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TRS_Editor><DIV class=Custom_UnionStyle>
<DIV>
<P> <SPAN> 龙年春节的脚步即将逼近,春运又已紧张的进行着,节日的快乐和回家的艰辛,对一个在外工作的人们来说,都有很深的感触,团聚难、回家更难,原因多多,一票难求。</P>
<P> 但我们必须要面对,因为:一是回家团聚。孝敬父母,关心家庭是您们的一份责任,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做起,回家让我们更加和谐和温暖。因此,作为某个单位的领导一定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要多照顾一点,让他(她)们早一点回家,早一点团聚,使他(她)们能在感动之余,更好地转化到新一年的工作上去。二是“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些远在他乡的求学者、打工者、经商者以及在“双城记”所描述的两地分居者,此时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回家。每到年终岁末,回家几乎成为春节前夕的最大主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真实体现。尽管时代在发展、在变化,回家孝道父母在今天看来依然是弥足珍贵、值得褒扬的。三是中国春节(农历十二月三十过年)时程早已确定。是两千多年前老祖宗就安排好了的一个固定日程,必须要回家过年,这个根深则视久的传统佳节可能永远不能改变。而改变的是人员流动的大大增,因而产生了中国的春运,也是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兴盛的人员流动。春节的传统毕竟是强大的、恒久的传统,而现代的社会毕竟是开放的、流动的社会——两者在今天的交集,就成了世界头号人口大国的独特人流风景。</P>
<P> 他们不管是北上还是南下,如今远赴他乡生活的人越来越多。他(她)们纷纷背井离乡,为工作、为爱情、为养家糊口、或为自由故;也有一部分有志者,他(她)们“远游”他乡,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追求梦想。这就引成了今天这样的、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人类流动。</P>
<P> 据新闻报道,1月8日启动的2012年春运,为期40天,预计客流量将达到近32亿人次之多,这是一个相当惊天的级数。发改委、铁道部都说现有运力无法支撑这么庞大的客流量,这些上级部门也算是实话实说。如此大的人次流动,确实很难确保忙而不乱,挤而不乱。</P>
<P> 当然没有加入春运洪流的人,真是安稳幸福的,也体会不到的有如此的艰辛和感受。否则,就是双重的艰难等着你去面对,先是买票难,后是坐车难,有的还遇上了讨薪难,他们没有足够的开销和回家的路费,真是回家难,难回家。不是吗,他们为了母亲,为了孩子,为了自己所爱的亲人,千里迢迢,不远万里,为的不就是这一刻的相聚相守吗?为的是回家有一种亲情般的感觉吗!那大包小包的艰难搬运还算得了什么呢。春节回家!人回家,心也回家,对父母来说比什么礼物都重要!“儿女,是父母手里永不断线的风筝;父母,是孩子眼里永远免费的旅店。”</P>
<P> 据报道,有位老家在陕西安康的陈电工,在上海一个工厂当电焊工,他从1月3日开始购买返乡火车票,通过网络购票没有买到手;从1月5日晚到7日,他在火车站排队,整整三天两夜没合眼,结果同样没买到票。最终陈电工和同乡只好购买汽车票回家,6张汽车坐票,总计2838元,花费了一个人近一个月的工资。想想吧,从东部的上海坐汽车回到西北——不是卧铺是坐票哦,是个什么滋味?那种艰苦,一般人想起来恐怕都要腿软。</P>
<P> 今年的火车票,首次实行了现代化服务“网购”,这个网上“便利店”,反而让那些不会上网的老者、也买不起电脑的农民工晕得很纠结。所以有农民工致信铁道部,说买票资格被网购剥夺——过去排队买票是折磨,现在想要这种折磨也没有了,真是给力不讨好,这就是春运,这就是国情。</P>
<P> 然而,我们要改变春节的传统是不可能的,那么只能改变现实。中国与美国地盘差不多大,人家的人口是中国13多亿人的零头,极而言之:中国春运放在美国,美国人也难以承受,中国今天的人口如果跟美国一样只有3亿,那还会有这么“恐怖”的春运人流吗?所以按照中国的国情首先是要控制人口。而那些倡导放开肚皮生孩子的所谓人口学专家,都是没有吃过春节回家之苦的人,应该每天去一下买票站,或坐车体验一下春运。为什么为“春运”这个词语多作一解释、多想一点办法呢。所以控制人口,是消解春运苦难的基础条件。</P>
<P> 其次是减少流动。春运的人口流动,最大的是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流动,即“返乡过年”到“回城工作”。减少“外来务工人员”返乡的比例,有赖于平常减少“家庭分离”。由于城市基本上不接受外来人员的家庭,只接受家庭中一两个主劳力,所以导致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在农村。这是造成“家庭分离”的制度性的根源。如果全家老老少少都随着农民工居于打工的城市,那么“返乡”的意愿和必要性就大大减少,流动性也随之大大减少。其直接原因是他们中极大部分收入低,买不起自己的房,没有自己固定的安乐窝,只能参与流动大潮。至于直接性的流动性减少,那只有稀释流动性,将学生流、务工流,或双城工作的探亲流,适时“分流”,如将学生流前置,把整个学期前移一周或半个月,或者干脆缩短学期,提前一两周放寒假,让他们早一点回家过年。</P>
<P> 再次是进一步强化交通运行能力。要想尽一切办法和措施,通过挖掘,让运能最大化,长途的客运,尤其需要增加铁路的运能。而铁路的运能是由铁道线的多少所决定的,可是,我国铁路建设还相对落后,欠债也多。以我看来,按国情,对铁路路网的密布程度建设,要远比高铁与动车的速度重要。</P>
<P> 总之,春运的主要任务落实在客运部门,还要克服服务不到位,把不该折腾的各种各样的因素考虑得周全再周全一点,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让每一位旅客在旅途中享受一次真诚、友好、文明、舒适的旅途生活环境,尽可能减少回家的艰辛与春节快乐的反差,让每一位中国人度过一个欢乐、和谐、文明、幸福的春节。</P>
<P> 让我们共同祝愿新的一年龙腾虎跃,身体健康,一路前行,回家一路顺风,回家真好!</P>
<P> </SPAN></P></DIV></DIV></div>
【杂文赏析】快乐春节,感受春运
发布时间:2012-01-18 10:52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