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幾年,上海市靜安區以“樓宇經濟、總部經濟和文化創意”為根基的産業發展脈絡日漸清晰,區域經濟呈現出有品質、有效益、可持續的健康發展態勢。作為上海市中心城區面積最小的區,佔地面積僅為7.62平方公里的靜安區的發展成果卻是“重量級”的:2011年全區稅收實現217.5億元,同比增長13.4%,增收25.6億元,在上海市九個中心城區中位列第三。其中,現代服務業稅收佔全區稅收比重達到95%以上,涉外企業上繳稅收總量超過130億元,位列上海市中心城區第一。
近年來,靜安區按照國際通行原則整體佈局辦公樓、購物商場、賓館、停車場、文化娛樂設施和公寓,創建高效開放的市場環境,培育具有靜安區特色的現代服務業産業體系。5年來,上海市新增甲級寫字樓中有20%落戶靜安區。截至2011年,靜安區共有商務樓宇200多幢,面積近410萬平方米。全區100幢重點樓宇合計實現稅收140.7億元,佔全區稅收總額的64.7%,同比增長16.2%,增收19.6億元。全年累計稅收超億元樓宇合計達19幢,累計實現稅收121.8億元,樓均稅收6.4億元。其中,“月億樓”有4幢,分別是恒隆廣場、中信泰富廣場、越洋廣場和國泰君安大樓。恒隆廣場繼2007年成為 “月億樓”後,2010年又步入“月雙億樓”的行列,實現了月均稅收逾2億元的歷史性突破。
靜安區以要素集聚、錯位發展和能級提升為抓手,依託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國際國內影響力和綜合服務優勢,加快發展以高端服務業為核心的總部經濟。針對總部經濟發展的潛在需求和特點,靜安區稅務局精心組織舉辦以世界500強企業總裁、財務負責人為參與對象的論壇沙龍,大力營造稅企互動、徵納和諧的良好氛圍。同時,依託納稅人學校這一創新平臺,定期舉辦政策輔導專題講座,探索提供全過程、深層次、差異化的跟蹤服務,積極構建大企業稅務風險防控機制,提升大企業的服務滿意度和稅法遵從度。目前,靜安區已經匯集了世界500強企業及其辦事機構130余戶。南京西路地區已形成以“梅泰恒(梅龍鎮、中信泰富、恒隆廣場)”為核心的上海標誌性高檔商圈,匯集了1200多個國際知名品牌,550多個國際一線品牌和30多個世界頂級品牌;進入上海的90%以上的世界著名品牌、95%以上的世界頂級品牌都在南京西路開設有專賣店或旗艦店。以路易威登、古馳、愛馬仕、普拉達為首的34家頂級品牌企業2011年度實現稅收28.9億元,同比增長26.9%,佔全區稅收總收入比重達13.28%。另有包括歐萊雅(中國)有限公司、輝瑞投資有限公司在內的12家500強企業在靜安區設立了地區總部和投資公司。據了解,位居 2011年靜安區經濟貢獻百強之冠的即為一家總部經濟企業,其全年稅收總量達12.9億元。
與此同時,靜安區的文化創意産業發展也勢頭迅猛,接連涌現出靜鼎樓、800秀創意園區、匯智創意園等知名創意産業園區,産業集聚度之高在上海中心城區處於領先地位,吸引了大量相關企業安營紮寨,其中不乏行業領軍企業:世界第四大傳媒集團陽獅集團的子公司——陽獅廣告;國內最大的圖片設計公司——上海東方IC公司;打造過劉翔、姚明形象及廣告攝影的明星攝影專業機構——尊藝攝影、方亦剛工作室……基於文化創意産業的經營特點及發展趨勢,靜安區稅務局多次送政策進園區,就園區招租業、會展業、動漫産業、設計業以及技術創新等方面的政策疑難問題逐類細化梳理,幫助企業用足用好各項扶持政策。2011年,靜安區文化創意産業總計實現稅收26.0億元,同比增長31.0%,增收6.1億元,其中,涉外文化創意産業實現稅收12.2億元,增長49%,增收4.0億元。廣告業增長63.3%,增收3.1億元。文化創意産業稅收佔全區比重達11.9%,成為靜安區又一大前景矚目的新興産業。
(摘自中國稅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