本頁

  在國際化大都市上海,位於黃浦江畔的虹口區見證了上海近代工業與文化的發展,當地稅務部門也走出了一條有特色的高質高效解決稅費爭議之路。

  目擊:一個涉稅矛盾快速化解

  “您慢走,再有問題請隨時聯繫。”秋日,上海的空氣中已帶著些涼意,臨近下班時分,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虹口區稅務局第一稅務所所長、稅費爭議調解室負責人潘玉敏送一位納稅人走出辦稅服務廳大門時卻額頭冒汗。這一天,她已經協調解決多個爭議問題,剛想坐下來喝口水,一轉身就聽到自助辦稅區傳來夾雜著“怎麼這麼複雜”的爭執聲,連忙趕了過去。

  原來,外籍人士TAN先生名下的企業要從上海市的奉賢區遷移到虹口區,企業的工商資訊已經完成遷移,今天來稅務局辦理稅務事項跨區遷移業務。TAN先生因次日要離境,希望當日就辦結稅務遷移事項。稅務幹部立刻帶其到自助辦稅區,輔導其在電子稅務局上發起申請。但完成遷入地行政區劃、遷入地註冊地址等資訊填寫後,系統提示該企業存在未繳納稅款的問題,且金額較大。TAN先生説其對企業具體財務情況不了解,焦急起來,認為有關業務辦理應該有些靈活度。

  潘玉敏立即帶領稅費爭議調解團隊,會同相關業務科室迅速與企業財務人員聯繫,經核實確認該筆稅費為正常申報期內申報産生的應繳納但還未繳納的增值稅及附加稅費。根據規定,遷移企業必須將全部應納稅款繳納完畢方可遷移。調解團隊向TAN先生作了細緻説明,並審核確認了有關申報數據的準確性,厘清了有關稅費繳納爭議。TAN先生迅速按規定繳納了稅款。在輔導TAN先生線上提交遷移申請的同時,調解團隊與承辦該事項的稅務幹部溝通,後臺同步預審相關材料、第一時間完成受理,將常規兩個工作日的辦理流程壓縮為“即時辦”。“太出乎我意料了,你們真是急我所急,工作既高效又週到,謝謝,謝謝。”TAN先生臨別時一再道謝。

  在虹口區稅務局,發生涉稅費矛盾爭議,通常會在短時間內得到化解。

  背後:一套系統性協同機制給予支撐

  虹口區稅務局實現快速解決矛盾爭議,得益於一套系統性協同機制在背後的支撐。

  記者採訪了解到,虹口區稅務局具有優良的納稅服務傳統,所創建的“虹e所”納稅服務品牌獲得了多項榮譽。2022年,為使納稅人繳費人遇到急難愁盼問題能及時得到響應和解決,虹口區稅務局在辦稅服務廳設立了稅費爭議調解室,並建立了一套稅費爭議調解工作機制,還將稅費爭議調解功能融入“虹e所”納稅服務品牌建設中,不斷增強爭議化解的協同性。

  “我們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小事不出廳、大事不出局、稅費爭議一線解’為目標,通過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及稅費爭議調解室,建立涵蓋一所辦稅服務廳、管理所、業務科室、法律顧問或公職律師在內的‘四方會診’機制,一體化解決疑難雜症,用法治思維讓矛盾高效化解于萌芽狀態。”潘玉敏表示。

  在該機制下,來到辦稅服務廳的納稅人繳費人若有疑難問題,可以先到“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反映,若有稅費爭議則由稅費爭議調解團隊負責協調解決。

  在“四方會診”過程中,一所是“前哨站”,負責發現問題;稅源管理所作為掌握企業具體情況的部門,發揮“核查員”作用,負責快速厘清事實;業務科室是“幫辦專家”,負責政策解讀與解決方案的提出;法律顧問或公職律師則是“防火牆”,負責對程式合法性進行審查把關,切實維護納稅人繳費人的合法權益。

  “徵納互動系統上線後,我們進一步推動電話線、網線‘雙線融合’,由‘雲客服’線上協調解決稅費爭議,大大提高爭議等問題解決的及時性和效率。”潘玉敏告訴記者,前不久,虹口徵納互動平臺收到一位紀念館工作人員的詢問:由於稅收政策規定複雜,不知道如何為82歲高齡的江女士辦理個人所得稅匯算事宜。起因是江女士去年為該紀念館作了一場講座,收到紀念館支付的勞務報酬,該報酬是江女士當年唯一一筆收入。由於江女士身在外地且年齡較大,無法通過App自行辦理,紀念館工作人員在向稅務部門詢問時也未提供任何資料,徵納互動“雲客服”將辦理有關業務所需材料細緻告知紀念館,並予以申報指導。次日,紀念館根據“雲客服”指導,通過徵納互動平臺上傳了委託書、申報表等資訊,“雲客服”即時幫助江女士完成了個人所得稅匯算申報、個人銀行卡綁定及退稅流程發起業務,並告知了退稅審批時間及後續需要注意事項。最終,江女士按規定履行了納稅義務,並依法獲得一筆退稅款。事後,紀念館派員代表江女士專程到虹口區稅務局表示感謝。

  延伸:從解決一個問題到解決一類問題

  記者注意到,虹口區稅務局不僅想方設法快速解決個案問題,還注重由點到面,系統性解決類案問題,並有針對性地優化前端管理工作。

  “線上上線下‘雙線’爭議調解機制並行運轉後,我們將每次爭議調解事項都納入臺賬管理,以便於事後分析、吸收和借鑒典型案例中的經驗,完善管理和服務。”潘玉敏説,“我們在實踐中發現不少爭議集中在一些特定事項上,比如,企業公共費用支出取得的進項稅額的分攤抵扣該如何處理,企業研發費用認定的範圍是什麼,企業對有關政策的理解容易出現偏差。為此,我們總結調解經驗,梳理政策關鍵點和説理點,提前宣傳輔導,出現爭議時及時介入,一般都能在短時間內消除爭議。”

  虹口區稅務局公職律師陳瑜多次參與調解工作,其對參與調解的體會是,稅費爭議往往源於徵納雙方對事實認定、法律適用、程式運作等方面的認識差異,稅務公職律師參與其中,能夠發揮法律專業所長,精準深入地釋明法理,幫助厘清問題實質,促進爭議實質性得到解決。

  全面總結調解經驗,虹口區稅務局進一步建立了稅費訴求管理機制。“基於此,我們實現了對熱點訴求處理從‘被動響應’到‘主動提前避免問題’的轉變,從源頭上減少了爭議發生。”潘玉敏介紹,自稅費爭議調解工作機制運作以來,有關參與方已經開展“四方會診”14次,成功調解涉及社保費繳納、申報資訊更正等爭議百餘次,受到納稅人繳費人好評。2024年,虹口區稅務局第一稅務所入選國家稅務總局評選的新時代“楓橋式”稅務所建設優秀單位。

  虹口區稅務局黨委委員、總經濟師楊春華表示,隨著稅收徵管改革的深化,稅務部門的職責範圍進一步擴大,在日常徵管工作中會面臨更多更複雜的矛盾爭議。面對挑戰,虹口區稅務局在不斷從內部升級優化稅費爭議調解機制的基礎上,將稅費爭議調解融入地方綜合治理“大盤子”,推動在全市率先建立由區政府主導的社保費徵繳爭議聯合處置機制,整合內外部資源,共同打造縱合橫通、條塊聯動的爭議調解模式。“日前,我們依託該機製成功解決某運輸公司的社保費徵繳爭議,維護了企業98名職工的合法權益。”楊春華説。

  據悉,虹口區稅務局還抽調專業人員在北外灘國際法律服務港不定期開展稅法宣傳,與司法、仲裁等其他專業部門或機構共同為出海企業和引進企業提供全面的稅法諮詢服務。

  

【返回頂部】【列印本頁】【關閉本頁】

主辦單位: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

地址:上海市肇嘉浜路800號 電話:021-12366

網站標識碼:bm29090019 滬ICP備19025643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558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