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熱詞:
上海城市精神: 海納百川 追求卓越 開明睿智 大氣謙和

90後·稅改新時代——我與稅務的四篇日記

發佈時間:2018-11-07 15:45
字號: [ ] [ ] [ ]
列印本頁

  我是一名90後,出生在1994年,那一年,分稅制改革拉開了稅改波瀾壯闊的序幕。我是會計學本科生,畢業于2016年,那一年,每一個稅務人都為全面實行“營改增”加班加點、不辭辛勞。我是12366固定坐席,2018年工作近兩年,這一年,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稅務人衝在第一線,為提升納稅便利度上下求索。

  稅制改革從未停止步伐,我在成長的路上也不曾停下腳步。翻開我與稅務的四篇日記,回憶起與稅結緣的點點滴滴,一幀幀和稅務息息相關的畫面浮現眼前:

  2001年8月10日 等閒識得稅務面 

  今天,媽媽帶著放暑假的我去了家隔壁的區地稅局,雖然每天上學、放學我都會從這幢莊嚴威武的高樓前經過,但這卻是我第一次走近它。這裡的哥哥姐姐像警察一樣穿著制服,冷靜威風;這裡的大廳熙熙攘攘,男女老少排著隊、拿著錢、帶著厚厚的資料,人聲鼎沸。

  媽媽告訴我,那些排隊的人是來納稅的,有了稅款區裏才能建設發展,這就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我不能完全理解,卻從此堅信,稅務局是神聖的,稅務工作是崇高的,稅務人是偉大的。

  2016年12月31日 紙上學稅終覺淺

  懷揣著小時候對稅務工作的崇拜,我戴上稅徽肩章,成為了讓自己驕傲的稅務人。憑藉多年專業學習的基礎,我曾自以為能遊刃有餘的應對各種問題。半年的工作卻告訴剛畢業的我,稅務工作沒有我想像的光鮮輕鬆,也絕不是我以為的紙上談兵。

  真正的稅務工作,不需要我再像大學一樣探討中英稅法的嚴謹細緻,也不像在稅校編輯《稅務專刊》、主持中秋國慶晚會那樣輕鬆愉悅。在基層,稅務不僅僅是幾部稅法、幾個計算公式,要把它們揉碎捏扁了,落在地上落到實處,再結合納稅人的堵點、痛點、難點融會貫通了,才能為他們做解讀、講規範。政策文件翻完一遍又一遍,操作口徑牢記一次又一次,要想把學過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的業務能力,唯有篤志求真、畢力躬行。

  2017年 6月30日 衣帶漸寬稅不悔

  我想我是幸運的,工作伊始就能在基層,領會基層工作的內涵。又能在今天,在市局舉辦的“最美稅務人”評選活動中,看到一群可敬的稅務人,感受代代傳承的中國稅務精神。

  稅收工作是艱巨而單調的,卻總有人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數十載春秋。他們將一生中最寶貴的三十年奉獻給基層稅務,在最艱苦的崗位上,他們想的是如何創新服務模式,拼的是如何在不斷學習中提升業務水準,憂的是如何讓稅收事業薪火相傳。我記不清他們的名字、分局和職務,卻感謝他們,在我參加工作的第一年,讓我看到他們一生初心不改,忠誠依舊。

  2018年4月8日  長風破浪稅有時

  今天,第27個稅收宣傳日如期而至。稅務幹部走進校園,為學生們普及稅收知識;學生們走進稅務局,進行“小小稅官”崗位體驗。

  看著在基層窗口體驗的小朋友,我不禁回憶起兒時第一次走進稅務局的場景。現在的他們不正如當年的我,懵懂又心懷崇拜,十八年一晃而過,稅收的種子一旦在心底悄悄埋下,終會成長為參天大樹。眼下,對青少年的稅收宣傳教育日益普及,“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片社會”的稅收宣傳氛圍日益深入人心,我期待著去創造、去親歷一個“人人學稅法、懂稅法、護稅法”的稅收新時代。

  四篇我與稅務的日記記錄著我和稅務的美麗邂逅,如今,我是12366固定坐席,我在離納稅人最近的地方,就稅收新政為納稅人答疑解惑。接線8個月,累計接聽電話3500個。工作有苦有累有挑戰,我在稅制改革的春風裏繼續前行,書寫著迎難而上的新故事。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作為90後青年,我成長在新世紀,奮鬥在新時代。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中國稅務精神代代相傳。稅改新時代浩浩蕩蕩,也正是我理想所在。願以青春之我、奉獻之我,在奮鬥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在稅改新時代綻放青春之花。

  (楊浦區稅務局 梁寒冰)

【返回頂部】【列印本頁】【關閉本頁】

主辦單位: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

地址:上海市肇嘉浜路800號 電話:021-12366

網站標識碼:bm29090019 滬ICP備19025643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558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