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热词:
上海城市精神: 海纳百川 追求卓越 开明睿智 大气谦和

上海外企纳税百强近7成来自第三产业

发布时间:2011-08-15 15:01
字号:[ ] [ ] [ ]
打印本页

  本报讯 无论是以营业收入衡量还是以纳税额评价,在上海市排名前100位的外商投资企业中,有近7成来自第三产业,这显示出上海最有实力的外资企业正在加速向服务业集聚。这是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近日公布的2010年度上海营业收入百强外企名单和纳税额百强外企名单印证出的结论。今年以来,以迪斯尼乐园为代表的一批现代服务业外资项目落户上海,又助推上海服务业利用外资水平更上一层楼,服务业已成为上海利用外资的最大亮点,这种趋势今年以来更加明显。

  这份名单显示,以营业收入衡量,百强外企中有35家企业来自第二产业,65家企业来自第三产业;以纳税额评价,28家企业来自第二产业,72家企业来自第三产业。

  统计数据显示,进入营业收入百强名单的35家第二产业外企,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8891.3亿元人民币,占百强外企总营业收入的48.4%;65家第三产业外企实现营业收入9462.2亿元,占百强外企总营业收入的51.6%。

  再看纳税额,进入纳税额百强名单的28家第二产业外企,2010年纳税额合计507.7亿元,占百强外企总纳税额的47.9%;72家第三产业外企纳税额合计551.8亿元,占百强外企总纳税额的52.1%。

  第二、第三产业齐头并进,显示出上海近年来大力倡导的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政策已初显成效。

  另据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统计,今年上半年,在全市吸收的97.28亿美元合同外资中,约9成来自第三产业,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5.3%;在60.1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中,超过8成投向第三产业。相比之下,上海制造业吸收外资呈现调整状态。今年上半年,全市新批制造业项目117个,吸收合同外资9.9亿美元,同比下降32.9%。

  近年来,上海持续加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力度,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水平不断提高,总部经济迅速发展。在服务业利用外资方面,2010年上海市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88.31亿美元,占全市实到外资总额的79.4%;金融服务、航运服务、新能源、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成为利用外资新增长点。同时,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集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运营中心、结算中心、数据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截至2010年底,上海市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05家、投资性公司213家、研发中心319家,财富500强企业累计有74家在上海设立了地区总部。浦东的张江和金桥、闵行紫竹、长宁临空正成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的主要区域。

  对于上海现代服务业外企比重逐年提高的原因,有关专家指出,这是上海近年来切实把握好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新机遇,加大力度引进海外知名的服务类企业的结果。专家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而要使上海现代服务业迈上新台阶,最快捷的道路就是要善于引进和吸收国际服务业。因此,上海市近年来一直在营造更加优良的服务环境方面下功夫,以此吸引更多现代服务业外企来上海发展。专家预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承接服务业转移,消除服务领域存在的政策障碍和体制障碍,宽领域地开放服务业市场,将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内容。

  (摘自中国税务报)

【返回顶部】【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主办单位: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

地址:上海市肇嘉浜路800号 电话:021-12366

网站标识码:bm29090019 沪ICP备1902564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5587号