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点线面”,打造诉求“一站式”响应办税服务厅(中国税务报)近日,上海星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办税人员陈勇拿到《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后,终于放心了。该公司正在拓展海外市场,因印度尼西亚有特殊要求,需要我国税务机关按照固定英文版式出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了解企业诉求后,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松江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干部快速响应,指导公司填写相关信息、上传版式要求,帮助公司成功开具了证明。
办税服务厅是税收治理和服务纳税人缴费人的前沿阵地。上海市松江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办税服务厅)聚焦“点线面”,以专业化的辅导解答和人性化的服务举措,力争做到简单诉求“就地化解”、复杂诉求“精准化解”、疑难诉求“协同化解”,将矛盾争议预防到末梢、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点”的建设——“茸易工作室”让复杂事容易办
据了解,上海市松江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立足“复杂事、容易办”的服务理念,设立“茸易工作室”,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政策咨询、诉求响应、疑难处理、矛盾调解等服务,实现询问有人答、疑难有人帮、纠纷有人管,推动诉求争议在源头处理。
日前,苏州崇越工程有限公司发现有一项2006年的工程早已完结,但一直未核销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由于时间跨度过长,企业已找不到该笔工程的编号,无法在网上办理跨区域涉税事项反馈,于是,公司财务人员打电话咨询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茸易工作室”组长马维娜接到诉求后,在系统查询了该企业在松江区全部的跨区域涉税事项信息,找到了该笔未反馈的记录。经与企业确认后,马维娜通过“征纳互动远程帮办”模式,在线收取了《经营地涉税事项反馈表》,顺利帮企业办理了核销。
“我们会对纳税人缴费人的诉求事项先进行初审,根据其复杂程度、处理难度及影响广度等因素分为‘蓝黄红’三类事项,分级应对。对于政策理解不透彻,日常操作不熟练等简单事项,由工作室直接解答办理;对于涉税疑难问题,组织局内业务骨干共同研究,快速解决;对于需要跨部门协调的复杂事项,则与其他部门积极沟通,全方面提高诉求的处理效率。”马维娜说。
据统计,2024年以来“茸易工作室”共解决疑难问题1700余个、化解涉税争议30余起。
“线”的延伸——以破产问题解决带动内外联动
“企业破产重整是个复杂的过程,处理不当就会引发矛盾。我们整合内部资源成立破产涉税事项联络员团队,为破产企业提供重生方案谋划、投资人联络等服务,并在办税服务厅开设专窗,做好破产涉税事项的全程辅导帮办,持续提升破产重整成功率。”松江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负责人丁瑜表示,该局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合,在“G60科创云”小程序中上线“破产重生”模块,实现多方信息互通共享,帮助破产企业引入外部投资者,以破产业务为“线”,带动内外部力量联合。
“在办理破产清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家公司名下有不动产,只要找到合适的投资人,是很有希望进行破产重整的,于是我们第一时间和税务部门沟通破产清算转破产重整会涉及的税务问题。”上海某置业有限公司破产管理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朱颖说。第一税务所干部为朱颖介绍了破产重整过程中涉及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政策,并通过“破产重生”模块,成功帮企业找到了投资意向人,实现了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们与税务部门合作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为破产企业与战略投资人‘搭桥’,可以最大限度保留企业优质资源,实现多方利益共赢。”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科创组组长宋苏伟说,目前“破产重生”模块已经发布破产企业重整信息10条。
“面”的融合——探索更广泛合作响应群众呼声
“企业注销、信息变更等业务事项涉及多个部门,办税服务厅与行政服务中心离得又远,能不能集中在一起办理?”不少纳税人都提出过这样的诉求。
围绕这类诉求,第一税务所积极谋划,统筹办税服务资源,于2024年9月在松江区行政服务中心增设税务窗口,为辖区内企业提供税务开业、税务变更、税务注销等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解决纳税人多头跑问题。
“之前为代办企业办理涉税业务,经常需要往返于办税服务厅和行政服务中心之间,现在‘一地集成办’后方便多了。”上海枫业成财税咨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周永勇说。
据悉,目前行政服务中心税务窗口已累计办理相关业务超过1万笔,切实减轻了纳税人的办税成本。
税收业务种类多样,部分业务还涉及外部单位。为此,第一税务所积极拓展“税务+”模式,与公安、法院、人社、科委等部门协作,推动提升办事体验、解决疑难问题、化解矛盾纠纷,让群众关切得到回应。
“服务群众无小事。我们将立足办税服务厅工作,不断优化服务机制、创新服务举措,持续推动‘枫桥经验’落地生根。”丁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