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畔,“四叶草”(国家会展中心)再绽华光,迎来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全球宾朋。
作为进博会永久举办地,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全力承接展会溢出效应,推动“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将“进博机遇”转化为区域发展新动能。2024年,商务区商品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3%,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同比增长80.9%,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15.5%,税收收入首次迈上500亿元新台阶,达到500.97亿元,比2020年大幅增长87%。
西虹桥:进博主战场激活办展生态圈
西虹桥商务区是“四叶草”的所在地,依托国家会展中心集聚优势,该区每年举办百余场展览及活动,汇聚众多国际级展会资源,吸引会展及会展相关企业纷纷落户。
作为进博会的“常设机构”,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是西虹桥会展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从首届进博会41个国家、112家企业入驻,到如今汇聚76个国家和地区的180余家企业、开设68个国家馆,贸易港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已累计承接和实现上下游交易近600亿元。“区位优势与税务服务的双重赋能,让我们扎根更深、走得更稳。”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集团副总裁薛迎杰表示。
作为其主管税务机关,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青浦区税务局构建“6+365”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既在进博会6天展期内密集响应企业需求,更将服务延伸至全年365天,为企业建立涵盖基础税收数据、政策红利账单、风险体检报告的“进博专属税收档案”,通过“一企一策”专项辅导实现全流程涉税保障。
今年进博会期间,该局组织“税路通·一路沪航”进博工作站,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解读关税与增值税政策、开通发票办理绿色通道,协助企业完成展品转商品备案申报,加速展品变商品进程。此外,还创新推出“沪悦退・离境安心办”机制,纵向整合业务科室与税务所资源,设立专项联络员,实现退税全流程衔接;横向联动区商务、文旅等部门,共享市场动态与企业需求,精准推送政策,引导企业合规经营。
在进博会的“磁场效应”下,目前西虹桥已集聚会展企业超400家,其中2024年新增会展企业110家,会展业营业收入约30亿元。
南虹桥:开放新高地集聚276家总部企业
对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而言,进博效应的辐射远不止于会展本身。在南虹桥片区,正快速崛起的现代化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吸引了众多进博会参展企业、跨国公司总部集聚。
三养食品便是从进博“展商”转变为“本土化贸易主体”的典型代表。2020年,三养食品携“火鸡面”首登进博舞台,凭借独特风味迅速打开中国市场;2021年,看中南虹桥政策、区位与贸易便利优势的三养食品将中国总部落户于此,从“临时展商”变成“本土化贸易运营主体”,市场份额逐年增长。
为助力更多像三养食品这样的企业扎根并壮大起来,闵行区税务局提升服务能级:聚焦协同共治,联合属地部门与园区,依托税务大数据“政策找人”,2024年累计推送政策提醒超300批次、覆盖企业超29万户次;聚焦智慧服务,拓展“远程办”、推行重点项目“定制办”;聚焦长远发展,通过“闵闵工作室”讲师团开展跨国公司一对一辅导及外资研发中心培训,2024年累计培训15场、覆盖企业600余户次。
截至目前,南虹桥累计落户企业超2.8万家,片区内总部类企业达276家,含19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家外资研发中心和10家上市公司,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东虹桥:丝路云枢纽畅通电商新赛道
从实体展商到数字贸易,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在东虹桥找到了新的表达。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优势,东虹桥深耕“丝路电商”产业。
纽仕兰就是这片热土的受益者。“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东虹桥便利电商经营的营商环境,推动进博‘新型消费’好物加速‘出圈’。”纽仕兰新云(上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凌晓鹤表示。
为服务电商产业与“丝路电商”建设,作为东虹桥的主管税务机关,长宁区税务局建立“税路通”工作室,依托内外部数据库收集重点外资企业动态,通过经济与征管行为交叉比对形成企业精准画像,摸排隐性需求,建立“信息采集+比对分析+主动推送”服务机制,同时将企业涉税问题编写实务案例,提供实用税收指引,助力东虹桥形成跨境电商完整产业链。
2024年,东虹桥片区实现综合税收210.5亿元,同比增长11.75%,占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税收比重的42%。
北虹桥:创新策源地滋养智造新沃土
进博会上展示的前沿科技,最终要在产业土壤中生根发芽。北虹桥瞄准创新研发与智能制造赛道,精准承接进博会的高端制造溢出效应。
保时捷中国研发总部的落地,是北虹桥承接进博红利的典型案例。连续8年参展进博的保时捷,借助进博会高端制造交流平台,捕捉中国市场创新机遇,选择北虹桥作为研发总部落脚点,实现“本土研发、采购、质控”,推动进博会展示的前沿技术从“展品”转化为“商品”。
作为其主管税务机关,嘉定区税务局第十八税务所全程提供陪伴服务。所长陈英雄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常态化调研+一对一咨询+智能政策推送’模式,开展一对一答疑;同时将企业创新需求纳入行业动态分析,联动市场监管、科委等部门研判政策适配性,推动政策集成创新。”
目前,北虹桥已集聚2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20余家外资研发中心,以“智能制造”“生命健康”为核心的产业生态持续完善。
上海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持续深化改革、优化服务,以更智慧的税务、更贴心的服务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为上海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持。



搜索
搜索
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