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數字經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構産業體系、重塑生産方式。上海長寧積極把握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轉型機遇,緊扣“數字長寧”發展戰略,激發專精特新科創企業高品質發展新動能,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
“三鏈疊加”深耕工廠服務業賽道
地處長寧區的上海黑湖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黑湖科技)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和多工廠數據聚合、生産協同等方面的探索實踐,企業註冊以來受益於“上海硅巷”産業鏈、創新鏈、人才鏈“三鏈疊加”的模式,目前已覆蓋3萬餘家工廠,入選上海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因為‘硅巷‘周邊有上海交大、華師大、東華大學等6所高校,我們吸引了許多資訊化人才,也有高校合作項目,目前公司處在研發投入階段,沒有很大的經濟産出,但稅務部門一直在關心企業的發展,結合我們的經營情況,指導我們申請下來了高新技術企業資質,方便及時享受稅費優惠政策。”黑湖科技財務負責人楊小雲説。
企業的高品質發展離不開日積月累的耕耘,楊小雲介紹道,“在各行各業,我們用數據驅動製造企業,打造了一些標桿案例,也入選了行業榜單,獲得獎項榮譽,積累了公司口碑,稅務部門的熱心幫扶,為我們增添底氣,我們將持續誠信經營,為區域經濟建設添磚加瓦。”
記者了解到,在以黑湖科技為代表的“上海硅巷”,區稅務局持續著眼于長寧經濟發展産業佈局,精細拆解服務舉措,定向匹配政策紅利,為科創企業及時提供“能量補給”。
數字化助力智慧建築系統轉型
當傳統的建築使用與智慧化系統碰撞,現代人的辦公使用體驗産生了新變化。上海雲思智慧資訊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思智慧)是一家上海市專精特新企業,也是上海專精特新專板首批上板企業,經營重心就在智慧建築解決方案的設計與實施,自2008年成立以來,通過智慧化手段提升建築效率、安全性及用戶體驗。
“隨著近年來醫療行業對智慧系統建設的要求提升,我們研發資金、人員投入不斷提升,遇到的稅務問題領域拓展,稅務部門的工作人員提供了建築、醫療等多個行業的涉稅政策手冊,就像是我們的稅務嚮導。”雲思智慧財務負責人周菊説。
值得一提的是,企業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在研發領域的投入顯著增加。長寧區稅務局走訪調研了企業在建築細分領域常見難點、堵點,並結合區內高新技術企業特徵,定位常見高頻問題,給予針對性建議。據統計,2023年雲思智慧享受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1600余萬元,減免所得稅額240余萬元。
“節省的稅費不僅緩解了我們的財務壓力,更促進了企業的技術升級和産業升級。這筆費用我們打算加大研發投入,優化産品結構,還有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周菊介紹道。
AI超自動化促就行業輕裝上陣
隨著全球科技的飛速發展,企業對於流程自動化、智慧化的需求日益旺盛。上海藝賽旗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藝賽旗軟體)是一家2011年註冊,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公司堅持自主研發,注重融合創新,成功打造了多款超自動化産品,通過AI解決方案幫助現代企業實現運營優化、效能提升,應用於財務、運營、人事等場景,加速企業數字生産力向智慧化轉變。
“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我們投入了大量研發精力打造新産品,追求在智慧綠色進化中實現更高效能、更可持續的價值提升,助推新質生産力建設。”藝賽旗軟體副總經理彭莉華説。據統計,藝賽旗軟體2024年度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1100余萬元,軟體産品即徵即退稅金額50余萬元。
“同時,作為一家正在發展中的企業,我們積極拓展商務簽約合作,客戶案例有中國太平洋保險、廣發銀行、中國石化等,這也是參與市場的檢驗。在我們業務版圖不斷拓展的過程中,感受到了稅務部門的貼心關懷。”彭莉華介紹道,“稅務部門提供徵納互動、稅費優惠政策指引等服務,給我們的日常工作提供指導,在我們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資質期間,還通過線下講座的方式提供幹貨講解,幫助我們享受到最新政策紅利。”
據了解,長寧區稅務局持續支援新質生産力企業發展,對區內科創企業實行“一企一策”服務模式,建立良好稅企溝通關係,定位企業生命週期,以“政策找人”的服務模式及時送上稅惠紅利和稅收政策,為企業新質生産力發展“添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