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熱詞:
上海城市精神: 海納百川 追求卓越 開明睿智 大氣謙和

上海:減稅降費一年間

發佈時間:2020-02-03 09:03
字號:[ ] [ ] [ ]
列印本頁
【顯示更多屬性】
索引號:SY00242785X0202002010
主題分類: 稅務要聞

名稱: 上海:減稅降費一年間

  2019年,國家層面聚焦支援製造業、服務業尤其是小微、民營企業等實體經濟,實施了範圍更廣、力度更大的減稅降費政策。據統計,減稅政策涉及12個稅種,從普惠性減稅到結構性減稅,覆蓋了全部行業和多類型市場主體。

  一年來,上海市稅務局立足政策落實全覆蓋、減稅降費無死角,通過推廣“網上、掌上、線上、線下”智慧諮詢系統、推送紅利帳單、便捷電子退稅等全新舉措,切切實實地將國家的政策“紅包”送到了140萬戶企業納稅人。1-11月,全市新增減稅降費1609.7億元。

  扶持創新政策:讓上海傳統品牌投入越大、扣除越多

  “今年我們企業稅收整整減了600萬!”上海紅雙喜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章建華在“上海稅務”微信公眾號上查詢了企業一年的“減稅帳單”,顯得有些興奮。

  1959年,第一隻符合國際乒聯比賽標準的乒乓球在上海誕生,後因恰逢新中國成立十週年和榮國團取得新中國第一個世界冠軍“雙喜臨門”,被周恩來總理題名“紅雙喜”。近年來,隨著國際乒乓球賽事的不斷發展,“紅雙喜”牌乒乓球也在創新中不斷成長壯大。

  “乒乓球雖小,但製作起來卻不簡單,科技含量更是不低。過去,製作一個乒乓球要經過70多道工序,花費3至4個月時間,為了縮短製作週期、改進製作標準用球的材料,我們研發費用的投入一直很大。”章建華表示,“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比例從50%提高至75%,這等於是國家免費贈送給我們的研發費用,所以我們較以往增加了13%的研發投入,但同時,我們實際可以在計稅成本中扣除的費用反而增加了70%以上。投入越大,扣除越多!”

  章建華介紹,加上增值稅稅率從16%下降至13%這個“紅包”,上海紅雙喜股份有限公司全年累計減少稅收支出18.8%,實際繳納的稅金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從原來的9.4%下降至6.7%,降幅達到29%。

  這些數字,真實地反應了減稅降費政策的“組合拳”效應。一年來,老鳳祥銀樓、回力球鞋、龍鳳旗袍、光明冰磚……這些閃著光的上海傳統品牌,都和“紅雙喜”一樣,因為收到了減稅降費的大“禮包”,逐漸煥發出新的活力。

  最“硬”退稅政策:讓民生産業資金週轉更靈活

  今年,“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政策讓企業發展有了更多資金的支援。簡單來説,這個政策就是把符合規定的企業“用不完”的增值稅進項留抵的稅款退還給企業,供企業“自由支配”。這一舉措有利於盤活企業的資金,讓企業“手頭更寬裕”。

  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軌道交通建設管理及綜合開發經營,軌道交通設施設備的維護、保養、經營等,是國內第一家從事軌道交通投資經營的上市公司。20年來,上海地鐵經歷了從無到有的跨越,如今已全建成軌道交通基本網路,成為公共交通行業的主力軍。但是,軌道交通具有投資大、建設週期長等特點,建設期間累積了巨大的增值稅留抵稅額,佔用了大量資金。

  “今年3月試行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制度剛出臺,稅務部門就到集團來宣講政策,為我們答疑解惑。”2019年10月公司拿到了6800余萬元的留抵退稅,公司負責人喜上眉梢,“現在拿到手的這筆退稅對於我們企業來説,真像是一場‘及時雨’,解決我們集團安檢安保費、大修更新改造資金等政府補貼資金不足,彌補了資金缺口,讓我們對企業發展更有信心了。”

  2019年國家發佈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旨在降低企業稅負,促進經濟發展,稅務部門第一時間將政策送到府,為企業排憂解難。“深化增值稅改革使企業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其中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退稅制度對我司受益最大,僅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一項政策,就給我們帶來實打實的大紅包,大大盤活了企業的資金流,解決了企業實際困難!”公司負責人表示。

  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各線路項目公司,普遍面臨前期基建投入大的情況,10月,上海市稅務部門統籌協調,共計為申通地鐵集團14戶企業辦理了增量留抵退稅,合計稅款2.59億,符合條件的企業全部應退盡退。

  減稅降費助力上海地鐵輕裝上陣,快速發展。據企業介紹,企業將把減稅收益更多的投入到研發、擴大投資以及提高員工福利待遇等方面。未來,申通集團將打造安全高效、智慧人文、品質品牌地鐵,滿足新時代人們美好生活需求,努力把地鐵打造成為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的新名片。

  2019年,這一項最“硬氣”的政策,惠及全市1737家企業,退稅規模達到107億元,對於幫助企業增加利潤、擴大規模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個稅改革新政:幫助高端企業留住優質人才

  個人所得稅在2019年成為“熱搜話題”,因改革涉及每個人而廣受關注。

  在松江土生土長的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是一家應用生物醫用材料技術和基因工程技術進行醫療器械和藥品研發、生産和銷售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歷經12年的發展,昊海生科已成長為國內生物醫藥行業細分領域的領軍企業和隱形冠軍。

  和許多高新技術企業一樣,昊海生科也在這一波減稅降費浪潮中得到了實惠,不論是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減免,還是增加研發費支出,都讓企業感受到國家的紅包“越來越大”。

  但在技術開銷得實惠之外,更欣喜的是個人所得稅的改革政策還幫企業留住和吸引了更多優質的技術人才。

  自2018年10月1日個稅新政實施以來,公司員工實際繳納個人所得稅降幅超過70%。

  “2019年1月,我們公司290名員工中共有104名員工可以享受專項附加扣除,扣除總金額合計約20萬元。其中8名員工選擇了學歷(學位)繼續教育,享受了每月400元的專項附加扣除費用,這是國家激勵技術人才多學習多充電,也是為我們公司的發展助了一份力!”公司財務主辦會計姜琛表示。

  “小”稅種:助力商圈升級改造發揮“大作用”

  12月底,“十里南京路、一個新世界”的“新世界城”重新開幕。“閉關修煉”的284天裏,“新世界”在工程改造上花了大價錢。

  “沒想到,稅收禮包竟然還惠及了我們這些升級改造的百貨商場。”新世界副總吳勝軍説,“在得知我們要改造的消息之後,稅務部門主動把減稅政策的清單給了我們,我們發現除了比較常見的增值稅、所得稅減免政策之外,連房産稅都有減免。”

  根據市稅務部門統一齣臺的一次性告知辦理材料,“新世界”一次性完成申請,當場就拿到了減免稅通知,少交房産稅近700萬元,在工程改造需要大量資金流的當口上,減稅降費政策有效幫助企業緩解了資金壓力。

  今年是南京東路步行街建成20週年,深化增值稅改革、“六稅兩費”減免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在幫助南京路商圈功能升級、提振消費信心方面都是重大利好。

  2019年,在上海的各個行業、各個領域,“減稅降費”已如微風細雨般滲透進經濟發展、産業升級的各個角落。展望2020,更大規模的減稅“紅包”還將持續發放,上海市稅務系統也將一如既往,以簡便易行為根本、以協同長治為助力,立足産業發展、行業轉型的需求,創新服務理念,夯實管理基礎,讓每一位納稅人都真切地感受到稅收工作的溫度和熱度。

【返回頂部】【列印本頁】【關閉本頁】

主辦單位: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

地址:上海市肇嘉浜路800號 電話:021-12366

網站標識碼:bm29090019 滬ICP備19025643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558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