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部門為上海軌道交通企業提供了優質的稅務服務和及時準確的稅收政策支援。截至2021年底,累計輔導我司享受增值稅留抵退稅數十億元,有效緩解了上海地鐵資金短缺問題。”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申通地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俞光耀對上海稅務部門落實政策、利企惠企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
地鐵是城市流動的血液,連接著千萬市民的生活,帶給城市生命的跳動。從1993年到2022年,上海地鐵從單線到成網,從觀光運營到交通主幹,以短短三十餘年創造出“世界城市地鐵建設發展史上的奇跡”。如今,在上海這座常住人口近2500萬的超大城市,包括磁浮線在內的20條地鐵線路組成了世界最大規模的運營網路,佔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近70%,是公共交通行業當之無愧的主力軍。
亮眼的成績背後,是上海地鐵建設巨大的資金投入。回顧上海地鐵近年來的發展,為幫助企業平穩健康運轉,稅務力量始終與申通地鐵集團相伴而行。
據了解,線上路建設過程中,集團下屬各線路項目公司購進大量長期資産,累計形成大額進項稅額,由於地鐵建設普遍週期較長,進項稅額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無法被通車後票務收入形成的銷項稅額消化,就自然積累起大額的期末留抵稅額,對企業資金造成佔用。
2019年試行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制度出臺,集團下屬寶山線、七號線、八號線三期、明珠線等線路項目公司紛紛享受到政策帶來的資金紅利。
2019年上海地鐵啟動機場聯絡線、軌道交通崇明線建設,加快推進軌道交通10號線二期等共計128公里在建線路建設,正值當年我國推進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制度,把符合規定的企業“用不完”的增值稅進項留抵的稅款退還給企業,供企業“自由支配”,這一政策直擊企業資金“痛點”,使申通地鐵集團大為受益。
2021年,15號線、18號線試運營通車,15號線縱貫南北,18號線被譽為“換乘王”,企業資金需求隨之陡然上升。“大額退稅資金及時到位,讓公司‘手頭更寬裕’,為我們應對集團安檢安保費、大修更新改造資金等政府補貼資金不足問題增添了底氣。”俞光耀説。
線網不斷密織的同時,軌道交通功能也在“滿足出行”的基礎上不斷進化。2020年底,為方便乘客開具發票,上海地鐵與稅務部門合作,順利實現電子普通發票開具全程“網上辦”。“智慧稅務建設與人文地鐵理念相得益彰,以每一個細節的用心‘打磨’,實現市民乘客‘指尖’上的便捷。”俞光耀表示。
建地鐵就是建一座城。2021年底,14號線以及18號線一期北段建成通車,上海地鐵運營里程突破800公里,十年翻了一番。站在新的發展節點上,稅務力量與上海地鐵建設者們還將持續發力,使這一民生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推進,成為串起美好生活的“城市脈絡”。
“上海稅務部門助力上海軌道交通高品質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我也願做上海稅務的‘義務宣傳員’,讓稅務部門的優秀經驗服務更多企業,為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社會經濟發展貢獻更大力量。”俞光耀委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