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南京西路與陜西北路的交界處,始創于1936年的“龍鳳服裝”,由解放前上海著名的“朱順興”“范永生”“閻鳳記”“美昌”等成衣鋪合併而成,“龍鳳旗袍”這一老字號品牌如今更是家喻戶曉。
目前,上海龍鳳中式服裝有限公司是上海開開(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國有企業,生産製作旗袍、男式唐裝、長衫等各類中式服裝,其獨特的“鑲、嵌、滾、宕、盤、鏤、雕、繡、繪”九大手工工藝,還入選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和國家傳統工藝振興項目,是亟待傳承和發揚的文脈精髓。
走過80多年風雨歲月,“龍鳳旗袍”品牌保持青春的秘訣就在於傳承與創新,而居高不下的人工成本和薄弱的資本積累,卻讓企業在創新發展的路上犯了難。上海龍鳳中式服裝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李家祥介紹説,“龍鳳旗袍手工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一件旗袍雖然價值不菲,但一位老師傅一年也只能縫製100件海派旗袍,傳統手工業運營模式決定了龍鳳旗袍的人工成本節節攀升,加上傳統行業原始資本積累相對較少,想要招募更多有想法的年輕人傳承技藝,或者成立專業的設計團隊進行創新,都變得困難重重”。
而減稅降費的一系列稅收政策為這家傳統企業帶來了新的轉機。
2018年6月,為了緩解企業人工成本高導致的增值稅稅負偏高問題,“龍鳳旗袍”申請轉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半年減少的增值稅就超過15萬元,稅負下降超過了50%。2019年,企業還可以享受“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不足10萬元可免征增值稅”“小微企業所得稅減免標準放寬、稅率降低”等更多的利好政策,預計全年節約的稅收成本將超過30萬元,這對於一家年銷售規模在300萬左右的傳統手工業企業而言,無疑是一筆不小的資金。
“更讓我們驚喜的是,今年的最新政策落地特別的快,我們在對1月的稅收進行申報的時候就已經享受到了最新政策,從政策公佈到享受到政策紅利,簡直是‘無縫銜接’。” 李家祥説,“我們打算把這部分‘多出來’的錢用於培養傳統手工業的傳承人,通過不斷提升老字號對青年人才的吸引力,讓傳統的‘龍鳳’在更多年輕人的手裏翻出更新的花樣。”
稅收營商環境的優化和減稅降費系列舉措的落地,為老字號培養傳承人、開發新産品卸下了不少資金壓力,這必將給傳統品牌帶來蓬勃發展的新機遇。2019年,立足新起點,上海稅務部門將著力推動稅收營商環境持續改善,不斷提高辦稅便利化水準,提升服務管理能級,有效確保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落地生根,為持續提升社會公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奮發作為,為提升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