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部門開展‘科創稅立方’活動,提供‘創業導師’服務,為我們依法合規經營築牢了堅實後盾。”在上海市稅務局日前舉行的一場稅收宣傳活動中,上海本趣網路科技有限公司CEO周力深説。
“科創稅立方”是上海市稅務部門去年4月推出的專業化稅收宣傳服務品牌。一年來,上海稅務部門聚焦科創企業發展需求,不斷深化“政策找人”“智算慧享”等服務舉措,持續規範政策執行,引導科創企業走好創新路。
稅校合作播撒“創新種子”
高校是科創萌芽的搖籃,也是青年創業的起點。“科創稅立方”品牌推出以來,上海稅務部門聯合十余所高校打造“政策普及+實踐賦能”雙軌機制,為高校畢業生創業創新提供從理論到實戰的全流程支援。
“畢業後我打算和同學合夥開一家科技公司,想問問該怎麼註冊?”“公司招用重點群體就業,有什麼稅收優惠嗎?”在華東理工大學校園招聘會的現場,稅務部門為近百名師生和20余家用人企業送上稅務“錦囊”。來自上海市徐匯區稅務局的“創業導師”結合企業開辦事項、就業創業稅費政策、稅費業務辦理流程等熱點問題,為高校師生提供“面對面”輔導。“稅務部門將科創稅費政策送到我們身邊,為師生開展‘零距離’專業指導,這種方式讓同學們的科研成果轉化之路走得更穩。”華東理工大學創新創業教育中心教育綜合辦負責人徐艷表示。
從現場答疑到長效育人,稅校合作的深度不斷拓展。在奉賢區,稅務部門與上海商學院合作,把稅務服務深度融入教學、實踐與科研全流程。在松江區,稅務部門與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攜手,建立起常態化“産學研”合作機制,為大學生提供稅務實踐基地,在辦稅服務廳獲得“沉浸式”辦稅體驗。
“一站式”服務緩解“成長煩惱”
針對成長期科創企業需求,上海稅務部門以“科創稅立方”為抓手,以園區為支點,打造“不出園”的“一站式”服務生態,緩解科創企業“成長煩惱”。
在普陀區天地軟體園,普陀區稅務局依託“科創稅立方”品牌建設,在園區建立稅收共治點,設立“普稅匯·稅務無人超市”自助終端和“稅動力·補給站”,組織稅務幹部積極調研了解科創企業創新發展中的稅費需求和痛點,為科創企業提供辦稅和稅務諮詢便利。
“智慧産業需要智慧服務。稅務部門建立的稅收共治點智慧化水準高,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輔助。”園區獨角獸企業波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財務總監楊小秋介紹,2024年以來,波克科技在技術研發和商業模式創新中多次遇到涉稅疑難問題,每次都及時得到稅務部門的幫助支援,成功享受稅費政策減免超過1億元。據了解,天地軟體園去年新增企業260家,目前園區科創企業佔比高達75%。
在長寧區“上海硅巷”,稅務部門設立的“蒲公英”服務站展現出服務“數字經濟”的優勢。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西井科技財務總監陳怡斐介紹:“可以用‘無事不擾,有求必應’來概括‘蒲公英’服務站的功能。小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享受填報指導,大到多部門聯合開展科創企業‘出海’培訓,我們不出樓就可以解決各類訴求。”據了解,在“上海硅巷”裏,長寧區稅務局按照不同成長期的科創企業設置了3個“蒲公英”服務站,確保解決園區裏的初創期、成長期、發展期等各階段“數字經濟”企業的個性化需求。
風險管理提醒企業合規經營
隨著更多科創企業走向國際舞臺,“合規”與“出海”成為關鍵詞。面向衝刺資本市場、拓展國際業務的成熟期企業,“科創稅立方”提供全流程定制化服務,助力企業行穩致遠。
“在公司的發展征途上,稅務內控機制與風險管理扮演了重要角色。通過稅務部門定期到府輔導,企業構建起覆蓋全鏈路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上海凱淳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張馳表示。
東方雨虹財務總監王艷梅算了一筆“紅利賬”:得益於科創稅立方的輔導,我們連續6年獲得A級納稅人稱號,企業在辦稅繳費、招投標和政策享受等方面暢行無阻,2024年享受稅費減免共計1208萬元。依託政策支援,東方雨虹産能從1萬噸提升到10萬噸,躋身國家級綠色工廠。
擬上市企業上海思客琦智慧裝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松江區稅務局“專家顧問團”支援下,順利完成涉稅“健康體檢”。“我們確定在深證創業板上市的目標後,‘科創稅立方’專家顧問團隊主動靠前,幫我們順利跨越上市籌備期、輔導期等關口。”該公司財務總監何冬樂説。
據了解,松江區稅務局積極融入“科創稅立方”服務理念,與區發改委等部門緊密合作,及時獲取轄區內擬上市企業名單,並根據行業、營業收入、稅收優惠享受情況及上市進展等進行分類分級管理,實施“一企一策”精準輔導,助力企業合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