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熱詞:
上海城市精神: 海納百川 追求卓越 開明睿智 大氣謙和

新華社:上海,從企業“稅單”看營改增改革成效

發佈時間:2017-02-28 11:26
字號:[ ] [ ] [ ]
列印本頁

  作為首批開展試點的城市,上海推行營改增時間最長。究竟這一政策給企業送的“減負紅包”去了哪,用來做了什麼?記者走訪了滬上幾家不同類型的企業。

  ——去向一:用政策惠及消費者

  “自2016年5月1日營改增實施以來,攜程國際旅行社總體減稅200多萬元了。”上海攜程國際旅行社的財務總監王輝説,新稅制下公司如果提供跨境旅遊服務,可以享受免征增值稅的優惠政策。“我們在設計産品時,就會將政策和産品結合,讓顧客也同時跟著企業享受到國家的政策利好。”

  王輝説,旅遊業作為一般服務業,繳納營業稅時的稅率為5%,營改增後稅率變成6%。但只要求加強財務管理、用好政策,想要拿到“減稅”的紅包並不是難事。由於目前的營改增政策,對旅遊行業原營業稅稅制下“差額徵收”的政策予以了保留,同時又因增值稅自帶的“環環抵扣、增值徵稅”特性,使從事旅遊行業的企業獲得了更大的“減負空間”。

  “新的稅制鼓勵企業積極開展境外業務。”王輝説,只有在設計産品時做好結合,才能讓政策的利好惠及更大範圍。

  ——去向二:再投資形成良性迴圈

  承擔上海洋山深水港建設的上海冠東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它的“稅單”近年來也很突出:2012年,冠東利潤才5000余萬元,繳納企業所得稅800余萬元;到了2015年,利潤已經超過11億元,增長近20倍。同時,繳納的企業所得稅也隨之大幅增加,增長近35倍,繳納稅款超過2.8億元。

  “冠東公司發展良好,受益於洋山深水港大力開發,與中央實施的營改增政策也密不可分。”該公司的投資方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戌源舉例,2012年洋山保稅港區開始實行營改增,集團下屬14家註冊在這裡的企業,累計減輕稅負2.82%。政策大大減輕了企業的資金壓力,從而促進生産經營,幫助企業擴大投資、發展做大,繼而又産出更大的稅收,形成了良性的迴圈。

  ——去向三:促轉型助專業運營

  除了直接給企業減負、惠及民生以外,實施“營改增”後還對企業的主副業分離、産業轉型升級起到積極作用,從而積極推動服務業的發展。

  以順豐速運為例,按照現行增值稅的稅制,運輸服務的稅率是11%,而其他輔助物流服務的稅率是6%。2013年8月,順豐速運將“同城收派”和“異地運輸”業務進行劃分,單獨設立運輸公司,將速運板塊中的運輸業務進行剝離。

  這樣,一方面原本的輔助物流享受了6%的較低稅率,另一方面新設立的運輸公司進行獨立結算,並走向了市場,從而使這個運輸公司也可根據資源配置的需求,對外承接其他運輸業務,更有利推進了運輸公司的專業化運營。

  “在上述兩項業務獨立之後,2014年,新設立的運輸公司收入就達到了1.4億元,並在2015年、2016年實現了持續增長,同時該運輸公司承接外界業務的佔比也已近10%。”上海順豐速運的財務總監陳泓如説,順豐速運自身從2014年減負300多萬元,減負比例0.22%,到2016年減負比例達到了0.49%。

【返回頂部】【列印本頁】【關閉本頁】

主辦單位: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

地址:上海市肇嘉浜路800號 電話:021-12366

網站標識碼:bm29090019 滬ICP備19025643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558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