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油紙的封簽,糖豬油軟糯香甜,點綴其間的桂花素雅可人。一大早,位於上海市金山區的上海亭林東林食品有限公司門市店就聚滿了聞香而來的食客。
“現在每天大概能出賣15000多只點心”,説到金山人的節慶“標配”,公司財務負責人葉廉君很是驕傲,“別看這酥餅個頭不大,裏頭的門道可不少,從熬豬油、和面、包餡、敲章,再到鍋爐‘高溫修煉’,每一步都是歷經百年雕琢的老手藝。”
從清朝光緒年間的小鎮茶點到入選上海市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葉廉君説:“這藏在鄉間的古樸味道歷久彌新離不開一代代匠人的傳承超越更離不開稅收政策的一路扶持。”
據了解,受益於增值稅徵收率下調和小微企業普惠政策,這兩年企業節省稅款十余萬元。
“今年,我們又享受了緩稅5000元” 葉廉君説,“對於我們這樣純手工製作的小企業來説,這些‘真金白銀’讓企業在疫情之下,有了更多爬坡過坎的底氣和勇氣。”
在新的組合式稅費政策支援下,上海亭林東林食品有限公司不僅搭上了線上直播零售的時代快車,還與金山區對口幫扶的雲南普洱推出了“酥餅+茶”的限定套裝,一經推出就大獲追捧。
蓋上標示口味的紅印章,包上油紙,又一屜酥餅出爐了。葉廉君説:“在傳與承路上,有國家的好政策一路相護,我們相信這塊百年老招牌定能逐浪前行,採擷浪花朵朵。”
接下來,金山區稅務局將深化履行稅收職能,精準釋放政策紅利,讓“非遺文化”的發展搭上“稅收助力”的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