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作為嚴防境外輸入的抗疫一線,為防輸入、防擴散,實現無縫銜接和閉環管理,機場工作人員防疫工作壓力巨大。2021年春節前夕,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長寧區稅務局第13批機場志願者再次奔赴浦東國際機場防疫一線,他們在華燈初上、萬家團圓的農曆春節,穿上防護服變身“大白”,駐紮防“滬”一線,守好“空中大門”。
稅務“大白”的堅守
青年志願者陸野是第13批志願者中的一員。今年的春節,陸野和他的小夥伴們堅守在機場一線。團圓的日子不能和親友相聚,陸野卻沒有表現出失落,“新春佳節守護國門,對我來説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
過節前,為了讓機場的年味更濃一些,陸野還自發地與機場工作人員一起貼春聯和窗花。“看著醒目又精緻的窗花,伴著清晨的從航廈外探進的第一縷陽光,歸國的旅客們也可以感受到‘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慰藉了。”陸野表示。
年輕的志願者們每天都要登記旅客資訊、測溫、篩選出符合條件的旅客送往指定地點並交付旅客至對接街道防疫工作人員處,同樣的問題,也許便要重復幾百遍;同樣的引導動作,也許便要重復上千遍;同樣的表格材料,也許便要一一遞交到數千名旅客手中……
陸野表示,機場志願工作和稅務工作也有共通之處,那就是要細心耐心做好解釋,多為服務對象去設身處地地思考,這都是平時的稅務工作給予的思路和啟發。
看似簡單的工作步驟卻有著無數的細節與特殊情況,志願者中有人遭遇到旅客因心臟問題送醫的突然狀況、有人為孤身一人歸國的老華僑送去溫暖,伴著夜幕的星斗和晨曦的微光,稅務“大白”們用生命守護生命,以責任詮釋擔當。
“90後”的責任擔當
自去年3月至今,長寧區稅務局已經派遣了13批26名志願者奔赴機場防疫一線,這其中,黨團員佔比100%,其中“90後”佔比近80%,他們將汗水熱灑“防疫前線”,散發了青春力量,展現了稅務幹部的擔當,為城市築起一道不平凡的防線。
青年黨員孫笑天、于彪是第一批志願者隊伍中的成員。回想起當初響應號召的時刻,孫笑天説道:“我是一名共産黨員,我想這是組織需要我的時刻。而且我年紀輕,體力好,有什麼困難都可以克服的。這種特殊時期,機場危險卻也是最缺人的地方了,我上!”
在機場,他們實行三班工作制——第一天上午9時到晚上9時,統一回到集中點後回家休息,第二天繼續上班,從晚上9點一直工作到第三天上午9點,每天除了引導旅客至集散點進行資訊登記,還要跟隨大巴,將來自南韓、義大利、伊朗、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人員送往集中隔離點交由駐點醫護人員安排入住。
“會有不理解不配合的旅客,加上長時間的工作,我一度感覺身心俱疲。”回憶起當時身體和精神的雙重壓力,于彪坦言,“但是想到自己共産黨員的身份,我就咬咬牙堅持下來,耐心勸説,將每一位需要隔離的旅客登記引導到位。看到身邊同樣疲憊又堅持的夥伴,我相信沒什麼是黨員不能克服的!”
“持續了四個季節的疫情,讓浦東機場的‘大白’志願團隊早已熟稔如何與它相處。”春節職守的“90後”青年黨員李浩哲表示,“青年黨員的加入讓這支隊伍充滿活力,你可以看到俏皮活潑的‘大白’在防護服上塗鴉,也可以看到熱情認真的‘大白’為乘客登記轉運資訊時互拜早年,還可以看到沒穿隔離服的‘大白’把後勤保障經營成美食倉庫,在機場點位的一面黨旗下,‘大白’們拉起手築就阻擋疫情的高墻。”
跑好防疫接力賽
在奔赴機場的志願者隊伍中,有“95後”稅務“萌新”、有家有幼兒的年輕爸爸、有剛從支援街鎮凱旋的抗疫先鋒,當然他們都有一個光榮的名字——稅務“大白”。
“過去只在新聞裏看到的畫面,如今自己也成為了一份子。生平第一次穿戴防護服,面罩、口罩、帽子……一個都不能少。”擁有退伍軍人和稅務幹部雙重身份的章軼表示,“曾經我穿著綠色軍裝手握鋼槍,如今我穿著白色防護服手握測溫槍,作為黨員衝在一線,對象不同,使命卻是一樣。”
“我們都是第一次參與這樣的任務,開始內心也有點忐忑,但在去之前有前輩分享經驗,想到自己黨員的身份,我又覺得充滿了幹勁。”2019年剛剛進入長寧稅務的新黨員沙昊説道,“所有稅務志願者都擰成了一股繩,此時,我們就是一個戰壕裏的‘革命戰友’,這是一場必須勝利的戰‘疫’。”
守好浦東國門第一關,這既是一場外防輸入各環節環環相扣的接力,更是黨員使命的接力。這些稅務幹部,將汗水熱灑“防疫前線”,散發了青春力量,展現了稅務擔當,為城市築起一道不平凡的防線,讓稅務旗幟在抗疫前線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