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熱詞:
上海城市精神: 海納百川 追求卓越 開明睿智 大氣謙和

長三角:推動納稅信用資源共用共用

發佈時間:2024-09-29 10:45
字號:[ ] [ ] [ ]
列印本頁

  長三角稅務部門聯合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推行“納稅信用綠卡”聯合激勵等多項跨區域納稅信用資源共用共用措施,以納稅信用為支點,激勵企業高品質發展。

  9月的杭州,色彩斑斕,清風拂過,空氣中瀰漫著桂花的香氣。許天打開餐廳窗戶,深吸一口氣,想著剛得到的貸款獲批消息,開心地盤算起如何在這個美麗的城市擴大經營。

  許天來自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2017年在杭州開了一家餐飲公司,常常是顧客盈門。他想擴大規模,但受限于外地戶籍,難以從當地金融機構得到信貸支援。前不久,他向家鄉的金融機構提出貸款申請。但樅陽的金融機構需要調查核實他在杭州的經營狀況,而遠赴杭州調查不太現實。就在許天準備放棄之際,樅陽農商銀行通過“長三角徵信鏈”平臺查詢了其在杭州經營的餐飲公司信用報告,了解到該公司是“納稅信用綠卡”認證企業,經營情況穩定,2022年、2023年均為A級納稅信用等級,批准為其提供“稅融通”貸款50萬元。

  在滬蘇浙皖合抱而成的長江三角洲(簡稱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稅務部門近年來在國家稅務總局指導下,聯合多部門依託“信用長三角”等平臺推行跨區域納稅信用資源共用共用等信用體系共建措施,使得許多經營主體像許天一樣,在重要的發展階段及時獲得關鍵助力,在長三角這個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最具影響力的區域之一獲得廣闊成長空間,向高品質發展邁進。

  信用體系共建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

  為什麼將信用體系共建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

  “因為誠信是金,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也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負責&&開展稅務部門支援和服務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工作的安徽省稅務局有關部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該負責人分析,誠信是社會不可或缺的運作規則,人以誠立身。對企業而言,誠信不僅是一種價值理念,更是重要資産。市場經濟是契約經濟、信用經濟,誠實信用是民法的一項基本原則,要求市場參與者在從事民事活動時,應本著善意、誠實的態度,講究信譽、恪守信用、意思表示真實、行為合法。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誠信是其生存發展的“通行證”,是至關重要的資産。很多百年老店都是以誠信鑄造金字招牌,歷經滄桑而不衰。反觀那些不講誠信、不守信用的企業,即使一時得利,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是引領全國高品質發展、打造我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的重大戰略舉措。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有利於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探索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制度體系和路徑模式,為全國區域一體化發展提供示範。《綱要》提出要破除制約一體化發展的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加強長三角標準領域合作,加快推進標準互認,按照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要求探索建立區域一體化標準體系。落實這一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共建信用體系,提升信用水準,促進經濟健康高品質發展,應當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一環。

  記者從有關徵信部門了解到,江浙滬兩省一市2008年就建立了“信用長三角”跨區域的信用資訊共用平臺,初步實現三地信用監管、服務聯動以及區域內200多萬家企業基本信用資訊共用。2009年,安徽省加入“信用長三角”建設。目前,長三角區域已經形成重點領域包括資訊交流、資源共用、獎懲互認等在內的信用合作成果。

  今年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推動長三角等地區更好發揮高品質發展動力源作用,完善區域一體化發展機制。8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印發《推進共建“信用長三角”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品質發展實施方案》,提出推進共建“信用長三角”的重點任務,要求在信用資訊共用應用等方面下功夫,包括支援浙江率先開展平臺數據開放共用、失信懲戒閉環管理創新試點等,更好發揮長三角先行探路、引領示範、輻射帶動作用。該局有關負責人前不久在一次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隨著信用建設推進,越來越多的經營主體開始關注自身信用狀況,注重提升信用水準。

  在長三角推進納稅信用資源共用共用

  納稅信用是經營主體信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信用長三角”建設中,該領域的共建穩當有力。

  記者了解到,為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決策部署,國家稅務總局于2019年11月印發《關於支援和服務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措施的通知》,推出第一批16條徵管服務措施,明確在長三角區域共認納稅信用評價結果。2020年11月,安徽省稅務局作為該項工作的&&單位,制定《納稅信用評價結果共認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共建規範,建立工作機制。同時,滬蘇浙皖三省兩市(含寧波市)稅務部門共同簽署《納稅信用評價結果共認的合作備忘錄》,確定共認對象及方式,明確跨省(市)評價結果查詢、承繼、聯合激勵等4類業務應用場景。

  2022年10月,經安徽省政府授權,安徽省稅務局聯合25家省級部門,在全國率先建立“納稅信用綠卡”制度,將納稅信用與社會信用建設深度融合,後經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發文,批准在長三角複製推廣。2023年8月,三省兩市發展改革委和稅務部門共同簽署《長江三角洲區域“納稅信用綠卡”聯合激勵合作備忘錄》,明確針對長三角區域“納稅信用綠卡”對象,在發展改革、稅務、金融、外匯、海關等部門統一推行17條聯合激勵措施,以納稅信用為支點,在長三角釋放疊加政策紅利。比如,發展改革部門會同稅務部門主動向社會公告年度激勵對象名單;在政府投資項目招標中,招標人確需投標人提交納稅證明時,激勵對象可以享受簡化納稅證明等相關便利措施;對連續3年以上(含3年)被評為A級納稅信用的納稅人,由稅務機關提供綠色通道或專門人員幫助辦理涉稅事項,並適時推出更大力度的稅收激勵措施。

  上海市稅務局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這17項聯合激勵措施已在長三角區域全面推開。

  “長三角稅務部門推動‘納稅信用綠卡’在評價結果共認的基礎上,通過拓展應用場景、豐富激勵措施、凝聚工作合力,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助推區域內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通過信用‘高效辦成一件事’,保障誠信經營主體享受一體化公共服務。”安徽省稅務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説。

  比如,深挖共治潛力,使增信保信的協同機制更完善。一是統一激勵口徑。通過篩選多部門信用數據,過濾後形成符合激勵條件的A級納稅人清冊,相關部門在各自信用管理體系中增加“納稅信用”評價數據,使“納稅信用”成為各主體激勵依據的“同類項”和“必選項”,實行“一個證書、多享優惠”。二是協同政策推送。安徽稅務對標“一網、一門、一次”,不斷推出便利政策享受服務舉措,依託線上線下多種渠道,將政策服務精準推送至相應經營主體,實現以“納稅信用”1個支點牽引25個省級部門聯動。三是統籌精準幫扶。今年,安徽省稅務局與省發展改革委共同開展稅務領域“助企增信”工作,推出四方面10條舉措,促進稅務領域助企增信、信用修復跨領域聯動,包括聯合確定增信重點群體,擴圍守信激勵措施,按照企業全生命週期提供助企維護信用服務。通過這些舉措,幫助企業從源頭減少失信,及時修復失信。2024年,安徽省A級納稅人數量較上年增長4.4萬戶。

  再比如,強化數據支撐,使互聯共用的交互渠道更通暢。這包括加強資訊共用、推動免審即享。前者,長三角稅務部門充分歸集稅收徵管、稅務稽查、進出口等數據,開展多維度精準評價,在A級納稅人基礎上過濾外部門信用“黑名單”後,確定“納稅信用綠卡”名單。以安徽省為例,2024年共有16.3萬戶企業獲得“納稅信用綠卡”。後者,“信用長三角”平臺及時公示“納稅信用綠卡”名單後,由長三角區域數據資源管理部門按照統一樣式製作、發放“納稅信用綠卡”電子證照,並推送各省(市)電子稅務局、政務便民服務平臺,供激勵對象使用,實現一年一核、自動更新,激勵對象無須申報、亮證即用。

  精準激勵使惠企便民的應用場景更豐富也富有成效。在優化場景服務方面,依託電子稅務局、12366短信等多渠道,場景化精準推送納稅信用失分情況和修復渠道,通過事前預警和事後輔導綜合施策,確保經營主體“即時發現、即時改正”。2024年1月—7月,安徽稅務共推送信用預警提醒資訊51.7萬戶次,涉及43.68萬戶企業,納稅人查看提醒成效率達84.2%。在嚴把評價標準方面,將納稅信用評價列為各類監督檢查的必查事項,對由D級調整為A級、“黑名單”企業違規調整信用級別等高風險事項,設定專項指標定期掃描,確保評價結果真實、準確。在拓展服務應用方面,安徽省25個省級部門加強協作配合,在融資授信、項目申報、政務服務、榮譽評選等方面加大激勵力度,創新推出綠稅貸、助保貸、出口退稅貸等應用場景,為誠信經營主體添力賦能。2024年至今,累計為7.5萬個激勵對象發放“稅銀互動”貸款超過420億元;200余戶出口退稅企業享受便利化措施;1449個激勵對象分別獲得省級文明單位、勞動競賽先進集體、五一勞動獎等榮譽表彰。

  信用體系共建正為企業帶來越來越強的獲得感

  納稅信用評價結果共認、“納稅信用綠卡”共認等納稅信用共建,正為企業跨省遷移等帶來顯著的便利,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助力。

  “三省兩市稅務部門實施納稅信用評價結果跨區域共認以來,安徽省共遷入、遷出企業2022戶次,納稅信用評價結果及應用場景均隨企承繼,企業普遍的反映是‘驚喜’。”安徽省稅務局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

  浙江省稅務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隨著長三角一體化推進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多的經營主體跨省(市)遷移,浙江省稅務局深化長三角區域納稅信用體系建設,依託“信用長三角”平臺,加強跨區域納稅信用資源共用共用,支援和推廣長三角“納稅信用綠卡”,使跨區遷移企業可以憑藉“納稅信用綠卡”在遷入地“一鍵延續”享受稅費優惠政策,“一鍵申請”獲取“稅銀互動”貸款額度,實現“落地立馬開工、經營無縫銜接”。

  上海市、江蘇省的情況大致相同。上海市稅務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説,2020年,基於有關機制,上海市青浦區稅務局完成全國首筆跨省遷移業務,跨省遷移後企業原有的資質資訊以及權益資訊都可承繼,大大便利了企業在遷入地開展各項業務。4年來,上海市青浦區稅務局已經累計為170家企業辦理了跨省遷移業務。隨著今年7月國家稅務總局發佈《關於進一步便利納稅人跨區遷移 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通知》,明確自2024年9月1日起,遷入地稅務機關要保障納稅人納稅信用級別等權益和資質得以延續,長三角區域的稅務跨省遷移試點推行到全國,將有更多企業享受到納稅信用互認的利好。統計顯示,江蘇省自2020年實施長三角區域內納稅信用評價結果承繼共認以來,共遷出企業1648戶次,遷入企業2423戶次,其中遷入A級納稅人70戶次,全省相關單位聯合為A級納稅人提供了多項增值增信服務,企業反映這些措施為其發展提供了重要幫助。

  企業對長三角區域推進納稅信用資源共用共用是什麼看法?就此,記者對一些企業進行了採訪,發現企業的反映的確多是“滿意”“驚喜”,因為像開頭提到的許天一樣,他們從中得到了真正的幫助。

  主營高端陶瓷材料和射頻積體電路與器件研發銷售的安徽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對此深有體會。據該公司財務人員介紹,這家企業前不久因為在上海的三家關聯企業登出前忘記辦理納稅信用修復手續,2024年納稅信用降至D級,發票使用額度受到限制。廬江縣稅務局得知這一情況後,迅速與上海市有關稅務部門聯繫,根據規定協調處理已登出企業的納稅信用修復事宜。“問題很快就解決了,我們的業務沒有受到影響。”該公司財務人員高興地説。

  在蘇州市吳江區,某公司遇到了相同問題,受關聯非正常戶公司未登出的牽連,獲得較低納稅信用等級。收到企業的詢問後,吳江區稅務局立即依託與上海青浦、浙江嘉善稅務部門建立的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納稅服務協作機制,通過徵納互動平臺與青浦區稅務局取得聯繫,核實情況,全程線上幫助企業完成了納稅信用修復。

  幾家近期遷移到浙江的企業都從長三角納稅信用資源共用共用中得到超預期的實惠。成立於上海,製作深受江浙滬人喜愛早餐的浙江早陽餐飲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近期從有利於公司更好發展考慮,決定將大本營從上海遷至嘉興市嘉善縣。“本以為涉稅事項要重新辦理,沒想到在遷入地嘉善,一天就完成了所有手續,企業的納稅信用級別等資質資訊、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等權益資訊承繼,可以無縫延續享受稅費優惠政策了。”該公司財務經理高進松感嘆道。

  高新技術企業中能鋰電科技(嘉興)有限公司近期從江蘇省泰州市遷移至浙江省平湖市,也基於長三角納稅信用等數據的互聯互通,在遷入地平湖“一鍵”承繼B級納稅信用評定,可以繼續享受340余萬元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憑藉及時承繼的納稅信用結果,我們還申請到1000萬元的銀行貸款呢。”企業財務負責人許洋説。

  外商獨資公司雅斯科儀器儀錶(嘉興)有限公司從蘇州搬遷到位於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先進製造産業園,也是“一鍵”承繼了之前的A級納稅信用評定,因此持續享受到了稅收優惠政策。2023年該公司獲得171萬元增值稅留抵退稅,今年該公司再次獲得66.8萬元退稅。該公司有關負責人説,公司看好這裡的發展環境,已經將這處辦公地升級為亞太區總部工廠。

  遷入上海的企業也獲得感滿滿。今年8月,杭州雲崧企業管理企業從杭州市遷入上海市青浦區,通過新電子稅務局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交涉稅事項遷移申請後,青浦區稅務局當天就為其辦結了所有涉稅手續,企業之前的納稅信用等級、增值稅進項留抵稅額等資訊也得到無縫承繼。

  安徽省稅務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長三角有關部門將強化多元共治,高效打造聯動體系。如依託長三角區域信用專題組例會機制,常態化開展聯合激勵措施動態調整,及時解決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此外,將持續推進數據賦能,高效配置信用增值服務。第四季度,將依託“信用長三角”平臺,推動長三角“納稅信用綠卡”電子證照發放工作開展。

  信用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如今在長三角,經過持續的信用體系共建,許多經營主體已經感受到信用的價值和力量,將其視為寶貴資産去追求去堅守。“信用長三角”正以紮實的步伐,在推進高品質發展中發揮影響。

【返回頂部】【列印本頁】【關閉本頁】

主辦單位: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

地址:上海市肇嘉浜路800號 電話:021-12366

網站標識碼:bm29090019 滬ICP備19025643號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558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