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补充情况表
(1-10)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补充情况表1:
本市总机构所属外地分支机构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情况表
所属年度:
总机构名称: 纳税人代码: 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序号 |
分支机构税务代码 |
分支机构名称 |
分支机构 |
税款所属期 |
企业所得税 |
实际缴纳的 |
1 |
合计 |
—— |
—— |
—— |
—— |
|
2 |
|
|
|
|
|
|
3 |
|
|
|
|
|
|
4 |
|
|
|
|
|
|
5 |
|
|
|
|
|
|
6 |
|
|
|
|
|
|
7 |
|
|
|
|
|
|
8 |
|
|
|
|
|
|
9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补充情况表2:
本市建筑企业直接管理的跨地区经营项目部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情况表
所属年度:
总机构名称: 纳税人代码: 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序号 |
项目部名称 |
项目部 所在地 |
项目部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名称 |
外出经 营证明 |
外经项目 起始日期 |
外经项目 终止日期 |
税款所属期 *季) |
企业所得税 号码 |
计税金额 经营收入) |
实际缴纳的 税额 |
1 |
合计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本表填报本市建筑企业直接管理的项目部在劳务发生地就地预缴的企业所得税(按照发生的劳务收入的0.2%就地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补充情况表3:
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情况表(高新技术企业填报)
所属年度:
单位名称(盖章): 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序号 |
项 目 |
所属技术领域 |
金额 |
备注 |
1 |
一、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2+3+…+1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6 |
|
|
|
|
7 |
|
|
|
|
8 |
|
|
|
|
9 |
|
|
|
|
10 |
|
|
|
|
11 |
|
|
|
|
12 |
二、技术性收入(13+14+15+16) |
—— |
|
|
13 |
1.技术转让收入 |
—— |
|
|
14 |
2.技术承包收入 |
—— |
|
|
15 |
3.技术服务收入 |
—— |
|
|
16 |
4.接受委托科研收入 |
—— |
|
|
17 |
三、产品(服务)收入合计(1+12) |
—— |
|
|
18 |
四、企业年度总收入(19+20+21) |
—— |
|
|
19 |
1.销售(营业)收入 |
—— |
|
|
20 |
2.投资收益 |
—— |
|
|
21 |
3.营业外收入 |
—— |
|
|
22 |
五、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年度总收入比例(17÷18) |
—— |
|
|
主管税务局: 审核人: 日期:
填报说明:
1.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附表三高新技术产品(服务)名称对应的企业销售收入明细账的相关数据填报。
2.第18行“企业年度总收入”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
3.第19行“销售(营业)收入”:是指《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一(1)第1行。
4.第20行“投资收益”:是指《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十一第8、9、15列之和。
5.第21行“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一(1)第17行。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补充情况表4:
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比例计算表
填报年度:
单位名称(盖章): 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序号 |
年度 |
年 |
年 |
年 |
年 |
年 |
年 |
合计 |
1 |
2 |
3 |
4 |
5 |
6 |
7 | ||
1 |
一、研发费投入额(2+11) |
|
|
|
|
|
|
|
2 |
(一)内部研究开发投入(3+4+…+9) |
|
|
|
|
|
|
|
3 |
1.人员人工 |
|
|
|
|
|
|
|
4 |
2.直接投入 |
|
|
|
|
|
|
|
5 |
3.折旧费用和长期费用摊销 |
|
|
|
|
|
|
|
6 |
4.设计费 |
|
|
|
|
|
|
|
7 |
5.装备调试费 |
|
|
|
|
|
|
|
8 |
6.无形资产摊销 |
|
|
|
|
|
|
|
9 |
7.其他费用 |
|
|
|
|
|
|
|
10 |
其中:可计入研发费用其他费用 |
|
|
|
|
|
|
|
11 |
(二)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
|
|
|
|
|
|
|
12 |
其中:境内的外部研发费 |
|
|
|
|
|
|
|
13 |
境外的外部研发费 |
|
|
|
|
|
|
|
14 |
可计入研发费用境外的外部研发费 |
|
|
|
|
|
|
|
15 |
可计入研发费用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12+14)×0.8] |
|
|
|
|
|
|
|
16 |
二、可计入研发费用总额合计 (3+4+…8+10+15) |
|
|
|
|
|
|
|
17 |
三、销售收入总额 |
|
|
|
|
|
|
|
18 |
四、近几个会计年度的可计入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16/17) |
|
|
|
|
|
|
|
经办人签字: 负责人签字: 日期:
填报说明:
1.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根据企业研究开发费用辅助核算账目相关数据填报。
2.第10行“可计入研发费用其他费用”合计数按第9行与第1行×10%后取孰小数填列。
3.第14行“可计入研发费用境外的外部研发费”按第13行与第1行×40%后取孰小数填列。
4.第17行“销售收入”是指产品收入和技术服务收入之和。
5.第1列至第6列:填列企业自认定前三个会计年度(企业实际经营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至汇算清缴所属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与同期销售收入。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补充情况表5:
企业年度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
年度:
单位:万元
研 发 项 目 编 号 累 计 发 生 额 科 目 |
RD01 |
RD02 |
RD03 |
… |
RD… |
合计 | |||||||||||||
内部研究开发投入额 |
|
|
|
|
|
| |||||||||||||
其中:人员人工 |
|
|
|
|
|
| |||||||||||||
直接投入 |
|
|
|
|
|
| |||||||||||||
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 |
|
|
|
|
|
| |||||||||||||
设计费 |
|
|
|
|
|
| |||||||||||||
设备调试费 |
|
|
|
|
|
| |||||||||||||
无形资产摊销 |
|
|
|
|
|
| |||||||||||||
其他费用 |
|
|
|
|
|
| |||||||||||||
委托外部研究开发投入额 |
|
|
|
|
|
| |||||||||||||
其中:境内的外部研发投入额 |
|
|
|
|
|
| |||||||||||||
研究开发投入额(内、外部)小计 |
|
|
|
|
|
|
企业填报人签字(签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签章):
日 期: 日 期:
企业公章: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补充情况表6:
软件企业年检有关指标情况表
所属年度:
企业名称(加盖公章): 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企业负责人签字: 企业经办人签字: 日期:
主管税务机关(加盖公章): 税务经办人签字: 日期:
企业基本信息 |
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 □ 查账征收 □ 核定征收 | ||
税务登记号:3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企业设立日期: 年 月 日 | ||
软件企业认定号 |
沪R— — | ||
软件产品登记证书号 |
| ||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认定证号 |
| ||
序号 |
项 目 |
企业申报数 |
主管税务部门核实数 |
1 |
企业职工总数 |
|
|
2 |
其中:从事软件产品研究开发和技术服务的技术人员人数 |
|
|
3 |
签订劳动合同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职工人数 |
|
|
4 |
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4=2÷1) |
|
|
5 |
专科以上学历职工人数占职工总数比例(5=3÷1) |
|
|
… |
|
|
|
11 |
企业软件技术及产品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11=12+26) |
|
|
12 |
其中:(一)自主研发费用(12=13+14+…+20) |
|
|
13 |
1.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 |
|
|
14 |
2.研发活动直接消耗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
|
|
15 |
3.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 |
|
|
16 |
4.专门用于研发活动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 |
|
|
17 |
5.专门用于研发活动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摊销费 |
|
|
18 |
6.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 |
|
|
19 |
7.勘探开发技术现场试验费 |
|
|
20 |
8.研发成果论证、评审、验收费用 |
|
|
… |
|
|
|
26 |
(二)委托外部研发费用(26=27+28) |
|
|
27 |
1.境内的外部研发费用 |
|
|
28 |
2.境外的外部研发费用 |
|
|
… |
|
|
|
34 |
境内研发费用占研发费用总额比例[34=(12+27)÷11] |
|
|
35 |
研究费用占销售(营业)收入比例(35=11÷43) |
|
|
36 |
研发费用占软件产品销售(营业)收入比例(36=11÷46) |
|
|
… |
|
|
|
42 |
企业年度收入总额(42=43+44+45) |
|
|
43 |
1.销售(营业)收入 |
|
|
44 |
2.投资收益 |
|
|
45 |
3.营业外收入 |
|
|
46 |
软件产品销售(营业)收入 |
|
|
47 |
嵌入式软件产品和信息系统集成产品销售(营业)收入 |
|
|
48 |
自主开发软件产品销售(营业)收入 |
|
|
49 |
自主开发的嵌入式软件产品和信息系统集成产品销售(营业)收入 |
|
|
… |
|
|
|
55 |
软件销售(营业)收入占收入总额比例(55=46÷42) |
|
|
56 |
嵌入式软件产品和信息系统集成产品销售(营业)收入占收入总额比例(56=46÷42) |
|
|
57 |
自主开发软件产品销售(营业)收入占收入总额比例(57=48÷42) |
|
|
58 |
自主开发的嵌入式软件产品和信息系统集成产品销售(营业)收入占收入总额比例(58=49÷42) |
|
|
填 报 说 明
1.第1行“企业职工总数”: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职工人数按企业全年月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月平均值=(月初值+月末值)÷2,全年月平均值=全年各月平均值之和÷12。
2.第23行“境外的外部研发费用”:企业委托境外研发业务,应就业务情况和费用情况附报专题说明材料。
3.第42行“企业年度收入总额”:是指企业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的之和。
4.第43行“销售(营业)收入”:是指《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一(1)第1行。
5.第44行“投资收益”:是指《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十一第8、9、15列之和。
6.第45行“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一(1)第17行。
7.本表一式三份,一份报送软件行业协会,一份报送主管税务机关,一份企业留存。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补充情况表7:
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务收入总额、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总额
占本企业当年收入总额比例情况表
所属年度: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序号 |
项目 |
企业申报数 |
主管税务部门 核实数 |
1 |
企业年度收入总额(第2行+第3行+第4行) |
|
|
2 |
营业收入 |
|
|
3 |
投资收益 |
|
|
4 |
营业外收入 |
|
|
5 |
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总额 |
|
|
6 |
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务收入总额 |
|
|
7 |
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总额占当年收入总额的比例(5÷1) |
|
|
8 |
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务收入总额占当年收入总额的比例(6÷1) |
|
|
企业负责人签字: 企业经办人签字: 日期:
主管税务机关(加盖公章): 税务经办人签字: 日期:
填报说明:
1. 第1行“企业年度总收入”:是指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的之和。
2. 第2行“营业收入”:是指《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一(1)第1行。
3.第3行“投资收益”:是指《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十一第8、9、15列之和。
4.第4行“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一(1)第17行。
5.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务收入总额: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商务部 科技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65号)规定范围内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务收入总和填列。
6.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总额:是指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根据境外单位与其签订的委托合同,提供财税〔2010〕65号所界定的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和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服务,从上述境外单位取得的收入。
7.本表一式二份,一份报送主管税务机关,一份企业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