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秋收、春華秋實。當下,全國各地正在五穀豐登、瓜果飄香中喜迎“豐收季”。豐收離不開辛勤的耕耘,也離不開陽光雨露沃土的滋養。隨著農業現代化不斷提速,稅費優惠對於農業的“滋養”作用更加突出。最近,許多農業企業和農戶在盤點自家“豐收賬本”的同時,也曬出了稅費優惠的“賬本”。
上海崇明區豎新鎮大東村的博士農場——“優渥田家”水稻生産部負責人張宏路介紹,“今年受疫情影響,農場收入大幅下降。但是種子和農機支出、人員工資等都是固定成本,農場的資金壓力驟增。在稅收優惠政策支援下,1-8月農場累計享受免稅銷售額126.6萬元。秋收完成後,全年預計享受免稅銷售額將達到280萬元。”有了稅收政策的支援,“優渥田家”把更多的資金投入到了技術升級和品控管理,使得自家種植的“越光米”的口感更自然純正,可以上架多家高端超市。
“公司的發展壯大離不開稅收減免的助力。”重慶五福盈林業發展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顏昌群介紹,公司年均投入自主研發費用60余萬元。自2017年以來,光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一項,公司便享受稅額減免30余萬元。目前,該公司在重慶市酉陽縣五福鎮已發展油茶基地1.5萬餘畝,輻射帶動1368戶當地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就地務工等方式實現增收致富。今年預計采收油茶80萬公斤,能帶動農戶增收680余萬元。
江西省吉安市峽江縣種糧大戶石玉蓮介紹説,受益於減稅降費政策,化肥等農資産品降價,購買農機設備還能享受稅費優惠,秸稈、稻殼也能賣錢。同樣位於吉安的富達(八都)糧油加工廠負責人習冬茍説:“今年這個豐收年來之不易,多虧有減稅降費等政策的支援。我們廠的稅費負擔大幅下降,今年已經享受到20多萬元稅費優惠。我們把享受到的稅費優惠和農戶一起分享,每公斤糧食的收購價格都比市場價格給得更高一些。”
安徽省阜陽市潁州區王店鎮種糧大戶王明強説:“今年年景特殊,豐收顯得尤為珍貴。多虧稅費優惠支援,從買種子到糧食銷售等環節,都免稅,負擔小了很多。”王明強介紹,今年他家已産出970噸小麥,收入260多萬元。在一系列減稅降費等政策支援下,王明強追加資金購置無人機等24台農機設備,從種植到收割全面實現智慧化管理,平均每畝種植成本降低60多元。
安徽潁上縣鄭氏米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王鳳説,面對疫情、洪災雙重壓力,仍能實現豐收,稅費優惠政策發揮了很大作用。王鳳算了筆賬,今年以來,公司已享受到各類稅費優惠560多萬元。
“我們把真金白銀的稅費優惠支援用在刀刃上,承擔起更多社會責任——提高原料收購價格、開拓線上銷售渠道、和受災農戶簽訂收購協議等。”王鳳説,通過網店銷售和直播帶貨,公司今年線上上渠道已售出300多噸大米,並與300多戶受災農戶簽訂4000多畝的水稻收購協議,讓受災農戶吃下“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