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最近各地陆续出台减负措施,请问上海市在形成综合性政策措施过程中重点考虑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马春雷:这段时间全市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投入到疫情防控的阻击战当中去。同时,市委、市政府也一直密切关注疫情对各行各业和各类企业的影响。企业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企业的诉求就是政府的行动。
我们的综合性政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是更加聚焦企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大量的调研当中发现,现金流暂时性困难、成本压力大等资金问题,是当前众多企业面临最“急难愁”的问题,也是制定政策首要的切入点。我们着力采取“减免缓退”等各类综合政策手段,我们做了一个初步测算,这次的政策可以为全市的企业减轻负担、降低成本300亿元以上,政策含金量高,企业有实惠。同时我们也通过各种金融手段为企业提供资金的支持。
第二,是更加关注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这次疫情波及面宽,特别是从事生产经营的广大中小微企业急需政策支持,所以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比如说,疫情防控期间针对企业营业收入减少而固定成本不减问题,我们推动国有企业减免房租,向中小企业让利。也通过减免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政策,鼓励各类市场运营主体为中小企业减免租金。再比如说定期定额的个体工商户数量多、规模小,但是在吸纳就业方面作用比较强,我们在全国率先实施疫情防控期间,双定户定额税款全免,可以惠及全市12万家个体工商户。
第三,是更加注重优化对企业的特殊服务。在疫情影响下,企业有许多特殊的困难。比如说对疫情期间企业受不可抗力影响而产生的延迟交货、延期还贷、合同逾期等失信行为,我们提出了完善企业信用修复机制,帮助他们今后能够在长期经营当中不受影响。再比如,在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经营当中的各类纠纷易发多发,我们率先提出了应急公共法服务机制,就不可抗力免责等防疫当中的有关法律问题,及时向有需求的企业提供各类的法律服务。
我们出台这些政策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够精准、有效、及时地解决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
中央电视台:针对这次疫情税务部门出台了不少的政策,请问如何保证这些政策在相关的企业得到有效落实?
庞为:一是摸清政策底数。这两天国家和上海市都出台了针对疫情防控的政策措施。此次宣布的政策中有5条跟税务相关,据初步统计,和这些政策直接相关的企业预计有20万户,政策内涵主要是“免”和“延”。不同的企业对税收政策的适用和需求不尽相同。我们还将根据具体的行业、重点的企业做进一步的排摸和分析。
二是加强精准落实。第一,尽快制定并公布相关的税收政策的具体操作办法,我们将尽快通过我们税务网站以及有关渠道向社会予以公布。第二,广泛宣传,确保广泛知晓,也希望在座的媒体朋友大力支持。第三,精准辅导,根据排摸的情况面向不同诉求的纳税人,采取滴灌式宣传,比如说对疫情防控物资重点生产企业、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困难企业。同时,这些企业开工有早有晚,获取的信息也不及时,税务部门会进行点对点的辅导。
三是操作简便易行。这次政策享受方式有“以报代备”“依申请享受”和“根据名单定向减免”等多种形式。不管何种形式,我们在操作过程中将突出流程简化,实行容缺办理,方便纳税人。另外推行非接触式的办理,纳税人可以通过“一网通办”、上海市电子税务局、“随申办”、个税APP等进行办理,对特殊情况必须前往办税服务厅现场办理的也可以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预约,以减少纳税人上门。
下一步本市各类税务机关将认真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和税务总局明确的税务支持措施,会同市相关部门深入摸清受影响群体,加强政策的针对性宣传,加快政策措施落实落地,支持打赢疫情防控战。
瑞士电视台:刚才说到的政策措施大概持续多久?在政策的适应性方面,外资企业是否同样适用?
马春雷:政策的全文已同步上网向社会公开,大家可以查一下在文件最后有一个政策的执行期。我在这里也跟大家宣布一下,本政策措施执行期自印发之日起施行,也就是今天,有效期到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再顺延3个月。应当说在全国范围,这个期限是比较长的。有一些政策措施已经明确执行期限的,从其规定。
徐威:据我们向市商务委了解,外资企业可以和上海其他企业一样,平等享受相关扶持政策。上海正在积极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我们会确保外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企业享受国民待遇。在当前防疫的关键时期,我们出台的相关政策,对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一视同仁。
解放日报:请问国资委,上海也是国资重镇,有很多国企的园区、楼宇的资源,在疫情中不少的中小企业遇到很大的困难,请问国有企业对中小企业有没有一些帮扶的措施?
董勤:这次疫情不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对于本市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广大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影响。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本市国有企业将与广大中小企业共渡难关,对于已签约承租本市国有企业所属的经营性房产(包括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创业基地及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从事生产、办公、商业运营等生产经营活动的中小企业,我们将推出由所属国有企业先免收2020年2月、3月两个月租金的特殊政策。在此基础上,我们鼓励国有企业在协商情况下通过减免缓交等方式尽可能多让利给中小企业。
本市市、区两级所属的所有国有企业都将纳入此次实施租金减免政策的范围。目前,我们正在制定《关于本市国有企业减免中小企业房屋租金操作细则》,要求本市各国有企业加紧梳理租赁情况,形成方案,尽快明确受理部门、减免范围、减免标准、联系方式、申请、审核、决策流程等相关内容。
在操作过程中将切实把握好两点:一是力争应知尽知,各企业要主动与各中小企业租户对接,通过各种方法使广大中小企业租户广泛知晓、了解此次出台的政策;二是严格规范操作,实施租金减免过程中,各有关企业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管控,规范流程,稳妥有序做好相关工作,确保减免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力争使从事实际生产经营的企业最终获益。
同时,考虑目前是本市疫情控制的关键时期,我们建议各国有企业应避免采取易造成人流集聚的操作方式,尽可能通过网络、信函、电话通讯等各种渠道和方法进行办理。
文汇报:在若干政策中财政支持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能否介绍一下财政重点的体现以及怎么落实?
金为民: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力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市财政局会同各相关部门积极研究实施一系列支持政策,支持企业渡过难关,稳定企业的发展。在若干政策总体考虑上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突出重点”,聚焦重点企业精准施策,保证政策有较大的支持力度;二是“依法合规”,既要贯彻国家的政策规定,又要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在地方事权的范围内研究政策,通过规范的政策举措支持企业生产经营、解决实际困难。三是“加强协同”。前期,我们已经会同主管部门,对企业的需求作了全面的梳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加强与产业发展、金融、社保等主管部门共同协同,建立了快捷有效的沟通协商机制,形成合力,统筹平衡好相关政策。
财政政策在支持重点上,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保障重点防疫物资的生产供应。对应急征用企业的技术改造给予50%-80%财政补贴,对剩余防疫物资实行政府收储,让企业安心生产,并对生产指定重点防疫物资产生的政策性亏损给予财政补贴,保障企业开足马力、全力保供;为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对重点企业取得的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按利率的50%给予财政补贴,保障企业生产经营资金需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二是帮助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渡过难关。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涵盖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一揽子税收政策,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事关百姓日常生活的民生行业(如餐饮、住宿等生活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明确自2020年1月1日起给予增值税免税等税费优惠。同时,对生活服务业中的文化事业建设费缴费人,本市也将视其受疫情影响程度和实际缴纳费额的情况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三是做好面上的企业减负工作。积极配合市人社局等相关部门,通过返还失业保险费、提供培训费补贴、下调职工医疗保险缴费等途径,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岗位用工。我们希望通过上述政策的组合拳,为本市企业提供较为积极、全面、高效的服务和支持。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在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上述的财政政策,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相关企业生产运营和融资成本,加大防疫物资供给保障能力,帮助相关企业渡过困难期,有效调动社会各方资源,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一个比较好的政策支撑。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各项政策的实施细则,有力增强政策的操作性,抓紧推动政策落地,一是进一步明确政策的支持对象。二是进一步细化政策的支持标准。三是进一步优化政策的操作程序。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密切跟踪各项政策的实施反馈,追踪问效,确保政策落地生效。
第一财经:有部分企业复工复产还是存在问题,比如说员工不能及时到岗,因为有隔离期,还有供应链也不是很顺畅,企业的原材料不能很充分的获取。面对这样的问题,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方面有没有一些具体的举措?
刘平:当前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刻,本市很多企业都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投入到疫情防控的物资生产当中去,做出了很大贡献。随着近期复工在即,目前企业生产的确碰到不少问题,包括防疫期间有部分企业减产造成收入减少,人员工资以及原材料、物流成本上升,配套的产业链、供应链受到限制。比较突出的是现金流的短缺,还有企业招工困难。
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全市相关部门正在加大支持力度,前期也采取了不少措施:
第一,为了缓解防疫重点物资生产供应的资金需求,我们和国开行上海分行、上海银行合作,建立了应急物资生产资金需求快速响应机制,紧急融资50亿元,开通了绿色审批通道,予以最大的利率优惠。企业反响很好,目前已收到85家企业的74.5亿元资金需求,已有一批企业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贷款。下一步还将继续推广该专项机制,支持更多面上中小企业,缓解中小企业因原材料采购、人力成本等因素造成的资金短缺问题。
第二,为支持企业的增产扩能,市财政局领导刚做了介绍,有一条特别重要,我再重复一下,对于生产防疫物资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项目总额度的50%—80%的支持补贴。对于生产口罩、防护服等一些特定的防疫产品,所形成的生产能力的投入最高可以给予全额补助,全力保障企业生产。同时,我们也积极协调电信运营商,支持电信运营商向中小企业免费提供6个月以上的视频会议等云上办公服务。
针对企业复工的需求,我们还在推进市、区、街镇三级政府工作机制,多措并举保证企业正常复工。比如,针对部分员工尚未返回的问题,联系当地产业园区,招收一批零工;优先安排本地以及未离沪的员工先行复工;帮助一些外省市、满足健康要求的员工加快返厂。前期,有部分企业因为技术员工不够,安排行政人员充实到第一线;政府组织部分基层公务员帮助参与生产,招募志愿者到生产一线。
此外,我们帮助企业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协调,促进原材料对接、物流对接、产销对接等。对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在本市的,通知相关区要求企业尽快复工。对上下游产业链在外地的,联系工信部以及当地产业主管部门协调复工。同时,督促和帮助企业在复工复产中加强防疫措施,加强口罩等物资供应,切实保障安全生产。
界面新闻:在出台的政策当中,在强化金融服务和信贷补贴方面,信贷投放方面有什么样的考虑,特别是受影响比较大的行业有什么样的措施?
李军: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下,本市金融业迅速行动起来,全方位、多渠道为疫情防控提供金融支持。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阶段,为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加强对防疫重点企业的专项信贷支持。鼓励开发性、政策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在沪分行和地方法人银行,积极使用人民银行推出的专项再贷款政策,加大对防疫重点企业和生活必需物资企业包括小微企业的支持,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按照国家规定还将再给予一半的财政贴息,确保这些企业的贷款利率低于1.6%。如国开行上海市分行已运用这一政策为上海开米科技公司授信1亿元,并以优惠利率发放了4100万元贷款。目前本市多家银行已经与有关的重点企业联系,并为他们建立了专门的信贷审批和发放机制。
二是积极为各类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在沪银行加大对抗击疫情和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以及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浦发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三家地方法人银行在疫情防控期间,相关贷款利率在参照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基础上,至少再减25个基点。举例来说,如目前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4.15%,减25个基点,也就是减0.25个百分点后,企业贷款利率将低于3.9%,我们鼓励本市其他银行也参照执行。
为防控疫情,本市银行都建立了绿色通道,为重点防疫物资生产、贸易、供应等企业在办理资金支付、信贷审批、外汇及人民币跨境业务方面提供高效服务。此外,我们还鼓励在沪银行降低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综合融资成本,确保全年普惠型小微企业的贷款增速高于其他各项贷款的增速。如上海农商银行为上海盈帆工程材料公司加急发放了750万元贷款,支持企业加急生产防渗膜,驰援火神山医院建设;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为应急征用名单上的N95口罩生产企业——上海远钦净化科技公司,即开户即发放300万元的免担保信用贷款。上海银行仅用1.5个小时为复星国际在英国紧急采购2万套防护服、13万件防疫物资办理外汇汇款,该批物资已运抵武汉。
三是对受疫情影响的相关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此次疫情对部分实体企业造成较大的冲击,我们提出在沪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旅游、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物流仓储、文化娱乐、会展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的信贷支持,通过变更还款安排、延长还款期限、无还本续贷等方式,对到期还款困难的企业予以支持。如企业确实因疫情影响导致贷款逾期,可合理调整有关贷款分类评级标准,不强制要求此类逾期90天或60天以上的贷款归为不良。在政策性融资担保支持方面,对相关企业原有贷款继续给予担保、新增贷款担保费率降至0.5%、再担保费率减半、创业贷款担保免收担保费、续贷展期担保贷款继续给予财政贴息等。
四是拓宽疫情防控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鼓励在沪金融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这些企业在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和发行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方面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我们将积极配合上交所,大力支持与疫情防控相关的科技创新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此外,我们也鼓励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相关的医疗设备、疫苗药品研发生产企业。如在上海清算所支持下,浦发银行主承销的珠海华发集团10亿元“20华发”、上海银行主承销的四川科伦药业8亿元的“20科伦”两只疫情防控专项债已率先成功发行,相关募集资金将直接用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及相关抗病毒药物的生产研发。
五是进一步发挥保险经济补偿功能。针对紧缺医疗物资、疫情防控用品企业的进口诉求,中国信保上海分公司积极开展进口预付款保险,放宽受理条件,降低保险费率,提供海外资信服务。对疫情影响受损的出险理赔客户,保险机构也开辟专窗,做到应赔、尽赔、快赔。我们鼓励保险机构对本市支援湖北的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免费提供意外伤害及定期寿险保障。我们支持更多的在沪保险公司,将意外险、疾病险等保险责任范围,扩展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等。如中国信保上海分公司已完成对3家企业进口预付款保险审批,预计可支持约400万美元的防疫用品进口;太保财险上海分公司向本市医护人员赠送针对疫情防控推出的“医护保”保障服务项目,并将援外团队的意外事故赔偿责任也纳入了承保范围。
徐威:我们还收到彭博新闻社的提问,关心特斯拉上海工厂什么时候复工。据我们向临港新区管委会了解,位于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特斯拉上海工厂定于2月10日复工生产。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表示,针对特斯拉等重点生产企业的特点和复工中碰到的实际困难,将全力协调,帮助企业尽快投入正常生产。
2月10日,许多企业开始复工,我们希望各企业尽量安排员工错峰返沪,统筹调度、科学制定复工复产计划,灵活安排员工分批返岗,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序组织复工复产;也鼓励企业结合各自实际,采取弹性工时、远程办公、居家办公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