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無一人的“魔鬼碼頭”
浩瀚的東海之上,一艘艘萬噸巨輪乘風破浪,汽笛長鳴的碼頭上,巨大的龍門吊起起落落,數不盡的集裝箱被裝載上重卡,沿著東海大橋賓士而去……
然而,巨大的碼頭上卻空蕩蕩看不到一個工作人員。不少第一次來到此地的人,都會忍不住驚呼:“魔鬼碼頭!”
2017年12月10日,廣受矚目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四期全自動化碼頭正式開港運作,全球規模最大、綜合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單體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初展雄姿。
據了解,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以下簡稱洋山四期)建設歷時3年,擁有7個大型深水泊位,總用地面積約223萬平方米,岸線長達2350米,設計吞吐能力初期達到400萬標準箱,遠期將達到630萬標準箱,可滿足多艘大型集裝箱船同時靠泊。
洋山四期工程總指揮張斌介紹,和傳統碼頭相比,洋山四期首次採用最新一代的自動化集裝箱裝卸設備和自動化生産管理控制系統,也就是由電腦控制橋吊來裝卸集裝箱,用無人駕駛的自動轉運車替代現在碼頭上的集卡,橋吊操控和堆場作業、水準運輸都不需要人去碼頭,裝卸運輸設備全部採用電力驅動。
在碼頭現場,記者看入境區內車流不息,但沒有一個人影,全都是系統自動調度。船靠岸後,電腦會自動安排作業時間點,系統提前通知無人轉運車到達位置。電腦會根據卸船計劃,實時計算路徑,無人轉運車則會按照電腦規劃的行駛路徑前往堆場,整個計劃可以精確到秒級。
只見巨大的集裝箱被輕輕抓起,軌道吊伸出長臂,準確地鎖住集裝箱,沿著軌道進入內場,自動引導運輸車早已等在那裏,集裝箱被迅速拖向指定堆場,一直到放在卡車上。
中央控制室裏,操作人員面前的4個電子屏監控著整個流程,辦公桌兩邊各有一個操縱桿和滑鼠,看上去就像一台大型遊戲機。以往,橋吊司機要坐在近50米高的控制室裏,憑肉眼和手動操作移動幾十噸的集裝箱。而今,操作人員坐在中控室裏,輕點滑鼠就能完成這一過程。
令人感到自豪的是,碼頭上所見的岸橋、軌道吊等設備,均由“港機巨頭”振華重工自主研發製造。整個項目的生産調度,則由上港集團自主開發的碼頭作業系統來承擔。如此一來,碼頭運作的“神經”和“大腦”均實現了國産化,是國內唯一一個“中國芯”的自動化碼頭。
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黃慶豐感慨地説:“過去,一直是給國外自動化碼頭提供設備。如今不僅能夠參與打造國內自動化碼頭,還能夠自主開發設計設備管控系統,這是我們中國製造企業的驕傲!”
與一、二、三期碼頭相比,自動化的洋山四期碼頭岸線最短、佔地最少,但其吞吐能力將遠超前幾位“大哥”。由於該碼頭的主要裝卸環節均實現了全電力驅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時,能最大程度地減少碳排放,降低廢氣和噪音對環境的影響。洋山四期成為一座真正安靜又綠色的現代化碼頭。
眾多中國“智”造的“黑科技”,使洋山四期在中國港口行業的運營模式和技術應用上實現了里程碑式的跨越升級,更為上海港鞏固港口貨物吞吐能力世界第一地位、加速躋身世界航運中心前列提供了堅實保障。
從小漁島到航運大港
洋山深水港區位於浙江省嵊泗崎嶇列島的小洋山島上,距離國際遠洋航道104公里,港區航道全長67公里,面積2.1平方公里。它與東海大橋、部分陸域共同構成中國大陸首個保稅港區——洋山保稅港區。
過去,小洋山就是個小漁島,島上生活著世世代代捕魚的漁民。從1995年國家提出建設洋山深水港的戰略構想,到2002年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在東海大橋打下第一根樁,再到如今全自動港的建成啟用,10多年來的劈山築路,洋山深水港已創造了從無到有的諸多奇跡。
目前,洋山深水港區已成為國際一流的現代化集裝箱港區,累計集裝箱吞吐量超過1.4億標準箱,約佔上海港的40%以上,有力助推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在2010年躍居全球首位,並保持至今。
作為中國大陸的首個保稅港區,洋山保稅港區還承擔了建設國際航運發展綜合試驗區的重要使命。
“想要實現港區的發展突破,‘聚人氣’是第一步。”洋山港區辦事處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依託洋山深水港的獨特區位,港區積極發揮保稅區、出口加工區和保稅物流園區功能,在國際採購、配送、轉口貿易和出口加工等方面不斷開拓。
丹麥馬士基、瑞士地中海、法國達飛、中國中遠和中海集運等全球知名航運企業,紛紛停靠洋山深水港;荷蘭世天威物流有限公司等企業在洋山保稅港區設立倉儲基地;京東商城、天天果園等知名跨境電商也陸續落戶洋山保稅港區。同時,由於港區具有保稅期貨交割功能,並推出了洋山價格指數,還集聚了數百家大宗商品貿易企業。據統計,自2005年初開港至2017年的12年時間裏,洋山保稅港區入駐企業已從數十戶達到近2000戶,稅收從數億元增長到105億元。
大港雄開,萬流奔騰。洋山,已從一個小漁島一躍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航運大港。
未來浪潮不可阻擋
在12月10日的開港大會上,上海市長應勇表示,洋山深水港區四期工程的開港,對擴大上海港集裝箱吞吐能力、鞏固提升上海港國際樞紐地位和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將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上海要依託自貿試驗區推進航運領域改革創新,著力優化現代航運集疏運體系和航運服務體系,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更好地服務全國。
根據國家部署,上海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自開港以來,就將目標瞄準“世界之最”。即將實施的上海自由貿易港建設,洋山保稅港區更是主要戰場。洋山港四期的開港將助推上海港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4000萬標準箱,為上海港連續7年雄踞全球集裝箱第一大港壓下分量極重的砝碼,必將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發揮出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