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引導黨員幹部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5月27日下午,區局組織第十三稅務所黨支部前往楊浦濱江毛麻倉庫參觀了由市文聯、市委黨史研究室、楊浦區委、楊浦區政府共同主辦的“曙光——紅色上海·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主題藝術作品展”,體驗一堂沉浸式黨史教育課,重溫初心啟航的歷史。區局黨員委員、副局長張靜芳同志和支部其他黨員同志共同前往。
主題藝術作品展所在的毛麻倉庫位於秦皇島碼頭旁,秦皇島碼頭是1919、1920年間留法勤工儉學啟航地之一。當年,從這個碼頭先後赴法勤工儉學的有鄧小平、周恩來、蔡和森、聶榮臻、蔡暢等一批在中國政壇有影響的人物。1919年3月到1920年12月期間,共有20批1600余名中國青年從上海乘船出發到法國勤工儉學,懷著尋求救國之道的堅定信念和學習先進科學技術的強烈願望,踏上了人生新的啟航之路。
支部參觀的本次藝術作品展覽正是以留法勤工儉學為背景,以黨的創建與早期鬥爭為切入點,用藝術的形式集中展現一批與“黨的誕生”相關的重要人物、紅色地標和感人故事。走進展館,首先進入“東方破曉”板塊,黨員同志們看到了一幅國畫長卷《求索》,描繪了當時革命青年滿懷理想和信念,從黃浦江畔出發赴法尋求真理的“求索”啟航。大型剪紙長卷《百年征程》,以中共一大會址為起始,串起中國五大革命聖地和北京天安門,將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浴血奮戰,完成人民解放的漫漫征程刻畫得淋漓盡致。在緊接其後的“崢嶸歲月”“民族脊梁”“碧血丹心”三個板塊,黨員同志們重溫了黨領導人民英勇奮鬥的歷史,展覽用雕塑、繪畫、攝影、書法等多種藝術創作形式,講述了不同歷史時期無數革命先輩,如黃仁、趙世炎、羅亦農等革命烈士在革命鬥爭形勢最艱難的時候,不懼危險、不畏犧牲,用熱血和生命鑄就了一個個紅色歷史的傳奇。在展覽最後“換了人間”板塊,黨員同志們共同回顧上海解放以來的崢嶸歲月,看到了陸家嘴、外灘、楊浦濱江、五大新城等新時代風貌,切身感受到上海百年來的艱辛歷程、巨大變化和輝煌成就。
通過此次參觀學習,黨員同志們深刻體會到了,近百年來,無數中華兒女為了民族的獨立、人民的幸福,前仆後繼,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美好的今天。大家紛紛表示,要立足本職工作崗位,積極主動開展工作,為納稅人繳費人辦好惠民實事,努力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幹事創業的強大動力,以優異成績向建黨100週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