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飛船“上九天攬月”、蛟龍號“下五洋捉鱉”……在中國工業史上,每一個大國重器的高光時刻都離不開被譽為工業“關節”的軸承。
河南省洛陽市作為我國五大軸承生産基地之一,目前共有軸承相關生産企業300余家,是國內軸承産品種類最全、用途最廣的綜合性軸承生産基地。歷經七十多年的發展,洛陽軸承産業歷久彌新的秘訣是什麼?近日,記者在洛陽市軸承産業調研時發現,多家企業都認為合規經營是企業得以健康發展的秘訣。
在河南,洛陽市孟津區稅務局稅務人員前往洛陽鴻元軸承科技有限公司,了解企業生産經營情況,講解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助力企業合規享受政策優惠。
合規理念讓洛軸涅槃蝶變
六月的中原大地,驕陽似火。走進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挺起民族軸承工業的脊梁”一行金色大字,在陽光下格外醒目。
大到盾構機軸承、航空航太裝備,小到晶片靶材、光學元件……近年來,洛軸集團不斷刷新産品精度,鍛造出一系列的獨一無二。“無論是從傳統製造企業向先進製造企業的轉變,還是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躍升發展,關鍵就在於以合規經營強健體魄,持續推動創新發展。”洛軸集團財務部部長陳元説。
近年來,洛軸集團以全面、系統的思維構建合規管理體系,將合規理念貫穿于企業生産經營的全過程,為軸承企業向新而行、向高而攀探索出一條稅務合規管理路徑。
據陳元介紹,在稅務申報工作中,洛軸集團建立了嚴格的內部審核監督機制。“從原始票據的收集、整理,到財務數據的核算、分析,再到稅務報表的編制、申報,每一個環節都經過層層把關,確保稅務申報真實、準確、及時。”陳元説,公司採用先進的財務管理軟體,實現財務數據的自動化處理與智慧化分析,有效降低了人為操作失誤的風險,保障了稅務數據的可靠性。
在産品研發領域,洛軸高度重視智慧財産權保護,建立了完善的智慧財産權管理體系。從研發立項到成果轉化,每一個環節都嚴格遵循智慧財産權保護法規,確保企業的技術創新成果得到有效保護。
“在銷售和市場拓展方面,洛軸始終秉持誠信經營的理念,嚴格遵守市場競爭規則,堅決抵制不正當競爭行為。公司建立了規範的合同管理制度,從合同的起草、審核、簽訂到履行,都有明確的流程和標準。”陳元表示。
在陳元看來,洛軸能夠以合規經營贏得市場,不斷向上攀登,與稅務部門的服務密不可分。數據顯示,近三年來,企業研發投入由40余萬元增長到去年的232萬元,銷售研發活動直接形成産品對應的材料成本由1372萬元增長到去年的4282萬元。
針對洛軸研發項目激增、研發産品種類繁多的情況,河南稅務部門積極開展政策宣傳輔導,提醒企業尤其要做好對外銷售研發形成的下腳料等特殊收入、銷售研發活動直接形成産品對應的材料的核算管理,防範研發費用歸集涉稅風險,規範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
合規實踐讓産業鏈動能澎湃
洛陽的軸承産業鏈長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與當地軸承企業積極踐行合規經營理念、以數智化賦能推動合規質效躍升緊密相關。
今年春晚舞臺上,扭著秧歌、轉著手絹的人形機器人技驚四座、大放光彩。如此亮眼的演出,離不開洛陽鴻元軸承科技有限公司對軸承産品的創新研發。該公司生産的機器人軸承佔據國內90%以上的市場,是精密軸承製造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
“鴻元軸承憑藉環保、安全、稅務、技術、生産等全流程合規資質,被多家國內外行業巨頭評為戰略合作夥伴和優秀供應商。”談起合規經營,鴻元軸承總經理吳巧玲説,系統性的合規已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鴻元軸承將數字化作為主要抓手,從2018年至今累計投資1.5億元,年均投入營收的15%持續進行“智改數轉”。公司構建了全流程稅務風控體系,上線了市場領先的資訊化系統,通過多系統整合與數據協同,實現財務全流程自動化管理。
“可以説,鴻元軸承的合規實踐是多措並舉,具有系統化、循序漸進、全員參與、持續優化的特點。”吳巧玲説,鴻元軸承已經將稅務合規深度融入企業生産經營活動中。
“我們每年將營收的8%投入到研發之中,助力機器人軸承核心技術攻關。”鴻元軸承財務負責人馬辰穎説,公司已形成“政策支援—技術創新—效益提升—依法納稅”的良性迴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企業産值同比增長64%。
洛陽新強聯回轉支承股份有限公司是風電軸承領域的龍頭企業。“合規經營是我們核心競爭力的最大基礎。”新強聯董事長肖爭強説,軸承作為“工業關節”,其品質直接影響風機安全運作,只有合規的産品才是進入市場的“通行證”。
為生産出合規的産品,在組織架構上,新強聯由公司高層、法務、財務、審計等多領域專業骨幹組成合規審查體系,確保企業決策的科學性與全面性。同時,借助數字化手段,打造智慧合規管理系統,通過大數據實時監測合同風險、財務合規等關鍵環節,提升風險預警的及時性與精準度。“這些創新實踐從多方面強化了合規內控。智慧合規管理系統使合規審查流程自動化、標準化,減少人為干預,提高審查效率與準確性。”肖爭強説。
值得一提的是,在與産業鏈企業互動時,新強聯積極分享合規經驗與成果,參與行業標準制定,推動風電、海工等應用領域的軸承産品標準完善,以自身實踐為行業提供借鑒,帶動上下游企業協同提升合規管理與標準化水準。
合規生態讓“洛陽製造”更加出彩
作為洛陽製造業發展的見證者、參與者、推動者,洛陽市稅務部門近年來積極引導、精細服務,搭建“政策精準推送—風險動態預警—合規能力培育”全鏈條服務機制,持續助力經營主體在規範經營中實現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
製造業關聯著大量的上下游産業,以軸承為代表的洛陽製造業有大量的中小型企業,這些中小企業由於規模相對較小,難以配備專業的財務人員,或者財務人員的業務水準有限。“針對企業財務人員專業能力不足的問題,我們定期舉辦稅收政策培訓講座,邀請各稅種管理部門對申報徵收、數電票開具、優惠政策適用以及法律救濟等多方面開展培訓,幫助企業財務人員提升業務水準。”洛陽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説。
隨著稅收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稅收法治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洛陽製造業企業意識到,合規經營依法納稅才能護航企業高品質發展。數據顯示,近年來洛陽A級納稅人數量逐年增長,每年增長1000戶—2000戶左右。2024年,全市A級納稅人超過1.2萬戶。
“我們將進一步發揮稅收職能作用,利用稅收大數據精準對接企業發展所需,幫助企業用足用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先進製造業企業增值稅加計抵減等稅費優惠政策,以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為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援。”國家稅務總局洛陽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龐永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