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中心氣象臺最新預報,申城最低氣溫或將刷新近20年來同期最低,霸王級寒潮觸發市民冬日旺季消費需求快速增長,龍鳳“湯婆子”、鴻運保暖內衣、高科技羽絨服……一些老品牌推出的禦寒潮物吸睛又保暖,成為了市場“新寵”。老字號蓄力煥新、“冬日經濟”加速升溫的背後是“所有”減稅降費政策的持續賦能。
稅惠興國潮, 老字號推出特色“暖手”禮
近年來,隨著新零售和國潮文化的興起,上海本地企業不斷增強自己的創新力,始於1628年的老字號“張小泉”就設計推出了一款上海特色伴手禮——煦暖龍鳳湯婆子,作為一種古老而環保的取暖神器,湯婆子在過去是大戶人家的必備品,如今卻成了一件禦寒潮物。“這款湯婆子將傳統工藝和現代設計融為一體,黃銅材質不昂貴卻不失黃金的奢華和光芒,龍鳳圖樣符合中國人傳統的吉祥寓意”上海張小泉刀剪總店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陳珺介紹道。老字號在創新傳統工藝、拓展銷售渠道的過程中需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不同於階段性或一次性減稅,增值稅改革的有序性和持續性為老字號創新發展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以上海張小泉刀剪總店為例,其銷售貨物的適用稅率自2018年起兩次跳水,整整下降了4個百分點。據測算,自2019年4月深化增值稅改革以來,上海張小泉刀剪總店累計享受增值稅減免145萬餘元,稅負的不斷下降有效提升了企業的盈利能力,也讓企業有了産品創新、市場開拓的底氣。在剛剛結束的2020上海特色伴手禮公開評測中,煦暖龍鳳湯婆子榮膺“上海特色伴手禮”,載譽歸來,銷量節節高,減稅降費助力“張小泉”的國潮革新和零售轉型之路越走越順。
稅惠助創新,國牌羽絨服引領新趨勢
除了暖手爐,羽絨服也是冬日禦寒必備單品,近年來國産羽絨服品牌代表波司登,一改消費者對羽絨服“土氣、不時尚”的傳統看法,憑藉多款時尚單品頻頻“出圈”。今年雙十一,波司登羽絨服業務線上零售金額同比增長35%以上,而在剛剛公佈的該企業中期業績中,波司登全品牌線上收入同比上升76.4%,為消費者打造的“一站式”便捷消費購買體驗,正成為波司登銷量和業績持續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通過軟體可自動為顧客提供最優惠方案,快速計算出優惠後的結賬金額,同時打通O2O、小程式微商城等新的購物流程,以提升門店缺貨以及離店銷售的業績。”上海波司登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的財務經理盧俊介紹説,該公司研發打造的全域智慧零售管理軟體,為集團的管理經營提供了資訊支援,有效提升了業務協同和數據整合的效率。“隨著近年來國家減稅降費各項政策的落地落實,我們收到的稅惠‘紅包’越來越多, 2019年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一項就享受到了稅收優惠1460萬元。”資金的及時回流加速了企業平臺建設和産品創新的步伐,今年3月該公司又投入1800多萬元簽訂了波司登數據中臺建設項目合同,賦能波司登集團實現更廣維度的運營分析洞察,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産品和服務。
稅惠暖義舉,鴻運“貼身”迎新年
棉毛衫、棉毛褲對於上海人來説是入冬的標配,成立於1937年的中華老字號“三槍牌”棉毛衫褲不僅溫暖了一代代老上海人的身軀,其在2020年的抗疫義舉更是溫暖了人心。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爆發時正值隆冬,湖北醫護保暖物資緊缺,三槍集團第一時間將5萬套保暖衣物運至湖北省孝感市防疫指揮部,隨後第二批超過5萬套衣物也迅速發往武漢和其他地區。與東方國際集團及上海慈善基金會一道,三槍集團陸續為湖北地區有需求的醫院及其他抗疫相關一線單位捐贈超過40萬套保暖衣物。2月初,得知馳援武漢的上海醫療隊緊缺一次性內褲3000條,儘管三槍不生産一次性內褲,卻可捐贈穿著更為舒適的穿棉內褲供一線醫護人員作為一次性內褲使用,“醫療隊貼身衣物的物資需求,三槍全包了!”三槍承諾。老字號慷慨解囊,稅務部門第一時間送上疫情防控稅收優惠政策,對三槍集團總價值約5000萬元的捐贈物資予以免稅,共計減免增值稅及附加稅約200萬元,享受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500萬。除了幫助一線工作者“免單”,三槍集團還響應國家政策號召,為承租其房産的中小微企業減免了租金500余萬元,對其免租義舉稅務部門減免了房土兩稅約70萬元。企業有擔當,政策有溫度,捱過年初線下全面閉店的“寒冬”,如今三槍已恢復了銷售熱潮,特別是今年新年主推的鴻運滿滿系列,銷量一路走高,鴻運“貼身”寄託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
減稅降費紅利精準直達,市場主體創新活力迸發,居民消費快速增長,“冬日經濟”加速升溫從一個側面預示著社會經濟發展的持續穩步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