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熱詞:
上海城市精神: 海納百川 追求卓越 開明睿智 大氣謙和

上海稅務:服務經濟向“綠”而行

發佈時間:2024-11-28 14:29
字號:[ ] [ ] [ ]
列印本頁

  上海近日發佈《美麗上海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6年,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不斷優化,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推進,生態環境品質穩步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不斷增強,城鄉人居環境面貌明顯改善,生態安全有效保障,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更加健全,形成一批美麗上海建設的實踐示範樣板。

  近年來,上海紮實推進綠色低碳迴圈發展,構建碳達峰、碳中和“1+1+N”政策體系,能源和産業結構不斷優化。上海稅務部門落實環境保護稅法、加強徵收管理,引導企業低碳排放,推進城市污染防治,以稅收之力,推動企業綠色發展,服務經濟向“綠”而行。

  上海稅務部門、生態環境部門共同建立“稅務徵管、企業申報、環保監測、資訊共用、協作共治”的環保稅徵管協作機制,並開發上線涉稅資訊共用平臺。稅務部門充分發揮以數治稅的優勢,實現生態環境部門登記資訊與稅務部門徵前資訊比對、徵中稅源控管、徵後復核閉環管理,大幅提升環保稅控管質效。環保稅法實施5年來,上海市累計減免環保稅近20億元,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PM2.5年均濃度從2018年的36微克/立方米降至25微克/立方米,稅收助推“雙碳”目標實現的積極效應日趨顯著。

  在黃浦區,中船(上海)節能技術有限公司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致力於為廣大船東、船廠提供船舶節能減排的系統解決方案和專業化服務。截至今年9月底,該公司提供的技術服務已成功應用於2000余艘商船,取得3%—12%的節能效果,年均為船東節約主機燃油40余萬噸、減少燃油費用20多億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過120萬噸,節能減排效益十分顯著。

  “從打造公司的核心産品到取得多項發明專利,再到積極參與申報地方、國家科研項目,稅收政策利好給我們提供了有力支援。”企業負責人黃先生介紹,公司今年以來獲得出口退稅279萬元,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500萬元。國家稅務總局黃浦區稅務局採取“一戶一管家”模式,為企業提供“政策宣講、個案解答、風險提示”的全流程靶向輔導。

  建材工業領域的碳排放是我國工業領域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之一。在普陀區,上海凱盛節能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是專攻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技術研發的企業。日前,該公司承接了國內首例二氧化碳捕集與提純項目,並成功簽約非洲馬拉維水泥廠配套的12MW自備電站工程總承包項目。

  “將清潔、高效、可持續的能源利用方式帶到非洲大陸,是凱盛節能持續開拓海外市場、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實踐。”凱盛節能財務總監丁依暉説,2021年—2023年,該公司投入研發費用近4800萬元。2024年,企業預計可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750萬元,這些資金將有力支援産業技術迭代升級。普陀區稅務局利用稅收大數據精準畫像,採用“政策+服務”精準匹配企業“問題+需求”,掌握企業生産經營狀況和涉稅服務訴求,做好稅務風險相關的事前提醒、事中關注、事後把控。

  在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的背景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正以“引領者”的姿態,推動全球經濟綠色轉型。走進上海鑫昌眾星實業有限公司,汽車門框、玻璃裝飾條等産品整齊擺放,生産車間中操作工有條不紊地進行安裝、質檢等工作。該公司以汽車零部件研發為主業,擁有30多項智慧財産權的專利技術,是國內最大的汽車裝飾條加工配送企業之一。

  “得益於近年來國家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新能源汽車産業迅猛發展,公司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公司總經理袁星航提到,今年1月—9月,該公司銷售額同比增長約37%。截至目前,2024年累計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600余萬元。為助力産業發展,確保企業充分掌握行業相關稅收政策,寶山區稅務局依託大數據平臺,精準挖掘新能源相關企業名單,通過電話、實地走訪等方式精準投放政策。

【返回頂部】【列印本頁】【關閉本頁】

主辦單位: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

地址:上海市肇嘉浜路800號 電話:021-12366

網站標識碼:bm29090019 滬ICP備19025643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558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