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稅路通”服務,上海為“走出去”企業提供跨境投資全生命週期稅收支撐(週到)上海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借力進博會合作共贏的紐帶,不斷提升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準。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進出口總值創歷史新高,達3.17萬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2.7%。
上海稅務部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不斷創新服務舉措,深入拓展“稅路通”服務品牌內涵,助力“走出去”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揚帆遠航搶抓機遇。
備好政策“地圖”,護航“中國智造”閃耀國際舞臺
“隨著全球製造業綠色升級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們的海外版圖不斷擴大,目前手握的國際訂單有36億元,主要來自東盟、中東歐、西亞地區及俄羅斯、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家,這是我們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深化經貿合作的碩果。”
正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總經理李信亮介紹説,作為最早的一批“走出去”高端製造企業,正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已與80%以上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關係,業務遍及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發、投資建設了600多座地面光伏電站和50余萬個戶用光伏電站。
李信亮坦言,作為一家大型跨國企業,如何處理境內外稅收政策差異是一大難題,這期間稅務部門多次到府問需送策,幫助企業提前化解境外涉稅風險。
“公司每年享受的研發費加計扣除、出口免抵退等方面的稅收優惠總金額已超過億元。近五年,公司在坦尚尼亞、巴基斯坦、埃及等地繳納稅款987萬元,均可以享受境外企業所得稅抵免,政策的支援讓我們‘走出去’的路越走越平坦。”
為加快企業“走出去”步伐,稅務部門持續優化完善出口退稅管理機制,讓稅惠“紅利”成為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源泉動力”。坐落于浦東新區的雙錢輪胎集團上海進出口有限公司,年出口輪胎數量約81萬條,出口額高達1.11億美元。
該公司財務人員李蓓蕾表示,這些年和出口業務聯繫最緊密的就是出口退稅系統,從線下到線上,從紙質到無紙化,辦理方式越來越簡便,到賬時間越來越快,大大地緩解了公司的資金壓力。今年已累計辦理出口退稅達1.36億元。
實現雙向奔赴,擴大“一帶一路”朋友圈
目前,已有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大家庭。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國家展的70多個參展方中有64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
作為六赴“四葉草”的老朋友,紐仕蘭新雲(上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財務經理林曉鶴説道:“得益於進博會的溢出效應,從初入中國市場的‘洋品牌’,到紐西蘭每出口中國3罐牛奶當中就有1罐是紐仕蘭。我們與進博會共同成長,稅務部門也是一路相伴,助我們享政策、享服務、享便利,我們自2019年來累計留抵退稅1200余萬元,有效激活企業現金流。”
因産能擴大需要,青浦工業園區內的上海展華電子有限公司外方股東一度籌劃投資新建工廠。對於這家大型印刷線路板製造企業來講,新建工廠意味著龐大的資金投入,然而複雜的外部環境、嚴峻的風險挑戰又使得外方股東舉棋不定。
在得知企業的再投資需求和困境時,稅務部門及時為企業送上利潤分配再投資遞延納稅優惠,並耐心告知一系列稅收支援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便利化舉措,徹底解除了外方股東的後顧之憂。在優惠政策的助推下,外方股東最終選擇在長三角範圍江蘇省南通市新增投資1.27億元,成立上海展華電子(南通)有限公司。
據悉,對於新增投資的1.27億元,上海展華電子有限公司可享受遞延納稅1270余萬元。
當好稅務嚮導,出謀劃策撐起稅收“指南針”
走出國門雖然有了更多的機遇,但境外稅收制度、協定待遇不盡相同,往往成為企業“走出去”的“攔路虎”。稅務部門一方面持續推動專業服務“跟隨出海”,充分發揮12366上海(國際)納稅服務中心作用,提供智慧諮詢、人工服務、可視答疑等線上服務。截至三季度末,累計提供人工諮詢服務28.4萬次,滿意率接近100%。
另一方面,市、區兩級稅務機關聯合組建專家團隊,以服務跨境投資全生命週期為中心,聚焦共性問題和個性訴求,幫助企業更好適應國際稅收規則和國際經濟環境,為“走出去”企業辦實事、解難題。
在浦東新區,稅務部門充分借力引領區、自貿區等國家戰略政策東風,聚焦總部經濟,先後舉辦“走出去”“一帶一路上的基建行業”等系列專題宣講,覆蓋近200戶“走出去”企業,幫助121戶企業開具稅收居民身份證明並消除國際重復徵稅1.05億元,有力提升企業“走出去”的“速度”。
在長寧,針對“一帶一路”企業的具體涉稅需求,稅務部門精心編制《長寧區稅收服務“一帶一路”倡議手冊》,涵蓋政策熱點、實務問答等內容。還開設“雙語服務”專窗,組建多語種服務團隊,持續釋放“蒲公英”稅收服務站品牌效應,依託遍及長寧區內的38處樓宇園地開展雙語稅chat活動,讓“走出去”企業不出樓即享受個性化服務。
在松江,稅務部門通過深入調研走訪、開展稅企懇談、強化部門協同等方式,建立“走出去”企業清冊,及時解決企業跨境涉稅疑難。“我們在印尼開展的項目,印尼稅務局對《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證明》樣式有特殊要求,在得知我們的情況後,稅務部門第一時間進行了指導,很快我們就拿到了‘定製版’的身份證明。”上海創藍雲智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陳蘭英錶示,有了這份證明,公司就能避免雙重徵稅,子公司的關聯交易所得稅可由20%減按10%徵收,今年預計可以享受優惠71萬元。
在金山,稅務部門依託稅收大數據優勢,提前排摸企業涉稅需求,分階段為“走出去”企業提供“一帶一路”特色稅收服務。
在青浦,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博會等國家重大戰略為牽引,青浦區稅務局排摸外資企業再投資意願,逐戶建立“專屬檔案”,記錄近年來企業的基本運營、股東架構、決策發展等基本面情況,開通“專家門診”,為在華投資經營納稅人提供“一企一策”專項輔導,打造具有“國際范”的稅收營商環境。
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稅務部門將加大“稅路通”服務品牌的落實力度,以“資訊通”“政策通”“服務通”為抓手,建立健全跨境投資稅收服務長效機制,為企業跨境業務提供全流程稅務服務,以國際稅收現代化護航上海“走出去”企業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