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商務、發展改革、教育、工業和資訊化、交通運輸、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國家稅務總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稅務局,國家稅務總局駐各地特派員辦事處,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數據管理部門: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化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加快數智供應鏈發展,充分發揮數智供應鏈在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增強産業鏈供應鏈競爭力和韌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資訊化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稅務總局、國家數據局研究制定了《加快數智供應鏈發展專項行動計劃》。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聯繫電話:
商務部:010-85093788
國家發展改革委:010-68502541
教育部:010-66097937
工業和資訊化部:010-68208016
交通運輸部:010-65293088
農業農村部:010-59191507
稅務總局:010-63418301
國家數據局:010-89062340
商務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教育部
工業和資訊化部 交通運輸部 農業農村部
稅務總局 國家數據局
2025年3月24日
加快數智供應鏈發展專項行動計劃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精神,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有關部署,深化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充分發揮數智供應鏈在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增強産業鏈供應鏈競爭力和韌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發揮供應鏈領軍企業作用,運用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一鏈一策”推進供應鏈數字化、智慧化、可視化改造,增強需求預測、智慧決策、風險感知、自我修復等能力,提升供應鏈運作效率和韌性,為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建設現代産業體系、優化消費供給水準提供支撐。到2030年,形成可複製推廣的數智供應鏈建設和發展模式,在重要産業和關鍵領域基本建立深度嵌入、智慧高效、自主可控的數智供應鏈體系,培育100家左右全國數智供應鏈領軍企業,我國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準進一步提升。
二、重點領域
(一)提升農業供應鏈組織水準。發展智慧農業,深入實施“網際網路+”農産品出村進城工程,促進農業各領域各環節數智化轉型,夯實農業數智供應鏈發展基礎。推動農村電商高品質發展,打通農産品供應鏈“最先一公里”。鼓勵流通企業與農業經營主體合作,支援發展農産品供應鏈服務商,加強消費大數據分析,促進農産品産加銷儲運各環節緊密銜接。建設數智化農産品市場,提升農産品冷鏈物流智慧化水準,支援發展“前置倉+即時配送”模式,建強農業數智供應鏈網路、節點和末梢。(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促進製造業供應鏈智慧發展。深入實施智慧製造工程,推動物聯網、人工智慧技術在製造業領域深度賦能應用,協同打造一批智慧工廠和智慧供應鏈,加速産業模式和企業形態變革。實施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開展人工智慧賦能新型工業化專項行動。支援製造業企業借助現代數智技術,建設集物資採購、需求預測、自動排産、庫存動態管理等功能于一體的數智化管理平臺,整合供應鏈運營全生命週期資訊,實現生産製造標準化、柔性化和智慧化。加強産品主數據生態建設,推進製造業供應鏈上下游關鍵産品一致性描述。(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增強批發業供應鏈整合能力。支援大宗商品、農産品、消費品等領域批發企業建設數智化平臺,引導大型農産品批發市場積極發展電子統一結算,促進商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充分整合,構建整合開放的供應鏈服務體系,為上下游客戶和産業集群提供原料採購、倉儲物流、産品行銷、供應鏈金融、再生資源迴圈利用等綜合服務。加強商品市場數智化改造,完善商品集散、分撥、儲運等功能,鼓勵重點商品市場“走出去”,發展跨境電商和海外倉儲物流設施,拓展供應鏈服務網路。(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優化零售業供應鏈供給水準。鼓勵大型零售企業發揮優勢作用,加強供應鏈協同,推廣集採集配、統倉統配、供應商直配、自動補貨等模式,促進供需適配。支援零售企業採用數智技術整合全渠道資訊,加快消費端資訊向品牌商、製造商的反饋速度,引導開展“個性定制+柔性生産”,優化商品供給水準。探索利用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建設智慧商店,打造消費新場景,改善消費體驗。(商務部負責)
(五)推動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以數智化協同創新為支撐,推動物流與産業、貿易、消費融合發展,加快機器視覺、智慧傳感、射頻識別等技術應用,推廣智慧立體倉庫、自動導引車、無人配送車等設施設備,實現人、車、貨智慧調度。支援貿港航一體化發展,推進多式聯運資訊互聯共用。鼓勵規範性網路貨運平臺發展,實現運力資源和物流需求精準匹配,降低空駛、空置、空載率。加快數字托盤、週轉箱(筐)在重點領域和環節推廣應用,鼓勵供應鏈全鏈條不倒托、不倒箱(筐)。(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主要任務
(六)培育數智供應鏈領軍企業。鼓勵在産業鏈供應鏈中處於關鍵地位或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加快數智技術與産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整合數據資源,通過制定供應鏈戰略、建立合作機制等方式,帶動上下游企業協同轉型。建設數智供應鏈實驗室、數智共用平臺,加速數據流轉和資訊交互,為鏈上中小企業提供技術賦能、市場開拓、融資授信等支援,打造緊密耦合、高效協同的供應鏈集群。(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數據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推動供應鏈管理服務業數智化轉型。推動供應鏈管理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基於數智技術,面向農業、製造業、批發零售業等領域發展需要,提供智慧生産、智慧物流、跨境電商等所有解決方案,拓展組織變革、流程優化、管理決策等數智化服務,推動供應鏈管理服務業與現代産業深度融合發展。(商務部&&,工業和資訊化部、農業農村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加快數智供應鏈對外開放合作。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成員國合作,支援數智供應鏈與跨境電商、海外倉儲物流協同發展,推動聯設施、聯數字、聯標準。鼓勵商品市場、電商平臺、供應鏈服務企業等主體拓展數智供應鏈業務,為中小企業出海提供國際物流、跨境結算、資訊諮詢等服務。(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國家數據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建設數智供應鏈控制塔。支援利用物聯網、人工智慧、數字孿生等技術,打造供應鏈智慧管理和決策系統,對供應鏈活動實現實時洞察、運作分析和智慧響應,為輔助決策、風險預警、前攝性調整等提供支撐,降低供應鏈中斷風險。圍繞供應鏈控制塔建設,統籌推動組織、人員、系統等適配性改造,更好發揮控制塔全局調度效能。(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數據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創新數智供應鏈底層技術。支援供應鏈相關主體協同創新,深度掌握人工智慧、物聯網、機器人、雲計算、區塊鏈、工業軟體等關鍵核心技術,加快補齊底層技術短板。完善數智基礎設施佈局,探索推進數智技術商業化應用,開展新技術新産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範行動,構建契合市場需求、促進數據流動、發揮數據價值的數智供應鏈創新體系,以科技創新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數據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完善技術服務標準體系。鼓勵供應鏈企業與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等加強産學研用合作,開展技術標準研製與應用。推動數據介面、數據交換、數據管理、産品主數據、電子單證、成熟度模型、服務流程等一批契合産業和行業發展需要的標準制修訂,組織開展數智供應鏈貫標試點。研究建立供應鏈管理服務標準體系。(工業和資訊化部、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國家數據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探索推進供應鏈數據交易。加強供應鏈數據開放共用、開發利用。鼓勵供應鏈領軍企業、行業協會等主體探索數據確權機制,制定數據資産認定、品質評價、流通交易等系列標準,合法合規開展數據交易,不斷強化企業數據資産屬性,提升企業數智化建設的積極性。(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數據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保障供應鏈數據流動安全。依法開展數智供應鏈關鍵資訊基礎設施認定與安全保護,優先選擇安全可信的産品和服務,健全雲計算服務安全評估制度。加強數智供應鏈數據安全評估,通過加密技術、零信任、關鍵數據備份等措施,保障供應鏈數據安全。推動數字資訊可溯源、多來源資訊可互驗、多維度資訊可校核,避免資訊洩露。(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工業和資訊化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四)建立供應鏈協調推進機制。加強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科研院所、供應鏈領軍企業等合作,建立數智供應鏈協調推進機制,統籌推動重要産業鏈供應鏈數智化建設。加強部門資訊共用,建立供應鏈信用數據庫,提供公共信用評價和風險預警服務,發揮行業自律機製作用,規範發展基於真實貿易的供應鏈金融。引導領軍企業建設數智供應鏈統一公共服務平臺,解決數據分散、重復投入問題。(商務部&&,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五)加強數智供應鏈人才培育。支援和引導普通高等院校、職業學校加大數智供應鏈相關學科專業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推進相關特色學院建設,鼓勵企業與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協同育人,增強創新型、應用型、複合型數智供應鏈人才供給。鼓勵建立首席供應鏈官、首席數據官制度。加強對數智供應鏈相關從業人員工程能力的實踐培養,支援建好用好國家卓越工程師實踐基地(數字技術領域),訂單式培養“高精尖缺”工程技術人才。開展數智供應鏈水準專業認證。(教育部、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數據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組織實施
用好服務業發展資金,支援傳統批發零售、農産品流通、冷鏈物流等主體轉型升級,發展數智供應鏈,優化商品和服務供給,改善城鄉居民消費環境。落實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支援以省為單位培育一批數智供應鏈領軍企業,立足主要産業鏈供應鏈集群圖譜,重點在推動供應鏈數智化轉型、為上下游中小企業數智賦能、服務現代産業發展、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提高消費供給水準等方面探索工作路徑和典型經驗。支援有條件的城市依託優勢産業鏈供應鏈,營造良好政策環境,打造全國供應鏈中心城市,在推動供應鏈數智化轉型、技術攻關和商業化應用、優化配置國內國外資源、提高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準等方面先行先試。加強典型經驗做法複製推廣,推進全國數智供應鏈建設進程。(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農業農村部、稅務總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