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快遞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達1000億件,這是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千億級別,已連續8年穩居世界第一,對全球市場增長貢獻率超50%。今年的第1000億件快遞由中通快遞承運,于12月8日從四川省眉山市多悅鎮寄出,次日便抵達位於陜西省西安市的收件人手中。
談及快遞業,離不開快遞企業扎堆落戶的上海市青浦區。據統計,青浦區匯聚了“三通一達”等10家全國和區域快遞總部,擁有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的企業達235家。2019年,快遞業率先成為青浦區首個千億元産業集群。
今年是“碳中和”元年。在快遞速度變得越來越快的同時,快遞企業紛紛探索綠色低碳轉型的新發展。這背後,離不開稅務部門和稅惠政策的支援。
看得見的快遞包裝
“從裏到外越來越‘綠’了”
膠帶從50mm變為39mm,快遞包裝盒克重越來越輕,以前的三聯面單變成了現在的一聯面單……談起快遞包裝的變化,從業12年的申通快遞公司快遞小哥鄭詩宏如數家珍,他説:“我平均每天收發件400多單,這幾年的快遞包裝,從裏到外都越來越‘綠’了。”
據介紹,2020年,申通快遞全網電子面單使用率99.55%,“瘦身膠帶”使用率100%,RFID環保轉机袋使用率100%,投放回收箱0.8萬個,使用環保袋1.8億次。“使用環保袋1.8億次相當於減少使用一次性編織袋1.8億次,減少不可降解垃圾1.8萬噸。”申通快遞物料管理部經理葉康告訴記者,“減少的不可降解編織袋可鋪滿近2.5萬個標準足球場。”據了解,為減少碳排放,申通重組了綠色環保部門,並將其納入物資採購中心,持續推進綠色包裝、綠色運輸和綠色分撥等的研發和引進。“近三年來,我們在低碳環保方面共投入9億元,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2.2億元。稅惠支援特別給力。”申通快遞稅務管理部經理李忠會説。
近日,北京市的李先生收到一份沒有膠帶“纏身”的順豐快件。“現在的快遞包裝越來越輕便美觀了,前兩年的快遞總是‘五花大綁’地出現。”李先生笑著説。
據了解,李先生收到的是順豐推出的“豐BOX”迴圈包裝箱,採用無需封箱膠帶的拉鏈設計,減少箱內填充物,具有防水、阻燃等特殊性能,每個箱子可實現50次以上的週轉迴圈使用。據了解,“豐BOX”項目自啟動以來,順豐已投入近4億元用於研發和生産,稅務部門及時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惠政策,使其將減稅紅包轉化成了實實在在的環保效應,順豐對“豐Box”進行升級,前不久推出‘碳中和’包裝産品“π-Box”,可迴圈使用70次以上,整箱材料96%可回收。
12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國家郵政局辦公室聯合印發《關於組織開展可迴圈快遞包裝規模化應用試點的通知》,明確要求加快促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為助力轄區內的快遞企業實現綠色轉型,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青浦區稅務局及時為其落實稅惠政策,僅“三通一達”2020年就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5.9億元。
國家郵政局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快遞電子運單基本實現全覆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5%,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到70.1%,迴圈轉机袋使用率達到了91.5%,在營業場所設置了7.6萬個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
“看不見”的運輸環節
“新能源物流車越來越多了”
綠色運輸是快遞企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一環。2020年10月,國家通過的《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明確指出,2021年起,物流企業的配送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於80%。《2020中國快遞綠色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快遞領域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3萬輛,同比增長45%。據電車資源統計,今年前10個月我國新能源物流車銷量為9.4萬輛,同比增長141%。
據了解,申通全網目前擁有符合國家要求且被納入規範通行管理的電動三輪車超過6萬輛,擁有純電動新能源車輛近3000輛。“每公里柴油車的油耗成本是0.7元~1.3元,新能源車只要0.2元~0.33元,更便宜還更環保。這幾年,新能源物流車越來越多了。”葉康告訴記者,“由於使用電動三輪車和新能源汽車進行運輸配送,去年申通減少碳排放1.62萬噸。”逐步淘汰燃油車,購置更多的電動三輪車和新能源汽車等,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李忠會説:“近三年來,我們公司累計享受稅惠減免14億元,綠色低碳轉型的路走得底氣十足。”
目前,順豐在全國已投放超過1.8萬輛新能源物流車,並積極響應國家“公轉鐵”號召,減少幹線車輛發貨,增加鐵快班列發貨量。同時,打造低能耗高效率“綠色機隊”,引進747/757/767等燃料效率更高、油耗更低的大型貨機。上海順衡物流有限公司是順豐控股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公司財務負責人劉勇立説:“順衡累計在華東地區投放新能源物流車3600多輛,目前新能源物流車佔物流配送車的20%。僅去年,順衡就享受減稅3000多萬元,真是實打實的支援。”
快遞産業集群綠色轉型
“納稅服務越來越精細了”
青浦區是我國唯一一個“全國快遞行業轉型發展示範區”,正在積極打造長三角供應鏈管理中心。2020年,青浦區快遞産業突破1100億元,其中“三通一達”快遞業務完成量合計超過573億件。快遞業飛速發展,稅務部門持續關注其發展趨勢,及時為快遞企業轉型和跨界發展提供保障和支援,助力快遞企業變得更“綠”、走得更遠。多家快遞企業負責人表示,“青浦區稅務局提供的貼心服務既是我們取得更好發展的‘解憂草’,也是綠色轉型路上的‘助推器’”。
“納稅服務越來越精細了。”中通快遞稅務管理部副總監朱菊梅説,“每逢電商購物節,我們的業務量就特別大,開票需求驟增,針對我們的情況,稅務局為我們批復離線開票限額1億元,大大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開票需求量大是許多快遞企業的共同特點。為此,自去年3月起,青浦區稅務局為快遞企業開設了發票專業配送服務。劉勇立説:“我們公司每個月需要開票30箱左右,以前需要我們自己專門派人開車去辦稅服務廳領取,耗時又耗力,自從稅務部門提供專業配送服務以後,我們線上上申請就行,第二天發票就免費配送到府。”
在朱菊梅看來,稅務部門為快遞企業提供的精細化服務不僅體現在“雙十一”“雙十二”等特殊時點,同樣滲透在企業的日常經營中。
“快遞業發展得很快,在發展過程中必然面臨比較多的具體問題,比如新産品的研發、新業務的拓展等,常常涉及稅務方面的處理事宜。稅務部門很貼心,專門組建了‘快遞行業重點稅源企業稅企互動群’,企業財務負責人和稅務部門相關科室的幹部可以實時互動溝通,這讓我們心裏感到很踏實。”朱菊梅補充説,“綠色低碳是高品質發展的必選項。做好綠色轉型,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惠政策給了我們很大的資金支援,不僅如此,稅務幹部還不斷完善對我們下屬高新技術企業的政策輔導和管理工作。我們在進一步提升環保包裝材料等的研發、生産上更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