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热词:
上海城市精神: 海纳百川 追求卓越 开明睿智 大气谦和

上海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

发布时间:2011-05-25 13:46
字号:[ ] [ ] [ ]
打印本页

  上海市税务系统近来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管税为依托,以分类管理为基础,建立健全涉税事项标准化管理体系、税源风险分析评估管理体系和税源管理运行体系,积极探索和实践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

  流程优化:推进涉税事项审批专业化

  上海市税务系统将优化、简化涉税事项审批流程作为推进税源科学分类和风险管理流程建设的突破口,通过流程再梳理、权限再分配,把税源管理的审批职责从其他管理职责中分解出来,逐步实现涉税事项审批的专业化。

  针对全市涉税事项总量较大,涉及业务较多的实际情况,上海市税务系统确定了外部涉税事项先行、征管业务类涉税事项先行的原则,由市局制订方案统筹协调,进一步简化流程,压缩环节,精简资料,提高涉税事项在办税服务厅当场办结的比例。目前,上海市税务系统已完成税务登记、纳税核定、证明认定、发票管理、延期文书等5大类44项征管业务类涉税事项流程的优化,其中24项实现当场办结,当场办结比例提高至55%,涉及的工作流环节从195个缩减至81个。

  按照市局总体部署,相关试点分局在涉税事项流程简化优化基础上,调整审批权限,设立了专职的涉税事项审批所,将涉税事项审批工作从分散于各科所转为集中于专职部门,向审批专业化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同时,试点分局建立了审批前的配合调查联系制度和审批后的建议联系制度,实现审批环节与其他管理环节的良性互动。

  健全组织架构:推进分析评估专业化

  上海市税务系统依托信息化支撑,在建立健全纳税评估专业化组织架构基础上,按照税源分类管理要求,从数据采集分析、评估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着手,推进纳税评估的专业化。

  据了解,上海市税务系统加强纳税评估专业化机构建设,市局层面成立了专司重点税源企业纳税评估和反避税工作的市级纳税评估管理局,有关试点分局成立了专职纳税评估所。同时,市局出台相关制度规定,细化和落实市局与分局、评估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完善评估选案机制和评估操作细则,规范评估文书和评估移送稽查程序,优化评估资料录入、核对和更新管理机制,从制度上保障纳税评估专业化顺利推进。

  市局还制定了税收数据质量管理办法,建立覆盖数据输入、数据存储和组织、数据传递和合并以及数据应用四个环节的监控体系,切实把好税收数据质量的管理、检查、修改、考核关口,夯实以信息数据为重点的纳税评估基础管理。

  加强联动:推进管理运行机制专业化

  上海市税务系统建立健全专业化、立体化、信息化的税源管理运行机制,实现税源管理各部门间的集约化联动,强化税源管理成效。

  在前期调研试点的基础上,上海市税务系统于2010年起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税源管理集约化联动模式,实行多环节、多层级、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纵向互动、横向联动,为税源专业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宝山区税务局等还依托信息技术,开发了集约化管理联动工作平台,以标准化业务流程为主线,在各部门之间构建了信息共享、良性互动、有机统一、量化考核的工作格局,有效发挥了各部门的税源管理职能作用及整体合力。

  按照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有关试点分局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出了团队管税的思路。如长宁区税务局按照属地与专业化管理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集体履职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实行“行业到组、事项到岗、户管到人”的团组管税,既有利于发挥人员优势,减少业务能力差异造成的工作质效和执行口径不一,降低执法风险和自由裁量权行使的随意性,又有利于形成人尽其才、共同提高的良好工作氛围。

  据了解,2011年,上海市税务系统将继续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探索实施户管资料电子档案化管理,持续简化优化涉税事项流程。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抓手,重点完善纳税评估技术手段,加强日常监控管理。大力实施分类分级管理,科学界定税收管理员职责,不断提高征管质效。

  (摘自中国税务报)

  

【返回顶部】【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主办单位: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

地址:上海市肇嘉浜路800号 电话:021-12366

网站标识码:bm29090019 沪ICP备1902564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5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