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為營改增的“發源地”,6年來減稅規模日益擴大,釋放紅利提升質效,經濟轉型獲得滿滿動力,今年有望實現全面推開營改增稅負“只減不增”的預期目標。
2012年1月,交通運輸業(除鐵路運輸)及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率先在上海推開,至2017年12月,營改增在上海實施整整6年。營改增從上海起步,到走向全國、覆蓋全行業,取得了諸多積極成效,成為我國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中的亮點。
2012年至2017年,營改增試點在上海覆蓋近80萬戶納稅人,其中2016年5月新納入試點的建築、房地産、金融及生活服務四大行業試點納稅人41.8萬戶,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以來新增試點納稅人10.3萬戶。營改增試點以來,減稅規模日益擴大,2016年當年即實現減稅近840億元,預計2017年減稅規模將超過2016年,實現全面推開營改增稅負“只減不增”的預期目標。
作為資金、技術、人才等集中的經濟中心,上海的産業結構以第二、第三産業為主。而伴隨營改增的深入推進,上海市經濟結構調整趨勢日漸明顯。
上海市稅務局貨物和勞務稅處負責人表示,“受營改增外溢效應影響,本市現代服務業引領第三産業在整個産業結構中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服務業的集聚效應表現突出”。據上海市統計局公開發佈的資訊顯示,在未實施營改增的2011年,本市第三産業佔比僅為58%,而近年來,第三産業的比重已接近70%,佔比明顯大幅提升,營改增為本市發展現代服務業、打造國際經濟中心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活力。
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本地文化産業發展的縮影,這些年來陸續推出了《中國好聲音》《出彩中國人》等知名節目,公司規模也迅速擴張,年營業收入呈幾何級數增長,從2012年的400萬元發展到2016年6.4億元。這背後,始終離不開營改增政策的扶持。
“公司自2013年納入營改增改革試點以來,至今已累計減稅1.1億元。”財務總監王艷解釋説,公司的日常業務需要大量採購燈光大屏製作、音樂版權和電視轉播技術服務,營改增之後,這部分進項稅額可以抵扣,大大降低了成本。加上近幾年,真人秀節目在國內走紅,公司向境外購買節目模式版權費、邀請外國藝人參與錄製節目的開銷越來越多,按政策規定,這類業務代扣代繳的增值稅也能抵扣。
上海地區的局部試點並不一帆風順。改革初期,由於試點行業較少、試點地區有限,部分企業的稅負的確略有上升。但是,受到增值稅自帶“鏈條式抵扣”特性的影響,許多企業通過改善內部管理、合理規劃佈局,反倒因此受益。
以上海裕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為例,從改革初期部分業務稅率上升、稅負增加,至目前年均累計減負超過40萬元,企業借營改增之力,大膽走出了運作模式改造升級之路,在進一步優化行業定位、提升服務的基礎上,反而拉長了産業鏈,並依託服務的集聚效應和科技創新的力量,獲得了更高的市場份額。2012年至2016年前,企業先後研發了倉庫貨物存儲監控、貨物運輸跟蹤、發貨與收貨智慧管理等一系列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物流管理軟體系統,並受到了國家相關管理部門的關注,受邀參與了國家物流標準的制定工作。
提到營改增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公司負責人稱,“營改增不僅幫助我們減輕了稅負,更幫助我們找準了市場定位,倒逼我們調整和規範了內部管理,實現了從單純的運輸、倉儲企業到整體供應鏈管理型企業的轉型”。
在打通産業鏈條、消除重復徵稅的同時,營改增還有效降低了産業分工細化過程中的稅收成本,大大有利於促進經濟産能的升級改造和專業分工,鼓勵和帶動了經濟發展的新模式、新技術、新業態、新産業。
作為上海乃至全國首個“網際網路+生活性服務業”創新試驗區,長寧區吸引了美團點評、易果生鮮、格瓦拉、春秋國旅等數百家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戶。營改增試點改革以來,這些企業獲得了巨大的政策紅利,營改增已成為“網際網路+生活性服務業”蓬勃發展的新動能。美團點評集團旗下的“大眾點評網”是全國聞名的網際網路服務平臺,業務囊括網上訂餐、旅行、娛樂、生活服務和外賣配送等多個領域。2012年第一批納入營改增試點範圍以來,公司已累計減稅9600多萬元。
公司財務經理朱妙青表示:“營改增對服務業可謂重大利好,我們的稅負越來越低,公司用戶成倍增長,市場份額和銷售額也逐年上升。2017年大眾點評網APP的活躍人數是2012年的4倍多,銷售額也翻了幾番,這就是政策紅利的最好體現。”
10月3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和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的決定(草案)》,至此,營業稅從法律層面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又為鞏固營改增的成果,帶動稅基擴大和就業增加,促進行業管理更加規範,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稅務局貨物和勞務稅處負責人表示:“上海市稅務機關將在鞏固既有成果的基礎上,著力營造更加良好的國際化、法制化、便利化營商環境,轉變和優化增值稅管理,以改革激發市場活力,進一步提升納稅人的獲得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