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基層稅務部門績效管理工作三年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績效管理帶來了幹事創業新風貌,激活了稅收改革發展一盤棋。
建立科學高效的政府績效管理體系,是促進政府管理科學化、現代化、精準化水準的重要著力點,是推進政府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突破口。在建設新時代稅收現代化新征程中,要不斷推進績效管理創新發展,發揮績效管理制度優勢,要堅持從制度建設、智慧應用、治理方式等三個方面著手,把穩決策部署,助力智慧稅務建設,實現人才興稅,促進績效管理體系系統整合、協同高效,更好推進稅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探索有效經驗,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績效管理之制,助力決策部署
稅務績效管理既從優化決策入手,有戰略規劃層面的頂層設計,著眼長遠,擘畫績效管理創新發展的總體佈局,又從年度週期出發,有具體的年度考評細則和針對性的結果運用辦法,注重當前目標,明確任務項、路線圖、時間表和責任狀,在指標編制、考評實施和結果運用上向著成熟定型邁進,打造“戰略—目標—執行—考評—獎懲—改進”的完整鏈條,以進行綜合研判、助力決策。
結合這幾年的績效管理工作,我認為,堅持領導挂帥,夯實堅強的組織保障,是有利於系統推進績效管理的。領導幹部特別是一把手“&&抓”績效,是做好績效管理工作的根本前提。強化領導責任,領導親自研究謀劃工作重點和關鍵點,找準工作推進中的難點、痛點和堵點,對抓什麼工作、考什麼指標、怎麼抓得好、怎麼考得高做到心中有數,定期分析講評,加強指導,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措施,做到真考真評,既評出持續改進的壓力、又評出比學趕超的動力。因而,績效管理是促進領導班子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的一項機制,謀定而後動,厚積而薄發。
在績效管理實施過程中,我認為要以助力決策部署為導向,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這也是新時代政府績效管理髮展的根本要求。這要求我們的績效管理要以服務納稅人繳費人為中心,因時因勢制宜,堅持“三個持續改進”,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將年初按計劃確定目標與年中因變化完善指標結合起來,客觀設定目標,在指標編制上突出重點、動態調整,規範考評標準、分值顆粒度、考評方法和考評機制,切實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在日常考評上溝通配合、考嚴考實,以考核評價、績效分析促問題整改,在績效成果上提質增效增效、促進工作落實,強化問題意識補短板,從根本上、整體上提升稅收工作水準。
績效管理之智,助力智慧稅務
績效管理只有始終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結合,才能在具體實踐中永葆活力、賡續發力,真正將績效管理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和水準。
當前,我們要主動適應大數據時代,運用好網際網路、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提升稅務績效管理數字化、現代化水準,助力智慧稅務建設,“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産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變革”,深入推進稅收治理現代化。
我們要持續深入挖掘稅收大數據這座“金山銀庫”的潛在價值,對海量資訊進行分析研究,打造數字績效生態系統。通過一系列數據客觀實時反映績效,實現對績效生成過程中有關人、事、物狀態數據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記錄與分析,用數據分析研判需求,精準跟蹤績效動態,既增強了過程管理,又增強了績效考評結果的公正性。這一數字績效生態系統的運作,一方面為績效管理提供了數據科學支撐,使績效管理更好地適應“以數治稅”新形勢,發揮現代科技對稅收治理的推進和引領作用,助力智慧稅務,又為宏觀經濟決策提供參考、為微觀經濟運作提供了服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堅持把統籌佈局資訊化建設,加快推進績效管理系統與業務資訊系統一體化融合,滲入業務流程、融入崗責體系、嵌入資訊系統,提升績效管理資訊化、自動化水準。
把績效管理“內嵌”到各業務系統,使績效考評作為業務流和工作流的最後一個環節,打通數據通道,進行一體融合運作。在具體實踐中,通過加強過程管理,實時查詢各項指標與各個單位抓進度的動態進展,精準跟蹤各項指標與各個崗位抓落實的具體成效,使組織績效和個人績效的銜接更加靈活,互通互融,有利於人力資源配置管理。通過打通與內控監督系統的壁壘,把內控監督和督查督辦的結果資訊實時納入績效考評,實現督在經常、考在日常、改在平常。通過打通、拓展績效管理系統與其他業務系統的資訊來源,提高考核評價的精準度,從而形成從“目標確定”到“過程監控”再到“結果評價”的管理閉環。
績效管理之治,助力人才興稅
圍繞提升稅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準,離不開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與人才基礎。當前,以績效管理創新為抓手,持續完善“績效管理抓班子”機制,建設服務型稅務機關,已形成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成果,培養出了一大批忠誠乾淨擔當的稅務鐵軍。
因此,推動績效管理向績效治理邁進是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的,要抓住國家治理現代化總目標引導的契機,實現由績效管理向績效治理的重大飛躍。
全面推進稅務績效治理,就是要將“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的價值目標融入各項制度中,加強黨對稅收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遵循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完善“縱合橫通強黨建”“數字人事管幹部”“人才工程育俊傑”“嚴管善待活基層”機制,運用相應的考評機制、管理流程、獎懲手段和改進措施,不斷優化組織體系,帶好隊伍,撬動稅收績效治理科學高效,不斷激發組織活力,高品質推進新發展階段稅收現代化。
全面推進稅務績效治理,要優化協同共治,進一步推進更廣範圍的跨部門聯合工作機制,集中優勢兵力聯合作戰,解決重大問題。通過多主體參與、多方面支撐,形成黨政領導、稅務主責、部門合作、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現代化稅收共治格局。加強稅務部門與其他行政部門的協作,共同助企紓困、優化營商環境,加強社會協同,發揮行業協會和社會仲介組織作用,支援第三方按市場化原則為納稅人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稅費服務。
同時,績效治理還要不斷重視和深入發展績效文化,樹立“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的價值理念,營造良好的績效氛圍,做到以文化人,凝聚人心,澆鑄精神,鍛造靈魂。堅持培育績效文化,激發組織內生動力,通過組織培訓、宣傳宣講、建設績效文化示範點、各類比賽和理論研究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創建績效品牌,提升績效認識,樹立正確績效觀,增強思想認同、價值認同和情感認同,激發幹部隊伍比學趕超、幹事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